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科舉制始於隋朝,唐朝加以完善,至清末廢除,將近一千三百年。科舉制可以說是又一偉大發明,不但可以更好地為國選才,也是寒門子弟上升的渠道。但是自從明朝成化之後,興起了八股文,以八股取士,清朝繼續沿用,格式越來越嚴格,文章內容越來越空洞,科舉成了限制讀書人思想,維護王朝的最佳工具。

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其實在廢科舉之前,廢八股就已經討論過了。在康熙二年,那時候清朝才入關沒多久,就提過廢八股。後來在乾隆三年又提過廢八股,但是結果都是否決了。既然有人提出了要廢八股,就說明已經發現了弊端,那為什麼還要沿用呢?清朝名臣鄂爾泰說得很明白:

非不知八股為無用,而用以牢籠志士,驅策英才,其術莫善於此。

在廢科舉制之前,戊戌變法是先廢八股,改考策論。且先不說廢科舉,能做出廢八股的決定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但已經晚了。

入仕不止科舉一條路,捐官古已有之,到了清朝尤其多。因為朝廷一沒錢,就鼓勵富戶捐官,到了嘉慶後期,捐官者達到了22萬,有20萬人等著官位出現空缺,都是候補。此時已經極大地衝擊了科舉入仕。這也是清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在沒廢科舉之前也進行了各種改良。比如鄉試第三場考策問;廣設科目,開特科;加入算學。在改良的初期,保守思想還是佔上風,禮部以無人能出算學之題來否決了增設算學。我不會出題,所以我不考,這還真是好邏輯啊。但是光是八股取士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所需,既然不增設算學考試,那麼地方就舉薦有算學和機器學特長的人擔任職務,不走科舉的路子。可惜沒能大範圍普及,成效不大。雖然洋務運動時期也有了同文館,但是西學不納入科舉那麼學子就無心學習。其實此時是變革的絕好時機,清廷還有著掌控力,日後雖變革,卻已經沒有時間見到效果了。

七年之後,再次倡議增科,獎勵實學。鄭觀應提出納洋學於科目。只有把西學納入科舉,才能給學子們動力。其實從道光年間以來,增設新科就已經多次提及,但結果都是被否決。此時亦想出了很多變通之法,比如在經古之外加試算學,即使文字稍遜也可以錄取。但這樣則是要求既要學四書五經,又要懂算學,要求更高了。

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甲午戰敗則讓清朝官員和民眾開始意識到需要變革,也不得不變。李鴻章主張“罷學政,停科舉,學堂育才授官”。梁啟超則提出“

合科舉於學校

”。當時將西學與科舉接軌已經是大勢所趨。計劃15到20歲粗通文理,之後專習一藝,以三年為期,到了大比之年送京師大學堂錄科。嚴修提出的開經濟特科被批准,重實學被提上日程。戊戌變法則廢八股,改考策論。變法失敗後,一切又恢復了舊制。

而《辛丑條約》則進一步刺激了清廷和國人。其中有一條,對部分地區禁考五年,鬧教之處停試。看上去影響很大,但實際上這卻是廢科舉,興學堂的大好時機。所以有人提出,乾脆天下一律停考五年,不然有的地方能考,有的地方不能考,很容易激發矛盾,那大家都別考了。不考了,怎麼選拔人才呢?成立大中小學堂,小學畢業升中學則賜予秀才出身,中學畢業升大學則賜予舉人出身,大學畢業殿試合格後賜予進士出身。此時還沒能脫離科舉出身的束縛。

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此時有人提出增設外交特科,增加譯生,但思想保守的禮部官員還是出來阻撓。雖然再開經濟特科被批准,但是隻開了一科就停了,成效微乎其微。

在停科舉上,督撫是主要的力量,督撫們同心促變制,從一開始的減少科舉到停科舉,思想上有了質的變化。1903年11月清廷下令遞減科舉,逐年減額。1905年9月,批准了袁世凱等六位督撫聯奏的《立停科舉 推廣學校折》,自1906年起,廢科舉,興學校。至此,近1300年的科舉在名義上被廢除了。之所以說是名義上廢除,是因為還在獎勵學堂出身,與科舉的功名掛鉤,還沒徹底脫離束縛,而辛亥革命後,廢除了獎勵學堂出身,科舉制算是實際意義上地徹底被廢除了。

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在停科舉上,清廷也是迫於形勢和各方壓力。一方面意識到自己的衰落,興實學已是板上釘釘;另一方面來自民眾輿論和督撫的壓力使得清廷不得不做出改變。舊有的科舉制度確實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不想廢除的原因。一旦廢除了,就要解決好廣大讀書人的問題,否則一樣會失去人心,引起動盪。也正如此,很多人都認為廢科舉加速了清朝的滅亡,時間節點已經走到了這,清朝確實是廢科舉的最大輸家。

不得不說,廢科舉後的善後措施做得還是挺不錯的。總的方針就是“寬籌出路”,因為清廷不想引起動盪。天下那麼多讀書人,一輩子的念想就是科舉入仕,而且他們是知識分子,懂的更多,影響也更大,要是天下讀書人都不支援清朝了,沒有了上升的希望,那麼清朝即使沒有外患也一樣會滅亡。所以對待現有的讀書人,要妥善安置。

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隨著科舉的廢除,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是

學而優則仕

,一心讀書,然後科舉入仕。廢科舉後,棄舉業就他途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從商的人增多,讀書入仕不再是畢生追求的唯一目標。比如投身報業,作為中西報的訪員,每篇可得2元,若是成為主筆,寫文章每千字是2元。大量的鄉村士子湧入城市,謀生的手段越來越多。也正是在興學校的程序中,有了女子學堂,這是一大突破。

其實學堂的發展還是很艱難,因為師資不足,經費不足,清廷的財政困難,很多都要靠地方督撫想辦法維持。再加上興學堂後,偏重實學,學堂種類繁多,比如法政,巡警學堂,這導致矯枉過正,學生們的人文知識欠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有很大影響。所以有人提出要恢復科舉,但是一旦廢除,斷然沒有再恢復的道理。當時處於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

新學未成,舊學已亡。

這也是變革需要經歷的階段,也許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清朝沒有時間了,此時變革其實已經晚了。此時的清朝對地方的掌控已經不如以前,此時又放開了對人才的壟斷,若是當時沒有外患,民眾還沒有對清朝徹底失望,還能多給一些時間,似乎還有得救,而清朝那時缺的就是時間。

以前的讀書人考取功名,就算最終沒成為進士,沒能入朝為官,但是一樣開始開私塾授徒,生計是不成問題的。師徒一起參加科舉的比比皆是。廢科舉後,他們仍然可以成為文史教員。按理說,私塾應該減少甚至消失,可是到了1935年,仍有私塾85291所,塾師86034人。差不多一個老師就有一所私塾了。很多近代的名人小時候都是上過私塾的。雖然興學堂了,但是私塾作為啟蒙還是廣泛存在的。以前入讀儒學書院可以獲得膏火銀子,在興學堂後,取消膏火銀子,以學習成績來發放獎金,和如今的獎學金是一樣的。所以在廢科舉後,對於廣大的讀書人,生計是不成問題的,甚至生活質量更好了。不過確實有些人心理不平衡,有些激進,他們不願轉向新學,而失去科舉入仕之路後,只會怨恨清廷。所以說,清廷是廢科舉的最大輸家。然而對整個社會和思想的轉變是有很大好處的。

科舉停廢如何影響了近代社會?

雖然名義上廢科舉,但是一時之間,思想上還沒轉變過來。也沒有真正想明白廢科舉,興學堂是為了什麼。清廷或許只是迫於形勢和壓力廢了科舉。之後仍然獎勵學堂出身,給他們秀才,舉人,進士的相應出身。清廷的想法還是換湯不換藥,還在想著以學堂培養官員。實際上,掄才與培才不盡相同。以前寫文章選才,然後成為官員,任職時什麼事情都要做,是通才的錄取標準。而廢科舉後興百業,學堂種類繁多,是為了培養做事的人,是專才,不是為了培養他們如何做官。還抱著“掄才只為入仕”的思想是有侷限性的。用人方針應該是“專才治事,通才治民”。

對於興學堂,自然是有人批評的。但是隨著清廷預備立憲,科舉似乎已經不是頭等大事了。變科舉乃立憲之根基。但凡變革,選人是第一要務。清廷成立新部門,重組為十一部,不再是沿用了一千多年的六部制。此時蠶業學堂,農林,水產,茶務學堂層出不窮。這為近代百業發展儲備了人才。

廢科舉後的一系列措施對近代社會是有極大影響的。清朝不管是否停廢科舉,滅亡是必然。而廢科舉或多或少確實加速了清朝的滅亡,但絕不是重大原因之一,因為清朝廢科舉的善後措施很好。只是民眾已經對這個腐朽的王朝不抱希望。無論何時,掄才與培才都是頭等大事,好的制度給大眾提供上升的空間,才能推動社會整體的進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