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釉下彩瓷器,這些“有用”的知識點,一定要懂才不會吃虧

家裡有釉下彩瓷器,這些“有用”的知識點,一定要懂才不會吃虧

瓷器不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文化藝術的載體,從古至今對人們生活水平,審美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釉彩彩瓷是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當下的生活器具以及陳設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化載體

包含人們的生活品味和習俗,反應著人們的精神和思想內容

家裡有釉下彩瓷器,這些“有用”的知識點,一定要懂才不會吃虧

01

陶瓷釉下彩的起源與發展

陶瓷其是伴隨人類生活起源,生產力提升與歷史文明演變逐漸成為了藝術品,

不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辛勤的結晶,也應該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重要標誌之一。

早在三國時期,陶瓷就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到了二十世紀初,唐代長沙銅官窯燒製出了釉下五彩瓷。

它在繼承了唐代長沙銅官窯的優良文化和傳統底蘊上,進行藝術改造和技術革新。

“明如鏡而白如玉,薄如紙又聲如磬”是釉下五彩瓷的特點。

釉下五彩瓷被譽為中國陶瓷藝術中的瑰寶,在世界上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家裡有釉下彩瓷器,這些“有用”的知識點,一定要懂才不會吃虧

陶瓷釉下彩的藝術特點

釉下彩採用的是高溫色料,在廖乾的素坯上繪製各種紋飾,在罩上一層白釉,入窯以此燒成的。

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

而釉上彩是指在已燒成的白釉或澀胎瓷器上,用色料繪飾各種紋飾,再於700℃—900℃左右的低溫窯爐中二次燒造,低溫固化彩料而成

家裡有釉下彩瓷器,這些“有用”的知識點,一定要懂才不會吃虧

其彩料應用廣泛,釉色鮮豔,品種豐富且藝術性較強。從種類來分,釉下彩大致可分為三個種類,大致包括

青花、釉裡紅、釉下五彩等。

青花

青花稱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作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

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髮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家裡有釉下彩瓷器,這些“有用”的知識點,一定要懂才不會吃虧

原始青花瓷初見於唐宋時期,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的燒製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到了明代,青花儼然成為瓷器的主流。清代康熙年間發展到了頂峰。

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等衍生品種。

釉裡紅

釉裡紅瓷器是指用銅紅料在素胎上描繪,然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

由於釉裡紅以銅紅料為呈色劑,但銅紅釉在燒造技術上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正常的顯色也不僅僅與銅紅料中的銅含量和基釉等成分有關聯。

並且對燒造氣氛和窯溫的要求都非常苛刻,成分配比和燒製條件的任何細微差別都會導致色調不正,因此髮色純正的釉裡紅瓷在元代很少見。

家裡有釉下彩瓷器,這些“有用”的知識點,一定要懂才不會吃虧

永樂宣德時期的釉裡紅髮色極佳,濃厚鮮豔、色澤瑰麗,紅的好似寶石,也有淡紅色的。

宣德以後釉裡紅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復甦,而這時的釉裡紅髮色也已經能夠較為純正豔美。

釉下五彩

釉下五彩,在景德鎮也叫“窯彩”,是一種釉下高溫燒成的彩。燒成後胎質瓷化強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強,釉色潤澤,釉面滑、潤,光彩雅麗。

最外層的透明釉在保持胎壁紋樣不受損壞的同時還能在作為日用品使用時減少了彩礦中鉛對人體的危害。

他的聲音清脆響亮聲音十分好聽。如果把釉下五彩瓷器拿起迎光細觀,你能感受到它如於玉般透白,晶瑩透亮,光澤度很好。

釉下彩瓷器胎壁很薄,重量偏輕。如果把釉下五彩瓷器的透光性從藝術觀賞性的角度來觀察的話,那麼釉下五彩瓷器還有另外的特點:

一、色彩豐富,精細雅麗;二、畫面晶瑩潤澤,平整光亮,能夠給予人們飽滿的水份感。

窯彩集中了許多表現方法的特長,將點、洗染、勾、塗、空白線條等不同方法綜合運用,效果良好。

現有釉下五彩所用顏色大致有

豔黑、草青、海碧、金茶、瑪瑙紅、紫色、大綠、墨綠、藍綠和黃色

等幾十種。

03

風格與表達

繪畫風格瓷器,大體分為工筆重彩或潑墨寫意,在工筆重彩的形式進行勾勒描繪,就會顯得端正秀美、簡潔大方,顯得精幹洗煉。

而採用大寫意繪畫則表現出一種雍容大度、豪邁灑脫的霸氣。

從釉下彩瓷器的表現語言與繪畫風格研究,則基本都是勾繪而一些寓意吉祥的花舟圖案,如“蓮蓮有餘”等。

“蓮生貴子”在釉下彩瓷器的藝術題材內容中也較為常見。

對這些題材的表現,寄託了創作者們對美的追求,對自然嚮往和對生活的祝福,體現了一種傳統民俗的與傳統文化水乳交融的骨肉聯絡。

陶瓷藝術不僅僅是生活的必需品了,它已經成為了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對人類生活的發展和審美趣味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釉下彩瓷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不僅是一種當下的生活器具和藝術陳設品了,她已成為一種文化載體,是中華文明的象徵。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