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貞觀促融合的唐太宗,究竟何因離世,又為何節儉薄葬

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封建王朝當數漢朝和唐朝,因此常有漢唐之稱。歷史學家一般認為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而為這個鼎盛時期作出重大貢獻的第一個當推唐太宗。

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隋朝末年,李淵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負責鎮壓山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後來李世民看到隋朝將亡,於是和父親商量,決定在太原起兵,發動推翻隋朝的戰爭。

開貞觀促融合的唐太宗,究竟何因離世,又為何節儉薄葬

唐太宗像

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揚州被殺,隋朝滅亡,李淵定都長安稱帝,國號為唐,年號武德,是為唐高祖。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子李元吉為齊王。唐朝建立之初,各地農民起義並沒有平息,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李世民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李建成雖為太子,但是他自知功勞不如秦王李世民,並且李世民也未必肯居下位,於是和李元吉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李世民。公元626年,玄武門政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世民迫使父親退位,自己稱帝,是為唐太宗,李淵為太上皇。

即位第二年,唐太宗改年號為貞觀,開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即位之後,開始了勵精圖治的偉大計劃。他善於發現有才能的人,先後任用了房玄齡、魏徵為相。他注意到要使國家安定,必先安定百姓,於是他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百姓負擔。他還對政治和軍事都實行了改革。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社會日趨穩定,國家蓬勃發展,實現了真正的“治世”,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還善於處理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貞觀四年,唐太宗派兵北征東突厥,俘獲突厥頡利可汗,並且對突厥的俘虜和投降的百姓進行了妥善的安置,將他們遷到水草豐茂的河套平原定居,結束了東突厥的遊牧生活,突百姓無不感激。唐太宗因此獲得“天可汗”的尊稱。周邊的少數民族紛紛前來投靠唐朝,唐朝的疆土達到前所未有的遼闊。貞觀十五年,吐藩贊普松贊干布派使者來唐請求和親,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實現了漢、藏第一次大融合,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太宗死因探秘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病死於翠微宮含風殿,享年50歲。

關於唐太宗的死因,史書記載說是病死的,具體是什麼病並沒有說明。50歲並不到壽終正寢的年紀,對於這個有作為的帝王,後世人們似乎更想知道唐太宗死因的每一個細節。那麼唐太宗因什麼病而死呢?

開貞觀促融合的唐太宗,究竟何因離世,又為何節儉薄葬

昭陵牌坊

有人認為,唐太宗是服食丹藥中毒身亡。魏晉南北朝時候,人們熱衷於得道求仙,服食大量的丹藥以求成仙或者長生不死。唐朝承襲魏晉遺風,服食丹藥是很普遍的事,唐朝皇帝也有好幾位愛好此道。況且唐太宗自是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李耳的後人,他在全國範圍內提倡道教,並且修建了許多道觀。如果說唐太宗也服食丹藥,並不是件奇怪的事。所以有人說唐太宗“服胡僧藥,遂致暴疾不救”。丹藥多半都是用含金屬的物質提煉的,唐太宗中毒身亡也不是沒有道理。還有人認為唐太宗是箭傷不治,病發身亡。唐太宗的傷是從哪裡來的、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唐太宗受傷的事。貞觀十九年,唐太宗發兵攻打高麗。唐軍圍困高麗安市,高麗將領高延壽、高惠真率土兵15萬前來支援,雙方僵持不下。李世民親自率領李世績、長孫無忌、李道宗等將領出擊,3個月都沒有將城攻下,最後只得班師還朝。這是英勇一世的李世民一生中最難打的仗,並且還是無功而返。李世民在這場戰爭中受箭傷,我國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據說朝鮮的史書上記載過這件事。究竟有沒有這回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開貞觀促融合的唐太宗,究竟何因離世,又為何節儉薄葬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資治通鑑》上載,唐太宗在班師回朝途中突然患上了“癰疽”,這是一種毒瘡,嚴重到坐不穩的地步,太子甚至還為他吮吸毒瘡。尚書劉洎晉見唐太宗,“及上不豫,洎從內出,色甚悲懼,謂同列日:“疾勢如此,聖躬可憂!”唐太宗聞言大怒,說劉泊與人偷偷議論他的病情,有謀權的野心,可憐的劉尚書就這樣被賜死了。唐太宗向來體恤百官,為何會處死劉洎呢?也許是怕他向人洩露“癰疽”的真相吧,那麼“癰疽”的真相又是什麼呢?這就很值得人去猜測了。

唐太宗回到長安後,整整治了一年多病才見好轉,這一期間連朝政都是交由太子處理的。又過了一年多,李世民就死了,可能是他的病一直不見痊癒,病急亂投醫,最後誤食丹藥而死。

依山而建,首重昭陵

唐太宗死後葬於昭陵。昭陵是貞觀十年長孫皇后死時開始修建的,到唐太宗死時已經修建了13年。事實上,昭陵在太宗死後並沒有停止修建,而是繼續擴建,持續到了開元二十九年,前後歷時107年方オ完工。昭陵是唐朝十八帝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開貞觀促融合的唐太宗,究竟何因離世,又為何節儉薄葬

昭陵全景

在唐朝之前,中國的帝王就知道依山造陵了,這樣能夠體現帝王的雄壯氣勢。而“依山為陵”卻是以昭陵為首創。依山為陵就是將山體掏空,葬入山腹,整座山就是一座陵墓昭陵就是以九峻山為陵,鑿山為穴的。貞觀十年,賢德的長孫皇后因病早逝,臨死前對太宗說要節儉,“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唐太宗答應了她,果然依山為陵,長孫皇后就葬在昭陵,唐太宗死後與皇后合葬於昭陵。其實唐太宗選擇依山為陵還另有原因,一方面山體顯托出帝王的雄偉氣勢,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避免盜墓賊盜墓。大臣虞世南曾上書說“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基。”昭陵中的陪葬物品都是土器、木器,既是為了節儉,也是為了避免盜墓

昭陵位於陝西關中禮泉縣,整個陵園佔地面積2萬多公頃,陪墓多達200餘座,唐太宗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唐朝的開國功臣基本上都是限隨他征戰南北的部下所以這些功臣死後都陪葬昭陵而非高祖的獻陵,形成了規模巨大的陪葬墓群。

由於九峻山為石灰岩地貌,經過千年的雨水沖刷和腐蝕,很難看出昭陵原來的面貌了。尤其是陵園的地面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僅從建築殘骸當中我們還能推斷出昭陵當年的雄偉氣勢。文獻中記載,建昭陵時,在半山腰上鑿深75丈為地宮,共設有5道石門。五代時有一個叫溫韜的刺史去盜掘昭陵,發現裡面富麗堂皇得與真正的宮殿沒什麼兩樣,說是儉薄而葬,事實上還是將整個皇宮都陪葬下去了。

開貞觀促融合的唐太宗,究竟何因離世,又為何節儉薄葬

昭陵出土文物

昭陵的陪葬品極其豐富,尤其儲存了大量的唐代書法、繪畫、雕刻等藝術作品。昭陵的墓誌碑文,都是由歐陽詢、褚遂良等著名書法家撰寫的,或行或草,或篆或隸,這些碑文儲存了珍貴的名家書法手跡,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至今儲存有吐蕃贊普弄贊、阿史那社爾、高昌王、鞠智勇等14個少數民族國君王的石刻像,另外還有舉世聞名、精妙絕倫的藝術精品六駿浮雕。六駿是唐太宗最喜歡的6匹戰馬,唐太宗在馬上得天下,尤其喜歡戰馬,他命工匠將這6匹馬的形象雕刻下來,作為自己的陪葬品,這些浮雕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體現出唐時的審美觀。

開貞觀促融合的唐太宗,究竟何因離世,又為何節儉薄葬

昭陵六駿

可惜後來浮雕被毀,有兩幅被流至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博物館,另外的四幅現在已經修復,儲存在陝西省博物館裡。昭陵中還出土了許多工藝精美的陶製品,反映出唐代製陶藝術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從昭酸出土的文物來看,果然是應證了唐太宗所說的陪品皆用木器和土器。

唐太宗文治武功,自古以來為百姓所津津樂道。他為中國歷史所作的偉大貢獻史學家給與了極大的肯定。他是偉大的政治家與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運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玄武門事變的勝利,在某些角度上也對唐朝初期乃至整個唐朝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對於民族大一統大融合採用柔和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矛盾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也是後世對於解決民族問題的借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