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娃童年的酸橘子(土柑子)

冬天到了,各種柑橘閃亮上市。

大街小巷,水果攤上販賣著各種柑橘,黃橙橙的皇帝柑,亮噔噔的不知火,軟乎乎的耙耙柑兒,還有泛著黃亮光的血橙

……

在四川以前的鄉下有種土柑子(橘子),用四川話叫蘇陶柑兒(讀成兒化音),現在我們也叫它農村土柑子。

那是我們很多

80後兒時吃過的也是唯一吃過的柑子。

土柑子個小,皮薄,成熟的果實皮肉豐滿頂硬,皮色由綠到黃再到紅。綠皮時還沒成熟,吃到嘴裡能酸掉一排牙齒;待到皮黃味道由酸變甜,清酸可口;待到皮色泛紅,是最佳口味時期,味道香甜也帶酸味兒,且有一股濃濃的土柑子味道。

而那時的我最喜歡吃綠皮泛黃時候的柑子,四成甜六成酸,吃到嘴裡滿滿的酸甜味,刺激而滿足。

兒時的我們吃不上其他柑子,只有這種土柑子產量多,價格便宜,一塊錢就能買回一大包。每年冬至前後,土柑子大量上市,鄉下鎮上馬路兩邊望過去全是黃燦燦的金黃,像皇帝的威風霸佔了整個街道。

爺爺每次上街總是會省下一兩塊錢換回一大背土柑子,常常惹得小夥伴兒們覺得我們童年很富有。

爺爺揹回來的土柑子全部倒在地上,按照我們兄妹的個數平均分成相應堆數。那時候一定每堆的柑子個數是一樣多,大柑子和小柑子的個數基本相等,才能平均分配。不然會引起一場哭鬧的

“家庭風波”。那時候我們兄妹幾個常常因為“他多我一個”、“我少你一個”而爭吵半天,哭泣半天。最後爺爺會想盡辦法安撫,最有效的辦法是少得的一個人下次多得兩個,而這個賬必須清晰明瞭,下次一定要兌現。

就這樣,童年的味道摻雜著兒時的打鬧,酸甜讓人回味。

這種土柑子還是小孩子治療熱咳的良藥。

我家的孩子四歲,前不久晚上一直咳嗽不止,上醫院看了兩次吃了藥但是依然不見好轉。母親知道後從老家樹上摘來幾個土柑子,在土灶裡火裡反覆反轉著燒,待到柑子皮發黑冒青煙,取出土柑子放涼,給孩子果肉,雖然果肉發苦,但是孩子吃上一個晚上咳嗽立馬見效,因此真是一劑有感情的良藥。

現在農人為了提高產量,很多地方都不再種植小時侯的這種土柑子了,或者長久不治蟲都悄悄死掉消失了。

現在回到農村鄉下,已經很少看到土柑子的影子了,如果有也是碩果累累,因為

80後的我們已經長大,好多都遠離家鄉到城裡上班安家了,沒有了它時代的酷愛者,只有高冷的懸掛枝頭。

但是一遇到

80後回到鄉下,總會拿著竹竿或者爬上樹摘上一大口袋帶回到城裡。遺憾的是現在的城裡的孩子也不喜歡這酸酸的味道,因為他們成長環境比我們80後那時的童年更甜,因此不喜歡這酸酸的果子。

但是這酸酸的味道是陪伴了我們這一代

80後整個童年的味道,是酸的也是甜的,味道總是那麼讓人回味。

關注我,我將繼續為你更新80後的童年和農村故事,與你一起尋找小時候的記憶,讓你遠離都市喧囂,除去疲勞,尋找心中片刻寧靜與安逸。

農村娃童年的酸橘子(土柑子)

土柑子成熟了(圖片為作者本人拍攝)

農村娃童年的酸橘子(土柑子)

現在無人管理的土柑子

農村娃童年的酸橘子(土柑子)

成熟的土柑子(圖片為作者本人拍攝)

農村娃童年的酸橘子(土柑子)

80後回農村摘土柑子(作者本人拍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