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結構的演替與發展為秦人崛起提供了物質保障

早期秦人居住在渭水上游一帶。“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汧渭平原的自然環境宜農亦畜,有利於非子一族的繁衍生息受周王室保護後,西周那種“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甾畝”0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先進的耕作技術也影響著秦人農業的發展。

農業結構的演替與發展為秦人崛起提供了物質保障

依此為契機,秦人農牧業的發展便有了新的轉機。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0年),“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平王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欲施,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國。

農業結構的演替與發展為秦人崛起提供了物質保障

岐西至豐鎬間的廣大地區是周民族長期經營農業的中心地域所在,代表了當時農業發展的最高水平,佔有岐、豐之地,又將具有較高生產技術水平的周餘民接收過來,這就把秦農業的發展置於個新的起點之上,有人推測春秋以前秦人口約二、三萬之眾。這是秦人入關數字的唯一記錄。而有人以周制百里內五萬人推算,認為周遺民歸秦者,至少應有二、三十萬人左右。

農業結構的演替與發展為秦人崛起提供了物質保障

襄公立國後,秦入居西垂,逐漸形成了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的西陲式生產結構模式,從而奠定了秦農業發展的方向,可以說在這裡潛藏著、凝聚著導致日後秦人崛起的強大生命力。

德公遷都後,秦人從西垂到雍,逐漸向東擴充套件,而且是沿著渭河沿岸。渭河沿岸基本都是平疇沃野,便於耕稼之地,這就為秦人農業的起步與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農業結構的演替與發展為秦人崛起提供了物質保障

穆公十五年(前645年)秦晉戰於韓原(今陝西韓城縣西南),穆公利用“岐下善馬者三百人馳冒晉軍,晉軍解圍,遂脫穆公而反生得晉君”。穆公十五年十一月,以釋放晉君夷吾為條件,“夷吾獻其河西地,……是時秦地東至河”,此時的秦人已擴充套件到今陝西東部,也就是說,得到了今關中地區,該地自古以來都是適於農耕的地區。正如《史記·貨殖列傳》中說的:“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治鎬,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殖五穀,地重,重為邪。”

農業結構的演替與發展為秦人崛起提供了物質保障

可以看出,秦人在這一時期的東擴過程中,得到的不僅僅是沃野千里的關中之地,而且還得到了大批有“先王遺風,好稼牆,殖五穀”的農耕者,這對秦人農業的發展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孝公至秦統一以前,是秦國土擴大的重要時期。特別是商鞅變法以後,秦國一躍而為七雄中最大的諸侯國,到了戰國末期,國土面積已經擴充套件到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游一帶,並西略義渠,南取巴蜀。例如,秦惠文王取得巴蜀地後,極力經營,成都平原成為全國最富庶的地區,是秦國糧食的重要產地。當然這一時期秦人所擴之地大多為六國的舊地。在戰國時期,六國的人們已經懂得了“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悊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農業結構的演替與發展為秦人崛起提供了物質保障

3。當時在六國故地鐵農具使用和牛耕已普遍使用和推廣以上史料說明,秦人在東擴的過程中,隨著耕地面積的擴大先進生產工具的使用,農業經濟也在不斷地發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立國、以農為本,在當時,體現一個國家的強弱,實質就是看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農業在社會經濟中佔絕對的主導地位。秦人要崛起、要實現他的強國之夢,就必須擁有廣袤的良田,實施一系列有利於農業經濟發展的政令,來發展農業經濟,強化他的“根本”。“國所以興者,農戰也。”“國待農戰而安,主待農戰而尊。事實證明,秦統一前,秦人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兩次崛起,即春秋時的五霸與戰國時期的七雄,均與穆公與孝公時期的重視農業、發展農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這裡所提到的農業是廣義的農業,包括手工業在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