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什麼晚年不回家,甚至不願意說自己是紹興人呢?

魯迅應該也和別人一樣,對自己的故鄉懷有深厚感情,他在後來的許多散文中總是回憶著少年時期在紹興的生活,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朝花夕拾》中,但是他同時又在避諱著紹興,警惕著紹興,表現出一種與家鄉漠然隔絕的態度。在他生命的最後十七年裡始終沒有回過老家。自從一九二七年十月魯迅和許廣平一直生活在上海,上海距離紹興,大概一百四十公里,這點距離即使在交通不算髮達的當年,也不足以成為魯迅不回紹興的理由。

魯迅為什麼晚年不回家,甚至不願意說自己是紹興人呢?

魯迅十三歲時,祖父周介孚因科場舞弊案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迅速敗落,少年的魯迅經常出入藥店和當鋪。少年的魯迅一度生活在緊張焦慮驚悸的狀態中,他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因為生活變故帶來的心理落差、經濟壓力,更是精神上的壓抑,熟人甚至族人的輕蔑對魯迅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魯迅對家鄉和家鄉人的感情是很複雜的,其中不乏一種憎惡。這裡面除了對紹興師爺、刀筆吏這種名聲的厭惡之外還有痛苦的少年經歷給他造成的巨大陰影。但是他晚年始終不回故鄉,也許還有不為人知的內中隱情。

魯迅為什麼晚年不回家,甚至不願意說自己是紹興人呢?

魯迅的處境可能很多人都有過,故鄉並不完全是溫柔的,相反,它常常很凌厲。因為彼此知根知底,互相有可比性,在故鄉更有可能見到恨人有笑人無的人,再加上你在故鄉的時候,可能是你尚未得到發展,因此一生裡最為弱小的時期,更有可能被各種人事碾壓,留下不快的記憶。

魯迅為什麼晚年不回家,甚至不願意說自己是紹興人呢?

他兒時身受家道中落的感觸,又到他青年時期面對的他父親的去世。我想,當時魯迅學醫也是認真的。畢竟之前,紹興城的周家還是名望很高的 翰林之家。這個換位思考。換作現在,估計能有魯迅類似經歷的人,多半會衣錦還鄉,牛逼一番。區別就在這裡,愛我所愛,惡我所煩。這就是魯迅的性格。

魯迅為什麼晚年不回家,甚至不願意說自己是紹興人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