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切割機,牙機,拋光桶,鎢鋼鑽頭,帶燈放大鏡,強光手電,這些幾乎是現在雕刻師的標配,有了這幾個工具,不管是在木頭,骨牙,還是金石上面做創意都是得心應手,只要想得到,不管是預判斷材質的好壞,檢查是否有裂,雜質,還是雕刻多層鏤空,走曲線,做幾何平面,創意微雕,都是的得心應手的,但是縱觀傳承下來的玉器,大部分是平面雕刻或者立體雕刻,鏤雕也幾乎都是雙面單花。亮點大部分在材質上面,玉器雕刻本身看不出太多的工藝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玉鳥形佩,翡翠福祿壽紋插屏,玉獸面紋劍格,青玉十二辰斧形佩

其實並不是因為古人手藝不行,而是被工具所限制了

就拿玉石來說,現代的玉雕師傅拿到一塊原料後,對玉石材料進行可行性的工藝構思。設計時要根據玉石原料的形狀、顏色、質地、用切割機和牙機處理綹裂、瑕疵等進行然後進行構思。充分發揮玉料潛力,體現玉石本身的美麗。

然後是雕刻

玉石雕刻步驟可分為:實材勾樣、切塊定位、推落派活、細坯、精細修飾。

實材勾樣:俗稱“畫活”。是在玉石原料上勾畫出形像的具體位置和結構。

切塊定位:俗稱“刺活兒”,用鉈片切去多餘部分,使玉料表面出現相應的塊面,在每一個具體的塊面中都孕育著形象的相應部分,也可稱作找大型。

推落派活:在相應的塊面上,較細緻的做出形象的結構,在縱深方位上找出形象在結構上的楔結關係。

細坯:又叫“找細”。利用各種軋輪、勾鉈對形象進行準確而細緻的雕刻加工。

精細修飾:在首次修飾的基礎上再進行修整,不僅要把形象刻畫的更準確、更細緻,而且還要把裝飾紋樣勾勒出來。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第三個大步驟是拋光

將半成品的雕件放進拋光桶,用專用工具滾動進行拋光。

在拿出來清洗乾淨後可用牙機上拋光輪進行一些小地方的精拋光了修形,處理細節。

然後可以將玉器清洗乾淨,進行最後最後一步修活,

修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有些問題在拋光時沒有發現的,所以要靠最後的修活工序進行作品最後的處理。

這樣一件完整的作品才算是誕生。

但是不知道各位發現沒,這裡面很多的工序都是要用到電的

1821年法拉第才發明了電機,普及到日常生活當中已經是一百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那麼在這之前的工匠,他們所用的方法又是什麼樣的呢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清代畫家李澄淵在光緒十七年畫了一組圖,叫《玉作圖說》一十二幅圖畫和一十三說的文字組成。描繪和說明了清代玉器作坊製造玉器的情形。

在古代,沒機械的時候,一切的步驟都是靠純手工來進行

一、搗沙、研漿圖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在這圖裡,站著的玉工用手拿著杵,一下一下的用杵去搗,要把石臼裡的石沙敲得更細碎。另一位玉工坐在凳子上,面前放了一個好像炒菜鍋樣的大篩子,篩子的底有細洞,可以讓細小的石沙漏下去,粗沙就留在篩子中,這樣就可以把石沙按照顆粒大小分類。這些沙是用來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叫做「解玉沙」、「磨玉沙」

二、開玉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還沒雕琢的玉料叫做「玉璞」。它的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頭。開玉,就是把玉璞外表別的石頭削掉。兩個人用大法鋸條,拉著鋼絲,來回鋸,把玉石切割開,鋼絲是割不動玉的,所以在樹枝上掛著一個茶壺,壺底有洞,壺裡裝的是黑石沙和水。混著黑石沙的水滴,一滴一滴的滴下來,滴到玉璞上,增加了大法條鋸的鋒利度。這樣來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把玉皮子切掉。

三、扎碢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利用碢具解玉成方塊或方條,經過設計、畫樣後,大片裁去多餘玉 料使玉器粗具雛形。玉工坐在「旋車」前,旋車上架著的工具,結構頗覆雜。這組工具適用長木棍(又叫木軸)的一端,裝上圓形的鋼盤,這個鋼盤就叫做「扎鍋」。鋼盤的周緣很薄,像刀口一樣非常鋒利。木軸上纏繞著兩根繩子,繩子下端各系一片木板。這兩片木板叫做「登板」。 操作的時候,玉工的兩隻腳輪流踏著登板,靠麻繩牽動木軸旋轉。玉工用左手託拿著玉料,抵住正在旋轉的鋼盤的刃邊。桌子的一端放著一個盛了水和紅沙的盆子,玉工就用右手去舀沙,澆在玉料上。堅硬的解玉沙,配上旋轉而鋒利的扎邊刃,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塊或方條。

四、衝碢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利用「衝碢」這種工具,把方塊或方條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轉角部份,「衝」成圓這個步驟也是坐在旋車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繞著厚鋼圈(又叫做衝碢),配著和了水的紅沙,慢慢衝去玉塊上的方角。經過這個步驟,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碢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利用「磨碢」這種工具來磨細玉器的表面。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鍋」有些相似。但扎鍋是薄而銳利的,而磨鍋厚約二、三分(大約0。6到0。9公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細膩,發出溫潤的光澤。

六、掏堂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掏堂,就是挖空容器的內部。用鋼捲筒旋進玉器的中央,經過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經過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會出現一根圓柱,叫做「玉梃」。

此時就得由最富經驗的老師傅振錘取出玉梃,因為如果力道不對,不是玉梃取不出來;便是整件玉器碎裂。接著,用彎形的扁狀的錐頭慢慢琢磨,掏空玉器的內膛。

七、上花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上花,也就是用小形的軋碢,在玉器的表面磨琢花紋。

不同的軋碢形式會留下不同的線條。例如,中厚緣銳的碢具所琢碾出的線條,往往端較窄淺,中段較寬深。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器的線條就有這種情形,因此有人推測,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已經過開始使用碢具琢碾玉器。

而這點,在現代玉器上就被牙機全部代替了

八、打鑽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這是對於一些要雕琢鏤空花紋的玉器,所做的一個重要步驟。打鑽的工具主要是彎弓和軋杆,軋杆底端鑲有金鋼鑽。玉工坐在桌子的一端,用左手握著玉器,抵在軋 杆下端佣金鋼鑽的下面,右手來回拉動彎弓,彎弓會帶動軋杆一來一回的旋轉,杆尖所嵌的金剛鑽就可以把玉鑽出一個圓洞了。

戰國至西漢的玉工,便十分擅於利用鑽圓洞的技法,營造線條迴旋轉折處流利飽滿的效果。

九、透花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透花,也就是鏤空花紋,用「搜弓」為主要的工具。操作的時候,先把搜弓上的鋼絲解開一端,穿透這個圓洞,再綁好。玉工的右手握著搜弓,一來一回拉動著,鋼絲上加浸了水的石沙,就能按照玉片上畫的線條來切割了。

因為一般書寫作畫的墨汁,是會被墨水沖洗掉的,所以玉工是用石榴皮的汁來勾畫出要透雕的圖案,和了水的解玉沙,配合鋼絲在玉片上來回割鋸時,圖案仍是清清楚楚的不會被水洗掉的。

距今五千三至四千二百年的良渚文化,已出現以拉線透花的玉器,發展至清代鏤雕玉器薄而細,達到技法的巔峰。

十、打眼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這是專門對付像鼻菸壺、扳指、菸袋嘴之類的小見而又有固定形狀的玉器,要鑽孔時所用的特殊技巧。

因為這類玉器太小了,不方便用手拿著打鑽,所以就在大竹筒中裝了水,上面安裝木板,木板中央挖了洞,洞的形狀就和要鑽孔眼的小玉器,形狀相同。不同形狀的小玉器,要配上挖了不同形狀孔洞的木板。

玉工的左手握住小「鐵盅」,右手拉著「繃弓」,一來一回的帶動鐵盅反覆旋轉,鐵盅下端所嵌的金剛鑽,就會在玉器上鑽出洞來。

技法逐漸提升後,桯鑽與管鑽取而代之。穿孔如是兩面對穿,則常有接頭不整的痕跡。

十一、木碢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木碢是磨光的碢,一般是用葫蘆瓤作的。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細的磨光。這時使用的工具結構是登板連繫著木軸,帶動一個圓形的轉盤,而這步驟用的圓盤,是厚厚的「木碢」,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較低,又稱「浸水黃寶料」,大約是石英沙來細細磨光。

十二、皮碢

玉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皮碢是牛皮製成的,是玉器的最後工序拋光上亮用,具體呈現玉色。這樣,一件玉器才能得以完工。

以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