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不能“複製”指數 跟蹤誤差是怎麼產生的?

在同類指數

基金

裡面,我們會建議首選跟蹤誤差較小的。一般來說,跟蹤誤差越小說明指數基金的運作越精確越規範、基金經理越認真越盡責。那麼能不能將跟蹤誤差縮小為0呢?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說指數基金在運作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跟蹤誤差。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跟蹤誤差的主要來源:

為了保證基金流動性充裕以應對必要的贖回,普通開放式指數基金和

ETF

聯接基金每日都需留足5%的現金資產(ETF基金不包含在內)。這樣一來,5%的現金倉位會導致跟蹤指數產生跟蹤誤差。

這也是產生跟蹤誤差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來說,不管是申購還是贖回都會因基金的資金結算時點存在差異,最終會在一定程度稀釋基金次日淨值的漲跌幅。舉個例子,2015年10月23日中證醫療指數漲幅為4。86%,而跟蹤該指數的某基金產品當日淨值漲幅為1。61%。而這差異的產生就和該基金產品22日發生的大額申購有關。一般來說,客戶在22日發起的申購可以享受次日的漲跌幅,但由於資金結算時點存在延遲,該筆資金在次日尚未到賬導致基金經理無法及時建倉,所以基金的漲幅在一定程度上就會被稀釋掉了。

同理,大額贖回也是如此。假如投資者在22日發起大額贖回申請,該贖回份額會根據當日的收盤淨值確認,但是對應的贖回倉位一般會在第二天才能賣出。這樣一來,基金的當日收盤價和次日的賣出價存在價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基金的淨值,導致與跟蹤的指數產生誤差。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成分股調整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一般來說,很多指數會在每年的6月、12月根據相關規則對成分股進行調進、調出,也就是通常意義上“取精華、去糟粕”的日子。以中證500指數為例,它作為成長型的典範,成分股是A股市場市值排名在301-800的上市公司。簡單理解就是,為了保證這個指數的“純粹性”和“特殊性”,一旦某成分股市值掉出800名或是擠進了前300名,那麼就會在最近一次調整中被剔除,隨即替補上來符合要求的成分股。可是,如果當指數調整成分股後,跟蹤指數的某基金並不一定能保證短時間內完成調倉,那麼不可避免地便會產生一些跟蹤誤差。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成分股停牌是怎樣導致跟蹤誤差的?

首先,基金經理要把產品中持該成分股的部分進行拋售,同時要把新加入的指數成分股按比例買進來。但是,如果你的成分股正面臨停牌,根據規定它根本沒有拋售的渠道,只能傻等

復牌

再圖出手。並且若不幸遇到停牌股復牌後因為慣性繼續下跌的情況,那麼持該成分股的指數基金產品淨值必然會繼續受到衝擊。可反觀指數,因為早早調出該股票幾乎沒有受到影響,這樣一來,指數基金與標的指數的跟蹤誤差當然會容易擴大。

以基金的管理費為例,雖然指數基金管理費很低,但也是逐日計算、按月計提,在計算指數

基金淨值

時會剔除這類費用,因此也會導致基金淨值與跟蹤的指數產生偏離。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指數基金作為跟蹤標的指數的基金,其設立初衷就是使基金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所以,跟蹤誤差作為描述基金與標的指數之間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標,當然是越小越好。

那我們可以在哪裡檢視指數跟蹤誤差呢?在

基金銷售

平臺,比如天天基金APP指數寶功能裡,找到相關指數,可以看到跟蹤該指數的指數基金,以及前交易日基金的跟蹤誤差。

當然除了跟蹤誤差之外,我們在挑選基金時,還要儘量選擇規模大的、手續費相對較低的指數基金。

(文章整理自

國信證券

南方基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