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唐代之前的瓷器都是高古瓷,唐朝是中國從陶瓷到瓷器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陶瓷底部基本上都是平底,有麻紗底,線割底是現代仿品所有不具有的瓷器底部特徵的。

唐代瓷器,不僅在做工工藝上有所發展,在釉面上也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利用瑪瑙石製造瓷器釉,稱之為:“瑪瑙釉“。從上圖可以看出,唐代瓷器採用平底的比較多,墊支燒、線刮底很明顯。痕跡清澈。

唐代陶瓷底足圖片如下圖: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宋代瓷器的底足特點

宋代瓷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現時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佈於全國很多個縣,其中有宋代窯址的就佔大多數。宋代陶瓷窯以材料,工藝分很多瓷窯系,有時一個地區出現很多窯系,從生產性質而言,有官窯與民窯之分。以地域而言,受唐朝制瓷業影響,有“南青北白”之說,南方以越窯、龍泉窯、景德鎮影青等青瓷為主,北方以邢窯、定窯等白瓷為主。宋代瓷器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區使用原材料的影響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當時的文化習俗、工藝水平制約而具有的共同性。瓷器底部修足時因各代工藝方法有異,就產生乳丁、跳刀、同心圓、旋挖痕的不同狀況。

宋代瓷器的底足,宋代“五大名窯”的瓷器基本上都是底使釉了,其他窯如:龍泉窯、越窯、等等瓷器的底,基本上都是使釉,而北方窯、地方窯的瓷器,基本上底不使釉,如越窯瓷器的底: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元代瓷器的底足特點鑑賞

元代瓷器的底足,上面介紹的窯口外,我們主要來研究元代景德鎮瓷器的底足,元代景德鎮瓷器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足底:二元胎土,挖底留下挖痕,修足留有跑刀痕跡,火石紅自然、散釉漂亮,做工一流。元代景德鎮瓷器,基本上都是出口瓷器,在國內,大多使用的是地方窯瓷器,總之,元代瓷器的底足工藝基本上是一致的,採用的是挖底,修足,不上釉。乳突”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顯,明早期“乳突”也較大,洪武中期漸小,永樂、宣德有細小“乳突”,雖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較少見,但到嘉靖萬曆時又出現,一直到崇禎才消失,這就是說“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徵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較為明顯,而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時底足內壁也有旋轉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樑。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棕眼”(針鼻孔),康熙時底釉處往往出現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無論大小都能從“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體。而光緒民國及現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較淺,從“棕眼”裡一般看不到胎體。

“火石紅”(窯紅),明前由於胎土中含鐵量高,加溫時露胎處氧化成磚紅,甚至羊肝色。明時已較淡,但明宣德時還常見火石紅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見到火石紅。

“湖米底”,見於明與明前砂底大盤,由於胎中含鐵量高,燒後高溫下要通風冷卻,吹風的砂底處氧化成米飯燒焦似的片片的痕跡。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元代瓷器的底足工藝,是必須具備圖片中的特徵的。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明代瓷器底足特點

從明代中期,瓷器底足又有了新的突破,瓷器接底工藝一直到民國。什麼叫做“接底“,就是一個瓷器的身子做好後,再將胎土做成一個帶,接得瓷器的底上,成為底足,才後進行修邊。 從明代宣德開始,到民國時期,瓷器的底足基本上都是接底,就是說:將胎泥製成帶,接到瓷器底上,如圖片: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明代洪武時期的瓷器底足與元代瓷器的底足,基本是一致的,到了永樂時期,瓷器的底足發生了變化,出現了雞心底,也有一些玉碧底,由於這階段就幾十年,存世明朝的瓷器不是很多,所以,藏品的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如圖片: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清代瓷器的底足特點:

清代瓷器的底足,修邊後,成為半圓形,現在我們稱之為:“泥鰍背“。明代瓷器的底足修邊後,還是平足底

敲底”,見於道光時鈞紅,由於其釉肥厚,流到底足處燒後與所墊物粘連在一起。為使其分開,只好人工敲開,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儘管如此,由於年代較長,所敲處一般胎色變深,且手感平滑。

普及一下:唐之後各朝代瓷器底部特點

“沾窯砂”,由於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往往盤碗底足沾有較粗的窯砂,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也沾有窯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