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堅持“逆向投資”的私募大佬們忍不住了?集體發聲:彈簧壓得越深,...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

一邊是以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股跌跌不休;一邊是以科創50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持續吸金,當兩者“剪刀差”極致放大,一向堅持“逆向投資”的私募大佬們終於忍不住了!

“市場仍然選擇近乎極端的方式不斷考驗著我們的耐心和信心。不過,彈簧壓縮的越深,未來彈起的空間也會越大。我們對這類資產的信念在與日俱增。”北京一家知名私募大佬撰文稱。

無獨有偶,面對極端分化的市場行情,另一家堅持“逆向投資”的老牌私募大佬也忍不住發出“一語雙關”的言論——“即便是再優秀的企業,也應該具備合理的估值和預期。”

只談成長屬性,其定價一定是泡沫化

在北京私募圈,公募派“奔私”代表——仁橋資產總經理夏俊傑是一位個性鮮明的私募大佬。上月,他曾撰文《慢即是快》稱:“現階段的地產行業不是處在驟變的前夜,而是已在驟變之中。”

時隔一個月,夏俊傑看好的金融地產的頹勢依然未止,而在市場資金的推動下,新能源車、科創50等熱門板塊,卻在諸多逆向投資者的質疑中的繼續高歌猛進。

“後賽道時代,市場的分歧在加大,即使是一直非常強勢的茅指數,內部的分化在近期也表現的非常明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走上了估值迴歸之路,最強勢板塊僅剩下了醫療服務、新能源和半導體。”夏俊傑日前再次撰文《分化之後如何演繹》稱。

在夏俊傑看來,這種分化背後的邏輯主線是十分清晰的,即所有掉隊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短期業績承壓,未來一段時間看不到快速增長的可能,這種現象的背後反映了市場心態的變化。

經歷過2、3月份的調整,市場已經意識到了高估值資產的泡沫風險,因此逐漸拋棄了那些高估值低增長的抱團品種,儘管這些公司的質地沒有變,核心競爭力也還在,但仍然會出現較大的回撤。所以,面對優質資產,如果支付了過高的價格,損失仍然是不可逆的。

市場繼續追捧的抱團品種具有短期高增長的特徵,本質上是幻想這種高增長的狀態可以長期維持,進而匹配極高的估值,但事實上,幻想成真的機率微乎其微。

“任何公司都是有周期性的,特別是新能源這種週期成長股,當大家只談成長屬性而忽視週期屬性的時候,其定價一定是泡沫化的,四季度或明年我們就會看到週期屬性的力量。”他稱。

“低估值資產”彈簧壓得越深,未來彈得空間越大

抱團資產分化之後,市場最終會走向何方?夏俊傑在年初的投資備忘錄裡已闡明過觀點,其中一條判斷是以中證500、中證1000為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會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

儘管這些中小市值的基本面“並不完美”,比如有些市場容量不大,有些商業模式有缺陷,有些尚需客戶和市場的驗證,但這些中小市值公司往往也具備一些共同特徵,即低估值並伴隨著短期的高增長。

夏俊傑最為期待的“低估值資產”的價值迴歸之路仍未出現,市場仍選擇近乎極端的方式不斷考驗著他們的耐心和信心。不過,彈簧壓縮得越深,未來彈起的空間也會越大,他對此類資產的信念在與日俱增。

中小市值與低估值資產的結構性分化,上一次類似情況發生在2014年年中,當時結構分化同樣極致,冰山與火焰並存,到了2014年四季度,低估值板塊完成了不可思議的逆襲。

“站在中長期的視角,估值的均值迴歸是會必然發生的,這一次也不會例外,至於這次何時發生,屆時市場又會演繹出哪些新的邏輯,我們無法猜測,但這些也許並不重要了,當前時刻,保持耐心。”他稱。

迴避市場共識度最高的資產

面對兩極分化市場行情的極致考驗,作為A股中的逆向投資者,很多老牌私募格外注重“安全邊際”,習慣於逆向思維,“絕對收益”為其唯一目標。而在其中,淡水泉投資最具代表性。

“我們維持對市場底層執行邏輯沒有發生重大改變的判斷,即相對寬裕的流動性背景下,成長性和確定性強的資產獲得溢價。”淡水泉投資總經理趙軍在《下半年市場展望及應對》中指出。

不過,需要關注的是,隨著波動加大,市場對下行風險將更加關注。趙軍認為,“再優秀的企業,也應該具備合理的估值和預期”,這句話一語雙關,“高估的”與“低估的”的優秀企業,估值都將回歸。

提及下半年的投資思路,趙軍認為應把握以下三個原則:一是最佳化能力圈內週期成長類資產佈局;二是積極挖掘新興科技類投資機會;三是迴避市場共識度最高的資產。

如何發揮逆向投資的優勢?一方面,在結構化行情明確的市場環境下,被冷落資產中,透過調研等途徑,前瞻性地評估企業能力的成長,發現並利用變化找到基本面和情緒面角度與市場的預期差;另一方面,適合逆向投資的機會還出現在,利用暫時性經營困難佈局,提高長期獲取收益的成功機率。

逆向投資的要義,並非刻舟求劍地“貪便宜”。趙軍透露,其組合重點佈局的公司體現在基本面醞釀積極變化,站在未來兩到三年景氣週期的起點,或者他們比市場對公司維持景氣高位更加樂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