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從來不打折,竟有人願意為它買單

這個東西從來不打折,竟有人願意為它買單

作者| 貓妹

我們常常看到某某商品又打折了,某某商品又降價促銷了,卻從來沒見過保險打折降價。

也經常有貓友諮詢保險時問,這個保險多少錢?但卻很難獲得具體的報價,必須要各項資訊、投保方案確定好了才能得出價格。

那麼,保險的價格到底是什麼決定的呢?為什麼從不打折呢?

這個東西從來不打折,竟有人願意為它買單

這個東西從來不打折,竟有人願意為它買單

保險作為一種金融商品,它的價格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這個1999,那個2999……

一款保險產品的價格,是由保險公司的精算師,根據年齡、職業類別、性別、死亡率等因素,再考慮市場營銷費用、預留利潤等因素,經過精算而來。

因為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的人,不同的保障內容,面臨的風險都不同,保險公司給不同的人承保不同的保障內容,未來有可能付出的代價(成本)就不同。

所以,貓友諮詢某個保險產品的價格時,貓秘就只能給出一個大致的範圍。確定的報價,只能等年齡、性別等各項資訊確認好了,再看看哪個附加保障要,哪個附加保障不要,才能得出。

這也是為什麼貓友經常會有疑問,為什麼測評文章裡的價格是這個金額,自己買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個金額。

精算師將各種情況的保費計算出來後,會形成一個《保險費率表》,這個費率表,要連同其他產品材料一起向銀保監會備案,因為報備的材料眾多,所以審批的時間也往往很長,一般是20-30天不等,審批通過後,產品才能上市銷售。

而上市銷售,肯定是要按照備案的費率表銷售的,所以也就從不打折了。

如果想要調價,就得重新備案,時間長不說,調整之後的價格還不一定能透過審批。

為啥呢?上面也說到了,保險的價格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如果定價的那些基礎都沒什麼變動,單純為了降價促銷而調整價格,銀保監會肯定也不允許。

這個東西從來不打折,竟有人願意為它買單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沒有辦法買到更便宜的保險了?

也不是。

雖然特定的一個保險產品,降價無望,但是同類型的產品會有很多,我們可以在同類型產品裡挑選一個相對更便宜的。

比如一些小保險公司,還在打市場的階段,更傾向於讓利給消費者,那麼它們的產品在定價時,考慮的預留利潤就會少一點,最終保費就會便宜些。

這些保險公司之所以小,是因為市場營銷方面比較弱,沒有開啟知名度,那麼它們的產品在定價時,市場營銷費用的分攤也少,最終保費也會便宜些。

而保險公司是強監管金融機構,即便是我們沒聽過的小保險公司,也不用擔心。

當然,如果對保險公司的知名度有執念,大公司的產品也完全可以選擇,前提是願意為此付出一些品牌溢價。

另外,想要買保險便宜,就要儘早配置保險。

通常情況下,年齡越大,買保險花的錢越多。

承保一個30歲的年輕人,和承保一個60歲的老年人,對保險公司來說,哪個壓力更大呢?

肯定是60歲的老年人,沒過幾年就找保險公司要錢的機率更大,所以就得多出點保費來平衡。

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年齡,而身體健康狀況也會影響保費。

身體大體還健康的時候買保險,沒那麼多么蛾子,但拖到身體有異常了,可能就要除外,和別人同樣的保費,卻比別人保的少,不就是買貴了?也可能加費,你不是身體有異常了嗎,保險公司說也可以保,但得加點錢,不就又貴了?

總的來說,想要買保險便宜,就多關注產品本身的價效比,少糾結品牌,趁著自己年輕,身體大體還健康的時候就把保險買好。

當然,如果不差錢,這些就無所謂了。

這個東西從來不打折,竟有人願意為它買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