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旅行途中用相機燒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歡迎來自各位五湖四海的朋友在評論區留下你身邊有特色的美麗風景,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歷史的見證,以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在時代更替中依然存在的事物,這些事物中包含了許許多多,如歷史建築、生活用具、還有一些時代的產物都算曆史的見證,而作為歷史見證最為特殊的古樹更是充滿故事性歷經了歲月滄桑的洗禮,這些古樹在歷經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歷史之後在當今都會顯得彌足珍貴會成為一方甚至是國家的保護古物。

古樹雖然為自然生長少有人干預但有些意義卻是不凡的。古樹名木

是歷史的見證,許多古樹名木經歷過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歡,世事的滄桑,可藉以撰寫說明,普及歷史知識。古樹名木為文化藝術增添光彩,它們是歷代文人詠詩作畫的題材,往往伴有優美的傳說和奇妙的故事。古樹是研究自然史的重要資料,它的複雜的年輪結構,蘊含著古水文、古地理、古植被的變遷史。古樹對研究樹木生理具有特殊意義。人們無法用跟蹤的方法去研究長壽樹木從生到死的生理過程,而不同年齡的古樹可以同時存在,能把樹木生長、發育在時間上的順序展現為空間上的排列,有利於科學研究工作。在文旅蓬勃發展的今天,許多古樹名木更是名勝古蹟的佳景,在吉安泰和縣就有許多令人驚歎的古樟樹。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樟樹,又稱香樟樹,別名:香樟、樟木、瑤人柴、栳樟、臭樟、烏樟。樟樹屬樟科、屬常綠大喬木,高達10米-55米左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四季常青,是我國南方城市優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樟樹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區域,以江西、浙江、臺灣、廣東、湖南 、福建等南方地區最多。多生於低山的向陽山坡、丘陵、谷地,垂直分佈多在海拔500-600m以下,樟樹是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重要樹種。樟樹雖然在南方常見,但是古樟樹卻並是處處可尋的,在吉安泰和縣瀲溪村有棵千年古樟樹就格外高大,據說歷史可與江畔古村相比。

江西史稱:“樟木之鄉”,至今保留有大面積的古樟群及全國少見的古樟樹。據歷史記載,江西古時地屬豫章郡,唐人張守義說:“章,今之樟也”,江西因盛產香樟樹而得“豫章”之名。吉安(古稱為廬陵)是江西樟樹的主產地,人稱“樟樹之鄉”,有“無樟不成村”的說法,而吉安又以泰和的古樟樹林最為有名。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瀲溪村,位於吉安泰和縣沿溪鎮北部,萬石公路旁,沿鳳公路貫穿全境,瀲水流經瀲溪村,瀲溪村因此得名,贛江從瀲溪村江畔自然村傍村而過,前有蜿蜒曲折的瀲溪,後有巍峨挺拔的象山,可謂“面對漣水,背靠象山,人文濟濟振家聲”。瀲溪江畔自然村除了悠久的歷史也是吉安古樟尤為盛的一個臨贛江的村落,最為稱道的是村口四周和房前屋後的樟樹,大大小小的樟樹數也數不完,大概上萬棵,或為單株,或叢林。有的巨樹十幾人難以合抱,有的數十棵密密麻麻地擁簇,古樟被當地村民稱之為“風水林”。或單獨一棵,華蓋而立,獨立成林;或一叢叢,連片成林,成為江畔一道道美麗風景。

在江畔自然村的村莊前面東南方有一條進村道路,跨河有一座三孔古石橋,稱為“南無橋”,臨橋的村口草甸上,則有一棵冠蓋如雲的大樟樹,這顆古樟有1200年樹齡,與江畔村的歷史一樣長,是江畔村最大的樟樹 ,是江畔的“村樹”,也被稱為“ 泰和古樟王”,當作鎮村之寶。它揮展雙臂,好似熱情歡迎來往客人,因此稱為“迎客樟”。這顆古樟有千年樹齡,與江畔村的歷史一樣長,是江畔村最大的樟樹,可以說是江畔的“村樹”、“村寶”。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古樹是歷史活著的見證,千年古樟是不可再得的自然資源。江畔的千年古樟,更是當地人們精神寄託的地方,也是他們風雨同舟的鄰居。對於我們全人類而言,保護那些稀有的古樹名木,是我們全體人民的共同責任。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贛江邊的小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中國1200年樹齡的古樟,隱藏在吉安市泰和縣贛江邊的江畔自然村裡,知道的江西人很少。

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

本文由黃楊軍攝影原創,感謝關注,黃楊軍會一直在路上用相機記錄熟悉卻不平凡的美,用文字帶你一起漲知識看見更多親切不平凡的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