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腳踏實地方能成才

青年人如何成才?這不僅是全社會需要探索的問題,作為主角的青年人,更需要不斷思考並付諸實踐。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青年成才大體也是如此,唯有經過辛勤的努力,腳踏實地的增長本領,才能使理想得以實現,才能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古往今來,每一位有所成就者,無不是透過點滴積累,進而達到厚積薄發的境地。“不恥下問”、“懸樑刺骨”、“鑿壁偷光”,這些今人耳熟能詳的成語背後,都蘊藏著古人孜孜以求的成才經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想要成才,除了效仿前人的精神以外,更應契合時代背景與世情國情,在成才的道路上,到基層去、到生產一線去、到艱苦的地方去,一步一個腳印兒地成為社會棟樑之才。

基層是國之根本,唯有在基層,青年人才能增長見聞、開拓視野。中國幅員遼闊,基層生態多樣。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轉換成新時代的語言,就是要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唯有在基層,才能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才能豐富人生的閱歷;唯有到群眾中去,才能感受百姓心之所想,才能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對於青年人來說,只有在基層生活過、經歷了,人生理想才能更好地與現實相結合,才能活得更有意義。

生產一線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唯有在一線,青年人才能鍛鍊本領、提高能力。實現任何遠大理想,都需要有本領作為後盾,否則理想就是空中樓閣。鍛鍊本領最好的地方莫過於生產一線。車間廠房、田間地頭,正是在這些普通勞動者工作的地方,誕生過無數的優秀人才。同時,本領也不是一日就能煉成的,在看似普通的一線工作當中,本領不斷被錘鍊,才能逐漸得到提高。

艱苦地區是品行的“鍛造石”,對於青年人來說,想要磨練意志、鍛造品格,沒有比艱苦地區更適合的地方。艱苦是對人生的考驗,更是一種寶貴的人生體驗。對於現在大多數的青年人來說,艱苦只是書本上的一個詞、影視劇作品中的一幕,彷彿已經隨著時代的變遷離生活遠去。然而,中國還有數千萬貧困人口的國情,時刻提醒著我們生活並非如表象那般美好,艱苦奮鬥的傳統仍不能忘記。“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青年人只有經歷過艱困,對人生的感受才會更深刻,才能更珍惜自己的生活。

青年人腳踏實地方能成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