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價值近200萬瓶夢之藍洋河股份成了"墊底之王"

庫存價值近200萬瓶夢之藍洋河股份成了"墊底之王"

洋河股份將成本轉移至經銷商身上,雖然節約了成本,但同時也損害了經銷商的權益,這或許是得不償失。

■本刊記者/孫晨

擁有洋河、雙溝兩個中華老字號的洋河股份,曾穩居白酒行業二把手,市值更是僅次於貴州茅臺,彼時,時任董事長王耀提出的營收千億、市值萬億的目標,沒有一個實現,反倒是五糧液順利成為市值破萬億的酒企。

《經理人》發現,白酒頭部企業中,僅洋河股份錄得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慘淡業績,市值、產能利用率更是在這些頭部企業中“墊底”。此外,洋河股份白酒庫存量價值相當於11。48億元,相當於接近200萬瓶的夢之藍500ML(600元/瓶)沒有賣出去。

業績負增長,市值

“墊底”

連續兩年業績下滑。4月29日,洋河股份(002304)公佈2020年財報,洋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1。01億元,較去年減少20億元,同比下滑8。74%。實現淨利潤74。82億元,同比微增1。35%。

拉長時間線來看,洋河股份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在2018年達到峰值,此後一路下滑,2019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231。26億元、73。83億元,同比分別下滑4。28%、9。02%。從2020年財報資料分析,洋河股份的業績明顯進一步下滑。

需要指出的是,洋河股份2020年淨利潤微增主要由投資收益(理財及權益投資)12億元帶來的,佔利潤總額12。21%,但是扣非淨利潤為56。52億元,同比暴跌13。79%,下滑幅度遠勝營業收入,說明洋河股份的主營業務業績面臨著持續下滑的風險。

除了業績下滑之後,洋河股份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減少,從2019年的67。98億元下滑至2020年的39。79億元,下滑幅度超過41%,洋河股份稱主要是因為銷售收入的下降引起,但其銷售收入下滑的比例不到9%,兩者相差超過30%,顯然不是一句簡單的銷售收入下滑引起所能解釋的。

與洋河股份業績持續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管是白酒行業還是白酒頭部企業,業績均呈現增長態勢。

白酒行業持續向好。從行業資料來看,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836。39億元,同比增長4。61%,利潤總額1585。41億元,同比增長13。35%。

具體來看,2020年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的營業收入全部實現高速增長,分別為979。93億元、573。21億元、166。53億元、139。90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0。29%、14。37%、5。28%、17。63%。

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的淨利潤同樣實現快速增長,分別為466。97億元、199。55億元、60。06億元、30。79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3。33%、14。67%、29。38%、56。39%。

洋河股份業績連年下滑且趨勢擴大,增長情況達不到行業平均值,營收規模與貴州茅臺、五糧液的差距進一步拉大,而後來者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的營收規模則步步緊逼,有望超越洋河股份。

截至5月19日發稿,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的市值分別為25739億元、11753億元、3780億元、3823億元、2728億元,洋河股份市值墊底。

雖然洋河股份的營業收入遠遠大於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但市值卻是遠遠不如,說明投資者更加看重後兩者的增長性,而不看好洋河股份的後續發展。

評級遭下調。今年1月,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下調洋河股份評級至低配,摩根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Kevin Yin將洋河股份評級從超配下調至中性。

毛利率下滑,產能利用率“墊底”

業績下滑的背後,是洋河股份白酒業務不景氣。分產品來看,洋河股份白酒的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多達95。51%,在去年實現201。52億元的營收,同比下滑8。26%。

從毛利率來看,2018-2020年,洋河股份的整體毛利率下滑,分別為76。16%、73。95%、74。21%,下滑近2%。具體到白酒產品,毛利率分別為76。47%、74。31%、74。47%,下滑2%。

毛利率下滑的背後,在行業大環境向好的情況下,說明洋河股份白酒產品的競爭力下降,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消費者轉而消費同類型白酒。

近三年來,洋河股份白酒的生產量逐年下滑,分別為211,606。75噸、179,315。33噸、161,498。22噸,下滑超過5噸,下滑幅度超過24%。白酒銷售量同樣快速下滑,分別為214,051。34噸、186,022。52噸、155,757。37噸,下滑近6噸,下滑幅度超過27%。

產能利用率僅一半。洋河股份(含公司洋河分公司、泗陽分公司)、雙溝酒業的設計產能分別為222,545 噸、97,040 噸,合計319,585噸,然而這兩家公司在2020年的實際產能分別為122,366噸、38,127噸,合計產能160,493噸,整體產能利用率為50%,其中雙溝酒業的產能利用率僅為39%。

洋河股份產能利用率墊底。對比來看,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的白酒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0。8%、91。9%、100%、75。13%,其中貴州茅臺、瀘州老窖的產能利用達到滿負荷狀態,前者還在進一步擴大產能。

與白酒產銷量逐年下滑相比,洋河股份白酒的庫存量變化不大,近三年的資料分別為24,863。94噸、18,156。75噸、23,897。60噸,其中2020年存庫量增加了5741噸,同比大幅增長31。62%。

5741噸為5741000千克,以200元/千克計算,洋河股份白酒庫存量價值相當於11。48億元。換算成夢之藍500ML(600元/瓶),相當於1,913,667瓶夢之藍,也就是說洋河股份在2020年相當於少賣了近200萬瓶的夢之藍。

存貨高企,經銷商劇減1100家

存貨高企。近三年來,洋河股份的存貨逐年增多,分別為138。92億元、144。33億、148。53億,其中2020年又新增了4。2億元存貨,同比增長2。91%。

具體來看,洋河股份2020年存貨價值佔資產總額的27。57%,佔比全部流動資產的39。89%,存貨分類分為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半成品,價值分別為3。26億元、5。57億元、15。83億元、123。96億元,主要以半成品為主,庫存商品次之。

此外,洋河股份期末的成品酒(白酒+紅酒)庫存量為24,324。62噸、半成品酒(含基礎酒)庫存量為609,146。56噸。

庫存價值近200萬瓶夢之藍洋河股份成了"墊底之王"

在財報中,洋河股份對白酒庫存增加進行解釋說明,但是這或許與其經銷商數量急劇減少有關聯。2018年,洋河股份稱公司與近1萬家經銷商合作,擁有3萬多名地面推廣人員,在2019年沒有提及經銷商數量,在2020年報中,洋河股份經銷商總計為9051家,同比減少1097家,其中省外經銷商減少911家,省內減少186家。

洋河股份經銷商數量急劇縮減,為什麼?

庫存價值近200萬瓶夢之藍洋河股份成了"墊底之王"

雖然洋河股份在公告中沒有給出緣由,但是《經理人》發現,從2018年開始,洋河股份將成品酒運輸由經銷商來承擔,轉移成本。2017年2020年,洋河股份的裝卸運輸費分別為2。34億元、538萬元、1033萬元、518萬元,其中2018年該費用減少了2。28億元,若以該資料為基礎,則洋河股份三年來省下的運輸費用多達6。84億元,對公司而言是好事。

但是對於經銷商而言則是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將這些費用分攤在10000名經銷商身上,則每名經銷商承擔2。28萬元/年的運輸費用,三年共承擔6。84萬元的費用。

需要指出的是,洋河股份根據營銷政策,以及經銷商成品酒的銷售情況,給予經銷商一定比例的折扣,定期或不定期與經銷商進行結算。

但三年來,洋河股份在經銷商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其應付經銷商尚未結算的折扣逐年增加,分比為22。99億元、25。59億元、26。1億元,以期末經銷商總量9051家來計算,則洋河股份平均拖欠著經銷商的折扣金額近29萬元/每家。

此外,洋河股份近三年賬齡超過 1 年的重要其他應付款(經銷商風險抵押金、經銷商保證金)也是連年增長,分別為4。93億元、6。32億元、7。42億元,增長率為50%。

根據洋河股份董秘回答投資者的內容,這筆金額連年增多的幕後,大機率是未能符合洋河股份約定目標的經銷商是越來越多。

庫存價值近200萬瓶夢之藍洋河股份成了"墊底之王"

但這一現象的更深層次的內容,洋河股份與經銷商簽署的約定目標值是否過高,導致經銷商沒法完成約定,保證金也沒法轉化為購酒款呢?

之於酒企而言,經銷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洋河股份將成本轉移至經銷商身上,雖然節約了成本,但同時也損害了經銷商的權益,這或許是得不償失。而其業績在2018年達到峰值,隨後兩年連續下滑,似乎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未來,洋河股份是奮起直追貴州茅臺、五糧液,還是被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超越,成為頭部酒企名副其實的“墊底之王”,《經理人》將持續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