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了政治清明、文化復甦、經濟繁榮的治世景象,因李世民在位時年號為

“貞觀”,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李世民的年號“貞觀”出自“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為以正道示人,而李世民的治國理念也是如此。

《舊唐書》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他對國家的治理就落實了“以史為鑑”。

隋朝末年,隋煬帝罔顧民生,導致天下大亂,人口銳減。直到李淵、李世民統一了中原與南方,百姓才得到休養。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統治為後來的貞觀之治創造了條件。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李淵在初唐頒佈的一些措施,確立了唐朝的一些基本制度和政策,但是他晚年未能妥善處理皇位繼承問題,這一點一直為後世史學家所詬病。有說法認為,李淵性格優柔寡斷,而他的賞罰不明也是後來發生玄武門之變的間接原因之一。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

——玄武門發動政變。這次政變之中,李世民親手射殺了太子李建成,此後李淵即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之後便禪讓皇位,退位為太上皇。

這次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那麼李世民為何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退位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兩子之間明爭暗鬥

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對於皇位互不相讓局勢的形成,與李淵的優柔寡斷有很大的關係。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之時,因李世民領兵能力突出,曾承諾李世民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是在李淵稱帝並定下國號之後,卻直接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

不僅如此,唐初政局不穩,李世民數次率兵出征,多次立下戰功,逐漸建立起名聲,而太子在這方面略遜一籌。但是李淵對於立李世民為太子這件事情猶豫不決。

李世民幾次立下戰功,李淵先後封他為司徒、尚書令、中書令,以至於無可再封。之後又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這個職位來表彰李世民,但是對於封李世民為太子一事則一拖再拖。

李淵曾表示李建成年紀最大,自己不忍心奪去長子的太子之位,因此即便兄弟難以相容也沒有辦法。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李淵曾想過讓李世民前往封地洛陽,但是李建成與李元吉認為不能夠讓李世民脫離自己的視線,以免失去對他的控制,所以幾次向李淵提出留下李世民的密章,最終秦王也未能去往封地。

留在長安城的秦王與太子、齊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指使李淵信任的妃嬪和官員汙衊秦王,甚至暗指秦王戰功赫赫意圖謀反,想要讓李淵殺掉李世民。

李淵此時在諸多小事上對李世民有不滿,但還是認為他在平定天下這件事情上有功,不能因為細枝末節就處罰他,因此沒有答應。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即使這樣,李世民在朝中的地位也遠在諸王之上,影響力更是超過了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僅次於李淵,秦王府內人才濟濟,朝中支援李世民者眾多。但是無論李世民如何出眾,名義上的太子仍然是李建成。朝中官員自然分成了秦王黨和太子黨,兩派人士明爭暗鬥。

李世民最終做出兵變的決定,李元吉多次誣陷秦王府的官員,以至於高祖李淵將他們或流放或懲治。這時候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向李世民提出了誅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建議,認為兩人的所作所為已經到了威脅社稷存亡的底部。

李世民原本還有些猶豫不決,只是秦王府中的心腹屢遭陷害,如果不採取措施,就只能坐以待斃。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玄武門之變

房玄齡杜如晦兩人遭到李元吉陷害,遭到了斥逐,李世民想召兩人回秦王府聽取兩人意見,卻遭到了拒絕。兩人直言,陛下的赦令不准他們再服侍秦王,此時出入秦王府可能會因此獲罪而死。

李世民為此而發怒,但是他也明白房、杜二人是在逼自己做出選擇,如果自己不願意與兄弟動兵,那麼失去生命的將不僅僅是兩個人,以自己的處境只有誅殺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才能改變當前的局面。

因此他派人向房玄齡杜如晦明示了自己將展開行動,這才將兩人暗中接入府中。

之後,李世民按照計劃先上奏高祖,揭發了李建成、李元吉與後宮嬪妃淫亂之事,並趁機告發他們想要殺死自己的種種舉動。

李世民向皇帝哭訴自己的處境,恐怕自己馬上就要含冤而死,而不能繼續侍奉父皇。李淵這才回過神來,當即決定徹查此事。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而李世民要的就是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入宮接受調查,當時宮城北門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是常何,常何表面上是太子李建成的親信,但實際上武德二年起就隨李世民出征,此後又在李世民的安排下進入長安統領玄武門禁軍,這就意味著太子一直以為的親信其實始終是秦王安插在他身邊的。

太子和李元吉以為自己在宮中防備很嚴密,即使進宮也不會出問題,卻沒想到常何已經替秦王收買了禁軍,如今的皇宮只等著太子和李元吉進入,然後甕中捉鱉,將他們一舉拿下。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退位的唐高祖李淵

太子和李元吉騎馬入宮,與此同時李淵召集了一干人等徹查秦王控訴的案情。太子與李元吉走到臨湖殿時才發覺不對勁,連忙騎馬原路返回,但是李世民早已經在這裡等候他們多時。

李元吉見到李世民,一時心慌拔出弓箭向李世民射去,卻因內心慌亂,兩箭都沒有射中。李世民卻毫不留情,拉弓射箭直取李建成性命。最終,李建成與李元吉都死在了宮中,兩人的幾百名親信被全部誅殺,家產沒收官府。不久之後李淵頒佈詔書大赦天下,李建成與李元吉被加上了叛逆的罪名。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武德九年,唐高祖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同時頒佈詔書表示國家和軍隊的各項事宜全部交由太子決定。兩個月後,李淵便主動退位為太上皇,讓皇位給李世民。成為太上皇之後,李淵並沒有享受到優厚的待遇,而是逐漸被李世民邊緣化。

李世民先是以大赦為理由,遣散了服侍李淵的宮女等人,又暗示李淵搬到原本的秦王府,秦王府比起李淵原本的住處狹小逼仄許多,但是李淵也沒得選。

就這樣,李世民一步一步的降低李淵的待遇,原本李淵三年出宮狩獵一次也不知不覺的被取消了,最後甚至李淵曾經的心腹和好友都被李世民一一貶黜。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被迫成為“太上皇”,他晚年生活有多悽慘?

小結:

貞觀九年,李淵崩逝,他已經明白了李世民對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曾經對他們兄弟幾人的不公正待遇,臨死之前,李淵主動提出自己的葬禮一切從簡。

在玄武門之變之前,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矛盾就已經不可調和,而兄弟兩人之所以走到這個地步,與李淵的視若無睹脫不開干係。

他深知太子才能不足,但是自己一直偏愛嫡長子,對次子的關心照顧並不到位,對兄弟之間關係的引導也不到位,這才導致了其中一方身死才能結束這場鬥爭的結局。李世民在得到皇位之後對父親所做的種種,都是為了曾經的自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