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決定一個人人生高度的,不僅僅在於他是否努力,更關鍵的,在於他的判斷力。

所謂的財富、地位的差距,除了少部分的運氣使然,更多的,是基於認知水平造成的差距。

所以,我們要專注於認知水平的提升。

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認知水平高的人,知道自己的“無知”

“浪費機會,遠比錯過機會更讓人悔恨不已。”

這句話,可以道出很多人的心聲。

這個時代,風口很多,機會也很多,但為何抓住機會的總是那些極少數?

那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受到了“知識的詛咒”。

所謂知識,是前人用經驗總結出的抽象概念,可但凡是人就會有盲區,越是視野達不到的地方,往往越會蘊藏著問題的真相。

已有的知識有時阻礙我們的腳步,無知才能帶來新的可能。

蘇格拉底說:之所以我看似擁有智慧,本質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多麼無知。

人生四種認知層次,他們分別是: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無敬畏之心,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開始有敬畏之心,能夠迎接新的認知;

知道自己知道:具有一定認知深度,但仍有自己的盲區;

不知道自己知道:大智若愚的境界,永遠保持空杯心態。

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認知層次越低的人,對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不屑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不善於接納新的觀點。

認知水平高的人則不然,他們“虛懷若谷”,“聞過則喜”。

他們深刻知道自己的侷限性,深知擁有的知識是如此渺小,對外界一直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慾望。

他們樂於發現自己的缺點,不斷改正,不斷完善,沒有止境。

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認知水平高的人,專注於“底層邏輯”

聖人“前知五百年,便可以後知五百年。”

不是因為他們有預卜先知的本事,而是因為,這個世間的底層的規律,是永恆不變的。

古人雖知識有限,卻見識卓著;今人雖沉浸於知識的海洋,卻流於淺薄。

就在於古人專而精,務求求真;今人博而淺,浮躁求快。

為何那些經典歷經千年而不朽,就是因為那些經典闡述的,是底層邏輯,而底層邏輯,縱使時光流逝,卻不會發生變化。

李小龍說:

“我不害怕會一千種腿法的人,我害怕把一種腿法練了一千遍的人。”

現在很多人,迷失在碎片化資訊裡,流於淺薄,囫圇吞棗,不假思索,大腦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與其讀100本書,卻都流於淺薄,不如將那些經典闡釋,悟深悟透。

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唯有從自己心中生髮出來的思想,才是有生命力的;

唯有紮根於底層邏輯的思想,才擁有“扭轉乾坤”的威力。

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認知水平高的人,不急著下結論

生活中,經常能遇到這樣的一類人,總是先入為主地給別人貼標籤:

看你揹包的樣子,就知道你月薪低於8000元;

看你一個女生坐在寶馬車裡,就知道你是一個拜金女;

看你吃個牛排都要發9張圖,一定沒見過世面……

雲淡風輕脫口而出的幾句話,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場海嘯。

伍爾夫在《到燈塔去》中寫過:

一個人對於別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這種看法完全出於一個人自己的個人動機。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在未知全貌之前就肆意評論。

不要總是擺出一副我很明白、我什麼都知道的樣子。

不要總是以自己固有的知識和經驗以偏概全,以點概面。

不要總是被群體的情緒裹挾。

一個人認知越來越高的三個表現!

認知水平高的人深刻懂得,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他們總是花時間掌握多維度的知識,博採眾長,從而更全面地看待問題;

他們總是站在終點思考問題,多了些專注力和判斷力。

遇事不急於下結論,讓子彈飛一會兒,是一種難得的冷靜和思考,也是一種難得的修養和品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