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監利」家鄉的糰子

「來源: |監利人雜誌 ID:JLR433300」

「美食監利」家鄉的糰子

家鄉的糰子

陳姣蘭

“我們翻山過海洋,流離半生在路上,眼望雲望伊在心口上,荒蕪太的月光,回不去的是故鄉……”中秋佳節來臨之際聽著這首歌,無限感傷。八零後的我已半生漂泊,縱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有各種美食,最想念的依然是家鄉的味道,我最愛吃的家鄉一道美食“糰子。”

我們湖北監利市物產豐饒有“魚米之鄉”之稱,有非常之多的美食,但“糰子”是最有特色的美食之一。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可以是早餐也可是中餐晚餐,大中小,可以蒸、油炸。在老家,家家戶戶知曉,人人愛吃。

“糰子”又名“糯米糰子、粘米糰子,”簡稱“糰子”。小時候大人農活比較多,所以只到過元宵節和過年才開始做“糰子”,我們那裡過元宵節一般是不會做湯圓的。“糰子”形狀白白的、圓圓的,有“團團圓圓”的幸福含義。大人們先將米在石磨上碾壓成米粉,然後和水均勻。準備食材料:白蘿蔔、胡蘿蔔、香乾、臘肉、粉絲、等等,取一兩樣菜在鍋裡小炒加油鹽、辣椒、姜蒜、雞精,可以根據家人的口味適當調味道,每個媽媽調菜的口味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菜準備的不夠也沒關係,也可以做成甜的,放糖進去,放糖的糰子會做上特殊記號。

「美食監利」家鄉的糰子

每次開始做“糰子”的時候,媽媽會邀請伯母、嬸嬸、堂嫂她們一起做,將米粉先揉成不大不小的一個小球,然後拇指放在中間四周轉圈將食材放進去,再用食指和拇指粘合。我們幾個小孩子在哪裡搗亂,不是偷偷的抓一點菜放進嘴裡,就是拿一點米粉學著大人做,那自然也是做不好的,要不就是“歪瓜裂棗”極其難看,大人也不責怪笑哈哈的趕著我們出去玩耍。爸爸這個時候早已在廚房生火,水燒開,把媽媽她們做的糰子拿去蒸。半小時就熟了,我們小孩子先試吃,吃完之後抹抺小嘴,滿意的說一句:“真好吃”,然後照著父母的指示分送一些給鄰里鄉親,這種活小孩也是極其快樂的完成的,可以得到大人們的讚賞,可以是一些讚美的話,也可以是一些小零食之類的。

當然,大人們每次都做許多,一次也是吃不完的,留下來的糰子可以是早上煮飯的時候放灶臺裡燒焦一些(那個時候用的都土灶,樹枝、稻草之類的柴火煮飯)用來吃早餐,也可以是在下午油炸,特別是冬天天氣寒冷用木材烤火的時候,將糰子放進去烤下,熱乎乎的,味道美極了。也有一不小心將糰子烤的黑呼呼的看起很好笑,但除掉黑的殼還是很好吃的。

說來慚愧,時隔多年步入中年的我依然不會做家鄉的這道美食,但現在家鄉不管在任何季節,隨時都可以吃到。每次回家總要先去街上買幾個來吃,爸媽依然也會在過節過年的時候親手做給我們吃,也會給我做些帶到外地,只可惜不能久儲存。在異地他鄉多年的我多次想將“糰子”引進大城市,一來可以解饞,也可以讓像我一樣在他鄉打拼的老鄉們時常吃到家鄉的味道;二來也覺得這是個商機。由於各種緣故這一想法終究沒有實現,或許也有老鄉在其它城市也實施,但我所在的城市一直沒有見到。

無論走的有多遠、多久,“糰子”是想家時特有的味道。

作者系監利人,現居浙江。

「美食監利」家鄉的糰子

期精彩回顧

【監利民俗】皮影戲:鄉村生活的刻印

【監利關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牢記使命依法履職

【隆重推出】敬請欣賞手機電子版《監利人》雜誌2021年6月(總第102、103期)

【監利人視角】共賞故鄉千年月

【監利人情感】家鄉的善與美

【監利人物】敢立潮頭唱大風

【監利記憶】華麗轉身

【監利人情懷】父輩

【監利人情懷】話說監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