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一得閣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以生產墨汁而聞名與耳,產品有墨跡光亮、濃淡五色、書寫流利、濃度適中、香味濃厚、寫後易幹、適宜揭裱、耐水性強、永不褪色、沉澱性小、不激紙、四季適用、有古墨之特點等。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一得閣開山鼻祖謝崧岱,諱徵熾,正名(學名)崧岱,字祏(shi)生,湖南湘鄉人。謝崧岱祖父謝興宗,是清朝道光壬午科進士,先後做過浙江蕭山、紹雲、義烏、金華等縣知縣。謝崧岱父親謝寶鏐,是清咸豐庚申科進士,曾作戶部主事,後轉員外郎。謝戶部生有四個兒子,謝崧岱為長子。據謝氏家譜《謝氏大宗族譜》記載,謝松岱於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月初五生。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12歲的謝崧岱從湖南前往北京,後選送太學,即當時的最高學府——國子監。他曾官授國子監典簿、正七品文林郎,相當於現今的高校辦公室文案工作。自幼聰明好學、潛心學問的謝崧岱和表兄及四川好友劉博萬(字炳靈)、饒儀庭(字登逵)、彭葆初(字廷弼)等四人認真研究制墨的方法。“將數年所歷試者詳其原委”的制墨過程總結成“取煙第一,研煙第二,和膠第三,去渣第四,收瓶第五,入盒第六,入麝第七,成條第八”的“制墨八法”。光緒十年(1884年)謝崧岱寫成《南學制墨札記》,謝崧岱的兄弟謝崧梁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寫成《今文房四譜》。制墨首先要從取煙開始,經研煙、和膠、去渣、收瓶、入盒、入麝,最後成條。多道的工藝,繁瑣的過程,謝崧岱看在眼裡,想在心頭。他堅定的認為“塊而硯,硯而盒,盒而汁,古今遞變亦其勢”。按現今的話說,就是從墨塊演變到墨汁,這肯定是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從宋、元、明的《墨經》、《墨譜》、《墨史》、《墨法集要》到晚清謝松岱的《南學制墨札記》、《今文房四譜》,都是我們的先人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作為官宦書香之後,謝崧岱承繼父業順理成章,但他另闢蹊徑,由殷殷學子潛心研究墨汁的初衷興趣愛好,終於變成了棄學經商的理性選擇。由墨錠、墨汁的產品創新到專業生產的鋪設,由店面的確定到市場產品的推介,他已在研學、著書、經商之間遊刃有餘、逍遙自得。墨汁試製成功後,謝崧岱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開辦了墨汁店。墨汁店堂前書寫了一副藏頭楹聯:“一藝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書”,表露了店主人獨創墨汁的自豪情懷與不忘前輩的自謙心理。墨汁店坐落在東琉璃廠中部北側,二層小樓,前有遊廊,東靠東北園衚衕,西依雙魚衚衕,與其他商店互不銜接,兩個衚衕像個轎槓挑著墨汁店,很有“閣”載文苑的意思,頗具文墨通商的風水。謝崧岱取楹聯頭字,稱謂此店為“一得閣”,以表心跡。坐落北京琉璃廠的一得閣,王公貴族、文人雅士無不關顧,名人顯赫、宿儒賢達流連忘返,一時成為琉璃廠必去的一景。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一得閣墨汁製作技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