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枯榮相對的藝術之美

人類與植物的相遇,有著各種不同的契機。

食用功能是人對植物最原始的需求,人與梅樹,就是因其果實而結緣。

在至少7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食用梅子,他們將梅子當作一種酸味調味品來進行烹飪,其作用相當於今天的醋。

如今,人們將梅子和酒浸泡,製成美味的梅子酒。一棵梅樹,既能給一家人提供食物和美的享受,也能帶來如期而至的喜悅。滿足了人的溫飽需求後,這株植物是如何完成從食材到觀賞的轉身的呢?人們對此已無從考證,不過根據記載,最遲在漢代,皇家的庭苑中已有梅樹栽種,但那只是梅嶄露頭角的時期。

在美學文化抵達巔峰的宋朝,西湖一位詩人,寫下了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位詩人終身未娶,隱居在西子湖畔種植梅花,有人說,他將梅花當作了妻子。

梅花:枯榮相對的藝術之美

今天,在詩人林和靖長眠的地方,他的平生摯愛——梅花,已經在這裡靜靜地陪伴了他近千年。

受到林和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詩人、文人,對梅花投入了情感。

但要讓梅花真正走入更廣大的群體,還要提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靖康之變,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苦難期。1127年,宋朝天子遭南下的金軍俘虜,被強行剝奪了統治權。從此北宋結束,南宋開啟。悽風苦雨中,遷徙到南方的宋朝人,開始了反思和吶喊。這個民族迫切需要找到一個象徵,為國家的重建尋找精神的寄託,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梅。

漫長的冬季即將結束,冰雪尚未融化,梅花卻已經做好了準備。寒冷不能阻擋它的腳步,能刺激它開花的氣溫,比大多數植物需求的都要低。當百花還在沉睡,迫不及待的梅花已在寒冷中甦醒。

民族命運的寒冬裡,人們看到象徵著堅韌的花朵在綻放。

梅,成了“凌霜傲雪”的梅。

范成大在《梅圃》中說:“學圃之士,必先種梅。”梅,最遲於宋代,進入了中國的私人園林。在園林中種植梅花,也成為一種不屈的精神宣告。藉由龐大的文人階層,梅花的風骨得到推崇,它完成了一次文化的躍升,人們對梅的喜愛擴散到了更多的角落。

很快,人們發現了它另一項堅韌的特質。

和大多喬木一樣,梅樹樹皮承擔了輸送養分的功能,只要樹皮完好,即便樹心已空,也能不斷地運送水與養分。但自然對梅樹更加嚴苛,它們的樹幹相對容易遭到蟲蟻的啃咬,或容易被潮溼的空氣腐蝕。樹齡100年以上的梅,大多數逃不過空心的命運

梅花:枯榮相對的藝術之美

。空心老梅,古木新枝。這引起了人類的崇拜,也激發了一項極端藝術的創造。

在蘇州光福村,一些只有十幾年樹齡的青少年梅樹本來正處於它們最好的青春時期,但它們卻註定等不到自然變老、變成空心古樹的那一天。它們的命運將被人類改寫。

劈梅,是蘇州人發明的梅樁盆景,就是將選中的梅樹砍去上半部分,留下一個梅樁,從中間劈成兩半,再將花梅枝條嫁接於上。用人的力量,將古木發新枝的自然奇觀,復刻於方寸之間。

對被選中的青少年梅樹來說,這無異於一場災難。整個過程它是活著的,梅樁依然有能力去傳遞生命的力量,稚嫩的梅枝來自1~2歲的小花梅。

春末夏初,是嫁接梅枝的季節,這是一年中梅樹生命力最強的時刻。但此刻,它的生命依舊被掌握在匠人的雙手中。植物的嫁接,如同一場大型的器官移植手術。整套移花接木的工序必須在幾分鐘內完成,創口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越短,水分流失得越少,新生命的成活率才會越高。小樹枝條被移植到大樹的母體,幼小與成熟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對接。接下來,是它們進行融合與修復的時間,它們必須憑藉自己的力量來重生。

負責輸送養分的梅樁和負責吸收陽光的梅枝實現了一次合作,順利的情況下,在第二年的春天,它們便會以新的姿態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蘇州園林是劈梅最大的舞臺。

梅花:枯榮相對的藝術之美

一段枯木上開出星星點點的梅花,劈梅所營造的,是枯榮相對的藝術之美。或許,自然的輪迴和生命的頑強,就是劈梅盆景的審美源頭,它促使人們在方寸之間,來讚美這種向死而生的堅韌。

中國人鍾情早開的花朵,也迷戀不死的枯枝。這個歷史上飽受苦難的民族,將自身的命運和一株喬木聯絡在了一起。堅韌、頑強和勇氣,不僅是中國文化對梅花寫下的註腳,也是中國人對自身的定義。

蘇州人發明的劈梅,營造的是枯榮相對的藝術之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