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實現"豬肉自由"時,還能做點啥?

養豬行業風險這麼大,現在虧損又這麼嚴重,消費者在實現“豬肉自由”時,又能做些什麼呢?其實不復雜,試著學會在市場中換位思考,成為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費者群體,是促進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讓市場更好服務我們的重要因素。

今年春節過後,豬肉價格一路走低。

近期,全國批發價格已經跌到了每公斤18元關口,集貿市場、超市的豬肉價格每斤也只有10多元,有些促銷價甚至在每斤10元以下。

而也就是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肉價每斤還是20多元,再往前最高的時候是30多元。

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豬肉價格不止是“腰斬”,而是跌去了近三分之二。

也就是說,以前去菜市場50塊錢只能買1斤多豬肉,現在能買3斤多。因此,有不少網友調侃說,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豬肉自由”了,現在可以把肉當飯,放開了吃。當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在購買便宜豬肉大快朵頤時,是否會想到在豬肉市場的另一頭,生豬養殖戶正在經歷什麼?

當我們實現"豬肉自由"時,還能做點啥?

肉貴傷民,豬賤傷農。

由於豬價過度下跌,目前生豬養殖正在經歷全行業嚴重虧損。

按照每公斤18元的豬肉批發價格往上游推,養殖戶出場肥豬的價格約每公斤13元多,而由於飼料漲價、防疫成本增加等因素,現在每公斤的養豬成本普遍在17元以上。

算下來,養殖戶每出欄一頭100多公斤的肥豬,少則虧損二三百元,多則虧損四五百元。

按照當前市場行情,基本上是出一頭虧一頭。對中小養殖戶來說,假設一個月出欄100頭生豬,那就是好幾萬元的虧損。而大型龍頭養殖企業也無法獨善其身,新希望、正邦、溫氏等上市公司都預告去年生豬養殖嚴重虧損,少則幾十億元,多則上百億元。

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費者,絕大部分可能都是隻吃過豬肉,而不知道豬具體是怎麼養出來的。不僅沒有養過豬,而且親戚朋友也少有養豬的。養豬行業虧損,表面上似乎跟消費者沒什麼關係,實則不然。

因為如果養殖戶持續嚴重虧損,勢必加快淘汰產能。

特別是如果過度淘汰能繁母豬,接下來生豬就會供應不足,豬肉價格就會再次大幅上漲。農民和市民透過市場,緊密聯絡在一起。

你也許會說,豬價跌了就少養點,豬價漲了就多養點,生豬產能就可以保持大體穩定,養殖戶也就不會大幅虧損了嘛。但實際上,養豬不同於汽車、傢俱、電器等製造業,說停就能停,說減立馬減。從養母豬開始到產下豬仔、育肥出欄要10個月左右的時間。僅僅只是買豬仔育肥也需要4個月左右時間,並且到點兒就得出欄、虧損也得賣出,行情不好也沒法增加庫存。其間,豬生病了得治,即使飼料大幅漲價了每天也不能少喂。因此,養豬不是簡單根據市場行情多養少養的問題,在生產週期內不僅要經受疫病等自然風險考驗,還要面臨上下游巨大的市場風險挑戰。有句老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形象地告訴我們養殖行業的不易。

當我們實現"豬肉自由"時,還能做點啥?

養豬行業風險這麼大,現在虧損又這麼嚴重,我們消費者在實現“豬肉自由”時,又能做些什麼呢?其實不復雜,適當多一些換位思考即可。

在當前豬肉價格很便宜時,多想想養殖戶正在經歷的困難,可以抓住機會適當多買豬肉、多吃豬肉,一定程度上能促進消費、穩定價格,對於緩解養殖戶經營困難、防止生豬產能過度調減是有積極意義的,幫助養殖戶實際上也是在為消費者自己好。

而當豬肉價格走出低谷恢復性上漲時,也要多一份理解和寬容,相信市場的力量。

只要養豬能賺錢,養殖戶就會積極補欄,社會資本也會進入,後期豬肉的供應就有保障。

特別是相對於農村地區的養殖戶,城市裡的消費者更有輿論優勢,在網際網路上的聲音更大,豬肉漲價的訊息比豬肉跌價的訊息更容易受到關注。如果豬價合理上漲被頻頻炒作,很可能會過度刺激生產,引發新一輪價格大幅波動。試著學會在市場中換位思考,成為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費者群體,是促進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讓市場更好服務我們的重要因素。

當然,行業低迷時,不只是消費者,還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合力應對。要透過凍豬肉收儲調節等釋放積極政策訊號,穩定市場情緒,提振市場信心。

同時精準實施生豬產能調控,確保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區間,防止生豬生產出現新的大起大落。對一些虧損比較嚴重、資金鍊壓力比較大的養殖主體,可以透過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政策支援等方式,幫他們渡過難關。長遠看來,要強化生豬全產業鏈資訊監測和預警,穩定養殖用地和環保等長效性支援政策,持續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促進生豬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時一平

圖片:新華社

【來源:農民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