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大家好,很高興在新的一天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玉器的真偽鑑別。由於造假者不能深入地研究古玉玻璃光形成的基本原因,或是無法模仿古代制玉手段製作這種表面,因此只能採用現代的拋光方式進行強化拋先,但是現代的拋光方式必然會呈現出拋光處理的新工藝面。從根本上說,贗品根本不具備古玉真品在原始光亮的基礎上,再經過幾百或上千年的侵蝕所造成的衰減老化失亮的過程。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造假者偽造這種玉器的光亮效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拋光後再進行表面的化學腐蝕,從而造成玉器的失亮效果;另一種是磨製成光亮效果後,再用手工方式進行磋磨,使玉表產生一定的光亮度。用這兩種手段製造的贗品,雖然具有一定的欺騙性,但其工藝效果和光亮表現還是與真品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此外,贗品表面的打磨技術一直是造假者難以攻克的技術難題,由於拋光方法不對,以及拋光材料和工藝程式與古玉真品的不同,所以造假者偽造的贗品,其光亮表現一般都較高。為了偽造古玉真品這種原始狀態下的再失亮,造假者只有採取各種方法來進行偽裝。但是,這種欲蓋彌彰的造假方法,反而暴露了造假的證據。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古玉真品的玻璃光,其表面不會有任何拋光造成的工藝痕跡。一方面,古玉真品如果經過地下的長期理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浸蝕,會使器表面產生細微的亮度變化和質感變化,這是古玉真品的重要表現和特徵。另一方面,古玉真品經過幾百或上千年的地下埋藏或浸蝕,會使玉器表面產生一定程度的老化衰減現象。在對古玉真品長期的實物考察中,我們認識到,古玉真品的玻璃光很少有大面積或區域性被腐蝕而造成傷殘的現象,這是因為高密度、高亮度的玉器表面很難附著其他物質。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由於贗品採取的是強化拋光的手段,這種拋光方法和所使用的拋光材料,必然會造成拋光的過度或者遺留下拋光的工藝痕跡。此外,由於贗品沒有經歷長期的地下埋藏的浸蝕過程,因此,也不會產生古玉真品所特有的質感變化。有的造假者在偽造完成後,又對偽品進行各種做舊處理,但是無論是用腐蝕劑腐蝕,還是採用機械或人工的處理方法,其表面的結構證據三:凡是帶有多種稜角及平面的玻璃光玉器,其平面極其平整都與真品不一樣。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沒有微拋面效果,工藝稜角也十分鋒利,鋒利到幾乎讓人無法觸控。如果從工藝技術原理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推測,古人磨製這樣的平面和鋒利的稜角,一定是採用了特殊的工藝技術手段。此外,古玉真品中凡是帶有線條或者其他工藝紋飾的玻璃光古玉,其工藝稜角同樣具備一定的鋒利度。在這裡,我們雖然沒有鋒利度的測試資料,但是這種特徵是普遍存在的規律,也是我們透過大量的實物對比和反覆論證所認定的一個基本結論。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造假者偽造古玉的上述效果和特徵似乎並不難,難的是偽造平面的各種表現效果和稜角的鋒利度,以及形成這種特徵的各種工藝效果,更重要的是造假者不懂得古玉與新玉磨製技術和手段上的差別,必然會造成產品質量的差異這一基本原理。造假者雖然也想盡了各種方法,更新了各種手段,但是仍然會在某些部位暴露出人為仿造的破綻。對於帶有柔光的各種古代玉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光亮效果,其光亮差別源於玉器儲存的環境和儲存的條件不同,而柔光度的高與低又與五器所處的生坑、半生坑、半熟坑、熟坑的狀態,以及不同時代玉器磨製的光亮要求和老化衰減的不同程度有關,這種複雜的亮度特徵包括上百項的標準和要領,很難用語言來做準確的表達或描述。對這一點來說,我們只能透過大量的實踐和長期的真品考察,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並且用心體會,才能夠對其具體的特徵有所感悟。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造假者偽造的各種帶有柔光的玉器,其光亮效果與真品對比存在著明顯誤差,原因是造假者所使用的裝置、工具和材料與傳統的不同,他們並不瞭解古人用什麼工具、什麼材料和什麼工藝手段來加工這種柔光玉器而且最讓造假者頭痛和無法企及的技術難題,是無法複製古玉曆經幾百年或者上千年的理藏和老化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贗品不可能從根本上被偽造成功。一些熟舊的古代玉器,其玉器的透潤質感是經過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人為盤戴和把玩才得以形成的。如果只經歷幾年或者十幾年的盤玩,是無法產生這種透潤效果的。從根本上說,古玉的透潤感是在人體中的油脂、蠟質、酸鹼等微量元素的長期作用下形成的。由於玉石材料本身具有先天的吸吮性和飽和後的溢位性,致使玉器內部的折射和外部的反射光產生變化,從而形成了古玉的透潤質感。此外,如果古玉真品經過一段時間的人為盤戴以後被放置儲存,當再次取出佩戴時,其玉器仍然會保持油潤通透的原始狀態。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造假者偽造古玉的這種油潤質感,其主要方法:一是施蠟,二是浸油。用這兩種方法偽造的腰品,其表面質感保持的時間很短,而且這兩種造假方法,對有識別能力的行家來說根本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凡是生坑或者半生坑古玉經過短期的盤戴把玩,只會顯現出一定的潤度,但是達不到透潤的效果。贗品在盤戴把玩時所呈現的油脂感和光感,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是偽造後的假象。這種腰品如果長期放置儲存,還會出現明顯的失亮現象,與盤戴時呈現的明顯的亮度和質感有差別。有些贗品放置一段時間以後,還會在玉器表面出現自色的鹼性物質,這是強化做舊腐蝕後的表現實際上,太多的造假者從未看到過真正的古代玉器,也不知道油潤的效果是什麼表現狀態,更無從談及從表面質感方面去鑑別真偽。

真品玻璃光表面沒有工藝痕跡,有不同程度的浸蝕,表面亮度有變化

總之,真正的古玉,其光亮和質感具備豐富的變化,究其原因是古玉的製作年代不同,磨製加工的方法不同、工藝程式不同,入土時間和出土的時間不同,地下的埋藏環境不同,出土以後的儲存環境不同,盤戴把玩的時長短不同等等,在這種複雜的狀態下,要區別古玉的真與偽,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多看、多研究和多實踐,用時間和數量的積累來總結和逐漸完善我們辨別古玉的標準。好的,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別忘了訂閱我們,我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好玩有趣的內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