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繞長安,秦川曾經是“陸海”:咸陽古渡空餘夢

渭河沿線是陝西省的工業走廊,渭河每年要接納陝西全省78%的工業廢水和86%的生活汙水,廢汙水總量每年達到3。5億立方米。聽渭河沿岸的老人講渭河水20世紀60年代可以淘米洗菜,70年代可以洗衣灌溉,到如今已是魚蝦不再。我們從源頭走到河口,沒有見到一條船,也沒有看到河水中有魚蝦的痕跡。

八水繞長安,秦川曾經是“陸海”:咸陽古渡空餘夢

河道里隨處可見的是黑黃色的泛著泡沫、散發著刺鼻臭味的汙水橫貫關中的渭水,自西向東從咸陽流過,在咸陽形成關中八景之一的“咸陽古渡”。自古以來,在咸陽和長安附近南來北往的行人車馬,都要在這裡渡過渭河。由於渭河季節性水位落差較大,所以人們常常舟橋並用。

八水繞長安,秦川曾經是“陸海”:咸陽古渡空餘夢

冬春兩季多從便橋通行,夏秋兩季則靠船擺渡。2000多年來,咸陽渡口經歷了從秦代的“橫橋”到西漢的“渭橋”,又從唐代的“便橋到明、清兩朝的“古渡口”,留下了“咸陽古渡幾千年”的美譽。直到20世紀40年代,成陽還是關中地區最大的一個渡口,往來的客貨渡船不下百餘艘,到80年代初,河裡也還能見到渡人的小船。

八水繞長安,秦川曾經是“陸海”:咸陽古渡空餘夢

而今天的咸陽古渡,不但早已不見了渡船,就連原本寬闊的河床,也早已沙石裸露,野草叢生,河床中間只有一道彎彎的水流同行的專家說,“枯水季節流量不到每秒兩立方米”。跟昔日“千帆竟過”的記憶不同,如今被稱作“關中八景”的“咸陽古渡”,竟然沒有了一絲印記,只有周圍的一些商店留下的“老渡口”的名字和店中用來招徠生意用的古渡的老照片,還能讓人想起那些船帆槳影、客人如織的場面,以及碼頭繁華的勝景。咸陽人民在古渡口修建了古渡公園,它面對著深褐色的渭河水,顯得黯然。

八水繞長安,秦川曾經是“陸海”:咸陽古渡空餘夢

向東奔流的渭河水,漂浮著大量成片白色泡沫,空氣中散發著難聞的氣味,水體顏色變黑的景象隨處可見,渭河流經武功、興平、秦都、渭城等四縣區,主要承擔著咸陽城洩洪和地下水補給的重要作用。然而讓眾多咸陽人感到悲哀的是,河水在這幾十年,由清變濁,味一天比一天更難改變。

八水繞長安,秦川曾經是“陸海”:咸陽古渡空餘夢

在經歷了中游無情的汙染後,溫順的渭河在下游開始咆哮起來。這些泛著白色泡沫的渭河水,在陝西潼關匯入黃河,又被攜帶著大量黃沙的黃河水吞噬和消化,一路奔騰而下。在今天的入河口一個叫四知村的地方還有一些漁民撐著古老的筏子打魚。不過在專家眼裡,那條曾經清澈的渭河,如今已是一條傷痕累累的死水。近些年來,許多生態和環保專家都發出了治理渭河的呼籲,曾經擔任過陝西省委書記的全國政協常委安啟元,在長達近10年的時間裡連續五次提案,最終讓渭河治理在2004年被列入國家規劃目前國家對於渭河水系的治理已經進入大規模實施階段,但是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渭河面臨的汙染和生態壓力會依然存在,流城人們對“八水繞長安勝景重現的期待,恐怕還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八水繞長安,秦川曾經是“陸海”:咸陽古渡空餘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