華燦光電變革故事:走出週期沉浮

導語:華燦光電變革故事的背後,既是一家企業透過管理層治理,實踐改善、搶跑週期的演繹;也是本土產業尋求增長市場,實現轉型的縮影。

1995年,全球通訊業的祖師爺、40年培育了7名諾貝爾獎得主、現代高科技的黃埔軍校 ——一一貝爾實驗室,錄取了一名剛剛在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的年輕人—周建會。

周博士加入貝爾實驗室後,迅速承擔起美國及歐洲的光網路系統的研發工作,短短三年時間,取得了世界領先的研發成果和多項光通訊專利。

並在1998年獲得了“貝爾實驗室總裁金獎”。

周建會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經驗,讓他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領導科技創新的執行力。

之後,周建會加入加州矽谷的初創企業ONI Systems公司,全面領導公司的技術開發、產品管理及推廣,成為了ONI公司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重要角色。

2020年,LED行業正面臨著週期見底、競爭加劇、利潤下行。在行業蕭條的大環境下,國產LED晶片企業紛紛尋求轉型之路,作為行業龍頭的華燦光電(

300323。SZ

)也不例外。

華燦轉型之路從尋找新帥上任開始,曾擔任全球光電器件龍頭企業高階副總裁,具備研發、管理、營銷、銷售功能為一身的科技型複合人才——周建會走進了公司董事長、IDG資本合夥人俞信華的視野之中。

周建會在大型國際光電企業取得的成就,得到了董事會的高度認可。

華燦光電變革故事:走出週期沉浮

除此之外,周建會為公司現有業務發展及未來產品佈局上,能帶來的豐富戰略和管理經驗,更是董事會認為華燦光電在行業週期沉浮中,實現變革的關鍵點。

01 傾聽來自一線的聲音

2020年1月6日,周建會就任華燦光電總裁。作為熟稔於產業、富有管理經驗與技術能力的資深管理者,周對於行業並不陌生。

在就任之後,周建會對外拜訪客戶和行業合作伙伴,對內與技術研發、市場銷售深度交流,以此聽取市場需求與客戶導向。

對一線聲音的格外重視,源於LED行業近年來所處的境況——受產能過剩影響,LED晶片企業面臨供需結構階段性失衡問題,產品價格下跌致經營困難。

需求趨淡、單價下調、庫存走高、毛利走低,為LED晶片行業帶來了全行業的虧損。

周建會也意識到,在低端化產品上進行價格競爭絕不會是行業出路,因此,在產品結構上進行了先人一步的調整,主動降低了低端產品的產能,搶先佈局Mini/Micro LED市場。

景氣低谷對於行業而言是挑戰和機會共存的十字路口,對於落後企業來說可能意味著滅亡,但對於領先企業而言,則是機會,只有在逆週期中擴張,在下一輪週期來臨時才能獲得更為穩固的地位。

事實上,伴隨著行業週期進入到產能擴張尾聲、區域競爭尾聲階段,競爭格局往往形成了穩定的雙寡頭定局,在價格的波動率見底的情況下,產值的彈性就決定於產品的價格。

因此LED行業需要新產品引領行業再次增長,只有透過新產品開啟新週期,才能越過週期,而這個新週期,由Mini LED、Micro LED為代表的新產品應用起量開始,拉開了帷幕。

02 雙管齊下扭虧

周建會認識到行業正面臨變革,提出了產品結構調整、精細化管理、全產業鏈合作的策略,

提前佈局Mini LED和Micro LED新型顯示等高階市場,截至到2020年6月,華燦光電中高階產品佔比已超80%。

正確的佈局抓住了產業的發展機遇,LED行業在2020年進入最低點後,產品價格逐步企穩,在這種情況下,高階產品的重要性被凸顯出,Mini LED產品商業化正快速落實。

根據Yole資料顯示,全球Mini/MicroLED顯示裝置規模到2023年將成長至8070萬臺,年複合成長率達90%,Mini/MicroLED已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華燦光電變革故事:走出週期沉浮

與此同時,周建會認為LED晶片是典型的重資產科技型行業,而這就需要在公司治理上,進行非常精細化的管理來提升效率和控制成本。

他首先設立了產品線,來聚焦幾個細分市場,針對大客戶和新市場提供一些定製化的產品,而對於成熟市場則多做通適型產品,達到最大的規模效應和生產效率。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是能夠更好地精細化管理每種產品,同時能極大地提高產品預測、排產、生產效率,降低其可能存在的庫存風險,從而提高產品的週轉和資金利用率。

而針對於成熟市場,通適型產品則可以增加產品供應的彈性,有利於快速及時交付客戶訂單。

在每個產品線上,周建會進行著責任清晰和結果導向的管理方式,每個產品線負責自己產品的預測、排產、市場定位、價格等,全面管理新產品啟動、新舊產品迭代和老產品收尾,最終要對產品線的營收和盈虧負責。

重細節、強執行、看結果,是周建會企業治理的三大法寶。

在開源節流的雙重發展下,華燦光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2020年第三季度華燦光電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563。75萬元。

此舉扭轉了公司自2018年四季度開始虧損的局面,從上任到扭虧為贏,僅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

而這對於華燦而言,僅僅是個起點,受益於提前佈局,

在Mini LED逐漸成為行業變革的確定性時,華燦已經在技術上成功建立起智慧財產權的護城河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燦光電共申請專利超千項,擁有授權有效專利663項,其中發明型別專利共583項。

在技術壁壘之下,華燦很快與全產業鏈客戶建立起深度合作關係,京東方、LG、夏普、群創光電、洲明科技、希達電子、雷曼光電、中麒光電都成為華燦的重要合作伙伴。

當市面很多同行還在為紅海市場中掙扎時,華燦已經形成了技術壁壘、客戶深度合作的雙重護城河。

在市場爆發紅利時,作為擁有先發優勢的行業龍頭,將在新一輪週期中快速增長,這構成了華燦光電的確定性。

03 投入新一代藍海

扭虧為盈、搶跑週期,是周建會在就任華燦光電總裁後,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對於未來的發展,建立壁壘、擴大壁壘、維持壁壘,是周博士認為的關鍵詞,而他的下一步棋,就在於第三代半導體。

目前,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具有強勁的市場前景。GaN材料具有極高的電子遷移率、高電子飽和速度,是超高頻器件的極佳選擇,適用於5G通訊、微波射頻、消費者快充等領域的應用。

據Yole預測,2023年全球氮化鎵、碳化矽在電子電力器件中滲透率有望達到4。76%。

華燦光電變革故事:走出週期沉浮

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氮化鎵功率器件領域存在研發時間短、技術儲備不足、科研單位較少等問題,且受限於價格過高等因素,目前市場規模不大。

氮化鎵功率器件國內與國際同時起步,除材料製備外其他環節可實現國產化程度高,在5G基建推進與快充市場爆發的推動下,各大券商研究院達成共識,氮化鎵將成為新興藍海市場。

周建會認為第三代半導體對華燦光電是重大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在材料領域的優勢,拓展GaN等相關業務。

在本次新發的定增中,華燦光電將資金專門劃撥出3億元投向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為將來GaN功率器件的大規模產業化奠定基礎。

目前,華燦光電浙江子公司已獲批浙江省第三代半導體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併成立博士後工作站,預計於2021年6月完成晶片技術方案開發,之後逐漸實現量產。

周深知技術的沉澱需要資金去投入,但公司的技術的快速發展到形成壁壘,不能只靠一味的資金投入,引進能提供產業協作、資源整合的戰略性合作伙伴,能起到“1+1>2”的效果。

在去年的定增過程中,他開始在市場上尋找公司下一步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

周建會了解到華髮集團有意加碼投資半導體產業,這正與華燦定位與未來發展業務佈局相吻合。周建會隨即向華髮集團介紹了華燦光電的情況,在華燦光電LED高階產品搶先佈局帶來的先發優勢確定性,和佈局第三代半導體帶來的巨大增量之下,雙方就定增很快達成達成了意向,經過一系列的盡職調查,最後華髮集團認購了華燦光電。

在定增過程中,華髮集團對周建會帶領的管理團隊和華燦光電的發展戰略十分認可,而對華燦光電的投資,可以透過進入 LED 晶片領域,帶動高效照明、高階顯示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透過進入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和晶片領域,與華實控股現有的半導體設計產業鏈形成補充,進一步壯大旗下積體電路產業規模,助力其構建千億級積體電路產業叢集。

對於華燦而言,華髮的入局,同樣為華燦未來在資金、產業協作配套乃至於產業鏈延伸打下了重要基礎。

華髮集團意識到是這個合作雙贏的好機會,於是在成為股東後很快就表達了繼續增持的想法。

周建會也發現IDG資本有一部分基金到期,即將面臨減持的股權,於是牽頭與老股東IDG資本和華髮集團溝通,建議前者出讓部分股權。

作為一家投資機構,逐步減持到退出是必然的,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各方認可,一拍即合促成了華實控股入股華髮。

最終塵埃落定,華實成為華燦第一大股東事件公佈,在第二個交易日,華燦電子實現股價漲超12%,資本市場用熱情表達了對華燦未來的肯定。

調整、創新、引領、發力,華燦光電變革故事的背後,既是一家企業透過管理層治理,實踐改善、搶跑週期的演繹;也是本土產業尋求增長市場,實現轉型的縮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