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一碗麻食 餘味繞心頭

捻一碗麻食 餘味繞心頭

一場秋雨過後,冬天漸行漸近。這時候,就想吃口帶熱湯的食物,讓自己全身都暖和起來,思來想去,突然想起了離家後再沒吃過的家鄉美食——燴麻食。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喜歡吃媽媽做的燴麻食,西紅柿為原料的湯汁,夾雜著土豆,豆腐等蔬菜不斷熬煮,最後將炒好的雞蛋蓋在上面,一碗熱氣騰騰的燴麻食就做好了。來上一口,麻食伴著蔬菜的清香,回味無窮。

說到麻食,它的叫法很有意思。北方人也叫作“麻什”或者“麻什子”。在南方人的眼裡見它的外形好似貓的耳朵一樣,所以又給它起了一個好聽而又生動的名字“貓耳朵”。

圖片

圖片

關於麻食的吃法,傳說大約有2400多年的歷史,史書最早記載是在元代。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中載:“禿禿麻食,一作手撇面。以面作之。羊肉炒後,用好肉湯下,炒蔥,調和勻,下蒜醋香菜末。”又如明朝人所輯著的《居家必用事類大全》裡也說:“禿禿麻食,又名禿禿麼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麵,劑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據以上文獻,說明在元明之際,麻食已經流行,而且是回族人的食品。麻食一詞,可能是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譯。當時麻食做法,與今無異,而且可以煎炒或加菜調酸湯食用。

麻食大多以白麵為主要原料。在慶陽老家, 麻食還有“勤”“懶”之分。“勤”者須一個個製作,只有指頭蛋大的麵糰在面結梯子(做麻食的一種工具)用大拇指摁住一捻,小麵糰就會捲曲起來 ,有的還用木梳拓出花紋,更為精緻好看。“懶”者只將和好擀好的面切成小丁,便不再加工。

圖片

圖片

麻食有著寬闊的胸襟,不捐細流。菜的形狀不拘一格,五花八門,土豆、西紅柿、蘑菇和豆腐切成丁,泡發好的粉條和腐竹切段。麻食的做法也多種多樣。可以選擇吃帶湯汁的燴麻食,也可以吃沒有湯汁的炒麻食。不同的做法,口感不一樣,味覺的體會也非常豐富。

平凡人家,一頓勞動者賦予情懷的普通麻食,就能增加生活情趣,增強幸福感。

圖片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中的一段話: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

這一碗麻食中,便包含著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圖片

慶陽文旅這十年——打響“高天厚土 紅色聖地 文化慶陽”品牌知名度

慶陽文旅這十年——多彩文化惠民生

慶陽文旅這十年——慶陽非遺綻放迷人光彩

慶陽文旅這十年——讓文藝事業綻放時代光彩

圖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