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財經“環境中國”舉行首期媒體人培訓

當前,全球正齊力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度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之下,碳交易體系、綠色金融等興起。而在經過地方多年試點之後,全國碳市場將於今年6月正式上線。

碳中和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潮流。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來能源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俊峰日前表示:“碳中和是大勢所趨,不論國家、地區、城市還是企業,在全球碳中和的過程中,都不願意成為孤島,只有直面挑戰,才會贏得未來。”

4月20日~22日,首期“環境中國”媒體人培訓暨“零碳記者”培訓計劃(下稱“培訓”)在上海開啟,該活動由第一財經發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和遠景科技集團共同支援,助力媒體人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前沿視野,在直擊全球共識下的中國減碳程序中,正確洞察新一輪環境、社會和治理的協同發展。

綠色創新正在改變世界

2015年透過的《巴黎協定》,確立了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的目標,並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基於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2020年9月,中國宣佈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願景,這反映了《巴黎協定》“最大力度”的要求,體現了中方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大決心。中國已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將堅定不移地兌現承諾。

據有關機構分析,中國的碳中和承諾將使全球溫升縮減0。2至0。3攝氏度。中方將用短短30年時間實現從碳達峰過渡到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這也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深刻的社會系統變革,不僅涉及到能源轉型,也關係到發展方式包括增長方式、生活系統等方方面面的改變。

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來能源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俊峰正在授課

碳中和之下的轉型發展會帶來哪些挑戰?在本次培訓上,李俊峰表示,其本質是推動人類發展由過去的資源依賴走向技術依賴。技術推動型發展模式所依賴的是技術,隨著技術的進步,發展的內容不斷更新且不斷降低發展成本,技術支援的發展模式不僅可以學習、可以借鑑、可以複製,也是可以持續的。

現在全球範圍內,技術的發展讓能源和資源成為現實,所以才有了發展轉型。李俊峰表示,發展轉型有包括新發展觀、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思想支援,也有相當的科學支撐,科學家們都在研究各種各樣的可持續發展技術,近50年來,一批嶄新的技術應用而生,包括改變世界的光纖技術、正在改變世界的半導體技術,如今,這些技術還在不斷地湧現,所以綠色創新正在改變著世界。

李俊峰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要不斷地創新、求變,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問題。發展轉型使得一批綠色創新的企業家應運而生,現在的上海、杭州,尤其是深圳有了一批很優秀的企業家。他以特斯拉、寧德時代等為例,闡述了金融企業在推動能源轉型過程起到的作用。

能源轉型推動綠色增長

在碳市場建設方面,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今年6月底將啟動運營。相關部門正在就管理條例徵求意見,提出要逐步擴大碳排放配額的有償分配比例。

據瞭解,在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將以電力行業(純發電和熱電聯產)為突破口,率先開展交易和配額履約。2021年6月,將以發電行業為首批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啟動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週期。

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齊康正在授課

在本次培訓上,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齊康表示,“目前,全國碳市場覆蓋範圍明確了八個高耗能行業於十四五期間逐步納入,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和民航。近期將電力行業(純發電和熱電聯產、燃氣發電機組)2000多家企業作為第一次交易的納入主體,後面穩步推進,看看各個行業的成熟情況,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齊康表示,當前各地共有9個碳市場在運轉,有3000多家企業,今後各個地方的發電廠都必須要納入國家碳市場,國家和地方市場的納入主體不能重複。

齊康解釋稱,納入範圍總體是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除了實現低成本減排,也要為全國碳減排、碳達峰和碳中和提供支撐。這些行業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75%,其中鋼鐵、建材超過30%,電力超過40%,這是最主要的排放行業,所以作為碳市場的先行納入範圍。

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遠景科技集團高階戰略總監張元正在授課

談及碳中和的技術創新,遠景科技集團高階戰略總監張元表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會出現下一次的工業革命,叫“零碳工業革命”,這裡面的要素——能源,則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風光資源、水利資源和迴圈資源。科技創新,就是將這些資源用現在煤炭、石油的方式轉化為更經濟的生產力,然後下游的應用場景也非常廣闊,現有的工業體系都會被能源革命顛覆,就像之前的能源革命一樣。他認為,中國碳中和的主要戰場是在能源體系和工業體系,挑戰和機遇同行,零碳工業系統的核心是綠色氫能。

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財經可持續商業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旭峰講述企業社會責任變革趨勢

在此次培訓上,第一財經可持續商業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周旭峰綜述了企業社會責任的變革趨勢,概述該領域利潤導向、公益表象過渡到共益時代,透過創造共享價值的模式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商業生態工作室聯合創辦人兼主編孫海燕正在授課

在同期舉行的“氣候變化”工作坊上,商業生態工作室聯合創辦人兼主編孫海燕則透過核心資訊、案例分享以及互動設計,更好地幫助媒體理解氣候變化視角下的公共政策、產業政策、創新實踐,以及氣候變化與個人生活的關係,並探討媒體如何更好地報道氣候變化和碳中和的內容。

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直面碳中和:氣候變化應對下的機遇和挑戰

▲培訓現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