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雄為鳳,雌為凰,共分五色各有其意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此書的成書跨度大約從戰國初年至漢代初中期,於西漢校書時合編。共有18卷,分別為:山經五卷: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海經十三卷:《海外經》四篇、《海內部》四篇、《大荒經》四篇和又一篇的《海內經》

今天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南山三經:天虞山系

綿延巨山一十四,總計六千五百三

第三座: 丹穴山

位於禱過山東邊五百里,擁有豐富的金屬礦藏與玉石礦。丹水從此發源,南入渤海。

在此山中生活著一種神鳥,它形似雞,身披五彩羽毛,頭生“德”,翅有“義”,揹負“禮”,胸佩“仁”,腹挺“信”,在大自然中生活,悠然自得,時常是邊唱邊跳,一出則天下太平,名為鳳凰。

《山海經》——雄為鳳,雌為凰,共分五色各有其意

當然,這只是山海經中的形象記載,而在其他大部分的記載中鳳凰的形象多為“細長脖頸,背部隆起,喙如雞,頜如燕,羽有花紋,尾毛分叉如魚,行走步態倨傲而善於舞蹈,好叢集,足腳甚高,體長六尺至一丈。”

《山海經》——雄為鳳,雌為凰,共分五色各有其意

相傳在黃帝時期,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黃帝便穿黃袍,系黃帶,戴黃帽,立於大殿祈禱,而這時鳳凰便遮天蔽日的飛來,於大殿之上盤旋,黃帝再叩首,鳳凰便棲息於東園的梧桐之上,久久不願離去。

自古以來,鳳凰與龍同為華夏圖騰,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而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名稱也是鳳凰的別稱。

鳳凰自出現以來,便代表著祥瑞、高潔,它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

鳳凰並不只是單指一種,它只是一個統稱,其下還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就如同人類這個統稱,其下還有不同膚色的人種一樣。而鳳凰一般分五色,不同類別的“鳳凰”也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山海經》——雄為鳳,雌為凰,共分五色各有其意

赤紅色的稱之為鳳,也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叫的“鳳”,晚上叫聲為“善哉”,早上則為“賀世”,象徵著國泰民安,多子多福。

身上多是青色的叫鸞,聲如鈴鐺,也名青鸞,象徵著威嚴,高貴,在周朝時多紋在掛在法車的鈴鐺之上,故改名鑾駕。

周身為黃色的稱作鵷雛,象徵著高潔,清雅,我們常聽說的“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說的就是鵷雛。

為白色者稱之鴻鵠,千歲時方可生育,是胎生。象徵著志氣與理想

身披紫色的名為鸑鷟,身披五彩紋,是小一號的鳳。武王伐紂始於鳳鳴岐山,而這個鳳就是鸑鷟,代表著正義與永珍更新

《山海經》——雄為鳳,雌為凰,共分五色各有其意

丹穴山附近的幾座山沒有值得講的,就在這簡單介紹一下

第四座: 發爽山

位於丹穴山東處五百里,山中無花無木,溪流眾多,山中多是一種白色猿猴

第五座: 旌山

發爽山東邊四百里,此山南處有一大峽谷,谷中多怪鳥,從中還吹出溫風

第六座 :非山

東走四百里便是非山,無流水,滿是腹蟲,山中多是金屬礦藏與玉石

第七座: 陽夾山

非山東五百里,山中有豐富的水資源,卻沒有花草樹木,山中無礦藏

第八座:湘山

陽夾山往東走五百里處,山中多樹木,卻無一絲雜草,多怪鳥,無野獸,無礦藏。

今天就說到這,再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