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 閱讀是一種修行,學習是一種生活[語音版] ∣ 38p書如書童

點選線上收聽語音版

楝花香裡好讀書

微風透過花檻,帶來幾瓣細碎的楝花,落在書頁中。它沒胡亂翻我的書頁,彷彿只是來分享書的墨香。

[聽書] 閱讀是一種修行,學習是一種生活[語音版] ∣ 38p書如書童

(圖文無關)

歲數大了,我習慣週末搬個椅子在陽臺上讀書。沐浴著陽光,嗅著花香,跟著書中情節神遊,那才是讀書的樂趣,孤獨並幸福著。花如書童,書如老友,它們被時間疏離,又在夕陽中邂逅。

我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一個有知識的公職人員,是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

現在,文化普及,人人都能閱讀。但學習永無止境,能保持終身讀書習慣的恐怕不多吧?

身邊很多人,一旦脫離工作崗就不再讀書。導致目光短淺,看不到全域性和變革,容易固執偏狹;反應開始遲鈍,對新生事物視而不見;思維不再嚴密,辦事拖拖沓沓丟三落四,抓不住關鍵要點;寫文章、講話乾癟,沒有新思想新觀念新資訊,沒有文采,達不到說服人教育人的目的。

一個人,有四項能力必須具備,且須終身增進。即政治能力、調查研究學習能力、口頭書面表達能力、協調組織指揮應變能力。這些能力,先天帶不來,也不會一勞永逸擁有。本領恐慌有木有?民國時,能識字寫字的小學生就算文化人。現在,街道社群招聘人都要求研究生。書中有“千鍾粟”“顏如玉”“黃金屋”固然誇張,但讀書確實能使人清秀豐富和深刻。

讀書是修身捷徑,還能帶動影響周圍人,影響家庭成員。耕讀持家向為士人追求。

我喜歡與讀書人交往。他們有智慧,特別是人生曲折閱歷豐富的長者。他們經過歲月磨礪,精於思考,睿智深邃,發人深省,洞察古今。“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常有相見恨晚之憾,願秉燭夜談。感覺淺陋,更用心讀書。

資訊社會,必須著重學習最前沿的知識,用戰略眼光、創新思維、辯證方法指導工作和人生。自力更生重要,借雞生蛋、招商引資、資本運營等能更快發展。新情況新問題,要用新理論去解讀,去突破。

讀書最忌虎頭蛇尾,靠毅力恆心和規劃。規劃是綱,綱舉目張。學什麼,怎樣學,出什麼成效,都有標準。我常常為了寫點什麼才臨時讀書。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也未嘗不可。有時,坐在書房順手掂來一本隨意翻翻。但更多還是按計劃進行。學理論、學歷史、正三觀,掌握辯證法和方法論是首選。

勤讀還要勤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盡信書不如不讀書”。書和文章是別人智慧的結晶。但別人的思想畢竟是在特定背景下產生的,食古不化,照搬照抄就會誤事。讀書體會要隨想隨記,眉批題注,長文短章,日積月累,定有長進。現在,我差不多每天寫一文,今年一季度已公開發表近二十篇。

成人不比學生,有日常工作,不能脫產學。古人有“三餘”之說:夜為日之餘,節為月之餘,冬為年之餘。意即利用夜晚、節假日讀書。少一點應酬打牌娛樂,就能多一點時間靜心讀書。不讀書,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都知道猶太民族厲害,按平均人口算,科學家學者企業家等精英人數最多。社會學家2011年做過一次統計,國人讀書人平5本,猶太人64本。國人閒暇多遊戲上網泡腳搓麻。以色列每五百人有座圖書館,我們萬人才一座。這差距,有點大。

社會要進步,企業要興旺,個人要發展要出成就要讓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就必須多讀書。物質生活可以簡單佛系,精神生活必須豐富充實。年輕人如此,老年更應這樣。

(請勿微信投稿!文棚面向全球華人開放,供作者、讀者轉發推送。其“寫手”欄目向全國徵集好稿,凡當月閱讀量達6000次,編輯部打賞50元/篇,12000次則打賞100元/篇;優秀作品可以參加季賽和年度總決賽。請一投一稿,並註明文體。投稿郵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內;來稿無錯別字,正確使用“得、的、地”;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絡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戶名、賬號等。文責自負。)

◆中山日報新媒體中心

◆編輯:徐向東

◆二審:張鵬

◆三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 中山日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