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碗涼粉

散文:一碗涼粉

涼粉在全國的普及率奇高,毋庸多做介紹。它的材質多樣,大體逃不出紅薯、土豆、豌豆、涼粉草一類的物事,且涼粉製作工藝流傳久遠,宋朝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已有記載,時為汴京一絕。

涼粉是種小吃,意即可以騙嘴,不能飽肚。我愛吃涼粉,每到一地,總要尋尋當地的特色,涼粉首當其衝。多年前在雲南麗江,滿大街的涼粉攤子售賣雞豆涼粉,初到寶地,匆匆耳聞,以為是“激動涼粉”,放下行李趕忙去吃了一碗,入口爽滑,清涼解暑,辣味兒十足,真令我激動不已。在麗江停留半個月,每天中午下午各吃兩碗,沒吃厭煩。有意思的是,我買涼粉一直對著老闆說:“來碗激動涼粉。”老闆從無質疑,直到友人提醒,方知錯的離譜。

涼粉雖原料有異,配料卻相差無幾。硬要分辨特點,無非是有的地方辣椒多些,有的地方醬油醋濃點,還有的地方會放些花生碎等面兒狀小料。千篇一律的涼粉,必須要在當地吃才能品出味道。比如現在張家口很多涼粉打著大同渾源的招牌,可你在這裡吃和去渾源縣吃,風味是不同的。前幾年夏日,和朋友遊走渾源縣,觀了懸空寺,下了恆山,酷暑難耐,路邊攤上現切現拌一碗涼粉,先嘬口涼湯,再吸溜口粉,暑氣頓時被壓制,身體瞬間喚醒。

我的壩上老家也有涼粉,只是無甚名氣,不似渾源涼粉有個唐太宗的傳說,也不比麗江涼粉不多見的雞豆。在我兒時,甚至滿大街找不到一個涼粉攤,想吃,自己做。

散文:一碗涼粉

我們這裡管做涼粉叫作“出涼粉”或“攪涼粉”,在巧媳婦的手裡,此事屬於捎帶腳的活計。舀一碗土豆粉,冷水打糊,倒入開水中攪拌,明礬先加後加均可,出鍋後放入水瓢裡,浮在甕上冷卻。吃的時候拿刀劃成塊狀,倒入醬油醋,院子裡種的小蔥芫荽一樣薅一把,洗淨切碎拌進去,有人還要加點水蘿蔔黃瓜絲。一家人也不找坐,人手端個碗邊吃邊盛,據說站著吃有助於涼氣通泰,這個“據說”自然是騙小孩兒的產物。

老家的男人們,喜歡就著涼粉下酒,為的是“去火”。年幼的我時常腹誹這些和我搶涼粉的叔伯,你要去火別喝酒啊,再說了,吃涼粉就吃涼粉,你把湯都喝了算怎麼回事嘛。

我家出涼粉之王者榮耀的美譽屬於住在隔壁的姑姑。姑姑外號“不住嘴”,自清晨醒來至晚上睡覺,全天嘴不停歇,不是在嘮叨就是在吃東西。農村人重錢財,花錢的食物不捨得買,自家產的隨意吃。不住嘴姑姑每天兜裡放一把炒麻子,小小的麻子我到現在也不會吃,怎麼磕都嗑不開殼,姑姑麻子嗑得賊溜,麻子殼也不吐,全掛子唇邊,遠遠看去好像長了層胡茬,掛多了,手一抹,麻子殼簌簌掉落,相當解壓。

不住嘴姑姑一到夏天就琢磨著吃涼粉,一天最少來一頓,有一次白天地裡活忙,累得半死的姑姑回家躺炕上就著,睡醒後糊弄吃了口飯,然後就睡不著了。睡不著不是因為白天睡多了,而是她總覺得自己忘了點什麼,急的在院子裡來回轉悠。我恰好端了碗涼粉坐在牆頭上大口吸溜,姑姑看著我眼前一亮:“我忘了吃涼粉了。”她倒是不嫌棄,從我手裡拿過碗就吃,把我嚇得哭都不敢哭。待姑姑吃完,發現自己有點過分,不好意思的把碗還給我,我這才哭出聲來跑回去和奶奶告狀,也就此跟在姑姑屁股後面訛了她好幾天的涼粉,氣的奶奶數落我們:“老的小的沒個樣。”

我母親出涼粉不行,出的涼粉總有疙瘩,不順口。等我們搬進市區後,涼粉便成了我的執念。母親做不好,心中無奈,只能帶著我去涼粉攤吃。縣城沒有涼粉攤,市裡涼粉攤扎堆,最多的是汽車站。

不得不誇讚涼粉攤兒主一句:真會做買賣。那會的長途汽車站主要承載的是各個縣城的流動人口,外出務工的、出差回家的,下了火車都需到汽車站倒車。

總說鄉情潤人,外面的山珍海味再好,也比不過簡簡單單的一碗涼粉。歸家的人,在汽車站等候的煩躁,門口涼粉攤的叫賣聲不由自主的進了耳朵:“涼淡淡的山藥粉(我們管土豆叫山藥),五毛錢一碗,價格不貴,又解鄉愁又開胃!”

出門在外的人講究窮家富路,眼瞅著到了家門口,五毛錢也不多,趕緊瀟灑最後一把。於是乎,涼粉攤兒前人頭晃動,站著的,蹲著的,坐著的絡繹不絕。

在多數人會做的前提下敢擺涼粉攤的,定有自己的秘訣。涼粉攤兒的涼粉,看著同樣的東西同樣的佐料,可吃起來就是比家裡的好吃,不住嘴姑姑出的也比不過人家。我每回在涼粉攤吃涼粉均要粉、湯全乾完,看的母親愁眉不展——她嫌不衛生;喜地攤兒主笑顏如花——這孩子太捧場了。

散文:一碗涼粉

說實話,現在涼粉裡佐料越來越多,我吃著卻越來越不是味。一碗好的涼粉,怎麼能靠佐料來實現呢?那些佐料,無非是滿足人們重口味的需求,蓋過了涼粉本來應有的味道。仔細想來,如今好多事都捨本逐末,花樣繁多的涼粉不過是順應時代罷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風舞鷹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