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從孔子的這些講究,也確實看到孔子在這些生活方面有點矯情,很有可能這種矯情源自於孔子的貴族情結。這就如同我們當今的一些人的小資情結一樣。本來路邊攤就能吃個身心歡悅,但他們非要追求鋼琴燭光陪伴下的半生不熟的牛肉紅酒,似乎不這樣做就不足以浪漫、尊貴。這是一種情結,一種矯情文化。

當然,一些人是需要這樣的矯情文化的。從文化史上來看,矯情文化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話說回來,人要是太事兒多了,太矯情了,往往生活上不太幸福,因為標準太高,生活現實往往達不到,或者要想達到往往受很多累很大罪。這時,我們若聯想到,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是不是和他在家的這些矯情的要求有關係?孔子親自下廚房麼?這個不知道,沒見記載。但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或許也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如果,孔子不下廚,家裡肯定是亓官氏下廚。

太太下廚做飯,老公一個勁地挑太太飯菜這不好那不好,所以我這不吃那不吃。你想這樣的老公有辦法侍候麼?問題,不光是吃飯惹不高興,還有其他的事情。什麼是?齋戒

我們前面曾說過。子之所慎,齊、戰、疾。齊,就是齋,齋就是齋戒,祭祀前的齋戒,孔子是很看重的。所以,在齋戒的時候,他是很講究的。

齋戒沐浴的時候,一定備有浴衣,用布做的(當時沒棉花,這個布應該是麻布或葛布)。

齋戒的時候,必須改變平常的飲食。

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什麼叫“變食”?說法不一。大體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變葷食”說。據《莊子·人間世篇》上寫:“顏回曰:‘回之家貧,惟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齊乎?’(孔子)曰:‘是祭祀之齊,非心齊也。’”就是說,有一次顏回問孔子:“俺家境貧寒,沒有喝酒吃葷食好幾個月了。像這樣,是不是可以說我齋戒了?”孔子說:“你這是祭祀前的齋戒,並不是心齋。”

這裡提出了個“心齋”的概念(如果我們以後講《莊子》再說)。那麼,有人就根據這句話認為“不飲酒,不茹葷”就是“變食”。注意,這裡的葷不是我們後世想象的魚肉之葷。你看這個“葷”字是草字頭,也就是說最早葷指的是一些植物,古人把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可食的蔬菜叫作葷,如蒜、韭、蔥等,這些東西吃完,半天嘴裡臭氣哄哄的,出席正式場合不雅。平常吃可以,還殺菌呢,但祭祀前齋戒時,這些就變一變吧,這就是“變食”的一種說法。

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多說一句,到了南北朝梁武帝的時候,梁武帝規定和尚們不許吃肉,這時候葷才逐漸指向了肉食;第二種“食新鮮”說。《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王齊,日三舉。”就是說周天子每天雖然吃飯三頓,卻只在第一頓飯時殺牲,其餘兩頓,就吃第一頓的剩菜。天子這樣做,其他的人就更得吃剩飯了。

但是,如果是天子齋戒的時候,那就得頓頓殺牲吃新鮮的,取其潔淨,這就是“變食”;第三“禁葷酒魚”說。這是根據金鶚《求古録·禮說補遺》的記述,齋戒時不但不飲酒、不食葷,還不能吃魚肉。為什麼不能吃魚肉?估計太腥吧。反正,在當時有規矩,齋戒時的飲食肯定要與平常不同。

不僅飲食要變,連居處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和妻妾同房),就是說改變寢室。古代的上層人物平常和妻室居於“燕寢”。燕就是指的夫妻,過去有新婚燕爾、勞燕分飛,就這個意思。因為過去家燕在人們屋廊下築窩,生兒育女。

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所以,人們就借燕來比喻夫婦,夫妻生活的房間就叫“燕寢”;但齋戒的時後,不能跟老婆住一起了,要居於“外寢”(也叫“正寢”),這期間,和妻室不能同房。

您想,孔子平常這麼多事兒,這不吃那不吃,他還經常給人主持祭祀活動,一主持,就得事前齋戒,又這講究那講究,還不跟老婆一起睡。除非亓官氏是個逆來順受,完全順從的女人。否則,她肯定也會有埋怨,有牢騷,這是很正常的。但,很有可能孔子接受不了。於是,夫妻關係逐漸惡化。以至於,孔子說出一句千百年來備受爭議的名言。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陽貨17·25)

孔子道:“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難已養護的。親近吧,他們就會耍性子無禮;疏遠吧,又會遭致他們的怨恨。”

孔子因這一句話可沒少捱了批,尤其女權主義者,對孔子大加鞭撻,說孔子歧視婦女。當然,擁孔的粉絲們依舊會絞盡腦汁為孔子辯解,有的說不是孔子歧視女性,你看這不還有小人麼?小人不是男的麼?這解釋不如不解釋,敢情孔子把女人跟男人中的壞蛋小人歸成一類了;還有人說這裡的“女子”不是“女子”,應該是“汝子”。

“小人”應該讀成“小人兒”,是說的小孩子。這純屬牽強附會,強詞奪理。雖然,孔子粉絲們如此狡辯,但絲毫沒有影響孔子因此句捱罵。

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李澤厚先生在他的《論語今讀》裡記:“這章最為現代婦女所詬病。好些人寫文章來批評,好些人寫文章來辯說,其實都不必要。相反,我以為這句話相當準確地描述了婦女性格的某些特徵。對她們親密,她們有時就過分隨便,任意笑罵打鬧。而稍一疏遠,便埋怨不已。

這種心理性格特徵本身並無所謂好壞,只是由性格產生的差別而已;應說它是心理學的某種事實,並不必含褒貶含義。至於把‘小人’與婦女連在一起,這很難說有什麼道理。……中國傳統對婦女當然很不公平很不合理,孔學尤然。但比歐洲中世紀基督教認婦女沒靈魂,以及火燒‘女巫’之嚴

重迫害等等,仍略勝一籌。”我覺得李澤厚先生的這番話很有道理。

孔子為何休了自己的髮妻亓官氏?

不過,個人對這句話的看法是很簡單的。因為,《論語》大量記述孔子的話語,而這些話語很多缺乏當時的語境,也就是說孔子在什麼時候什麼環境下說的某句話,很多沒有記述。這樣,就導致相同的話,被理解為不同的意思。這句話也是如此。

我認為,這句話很可能是孔子跟老婆某次幹仗、拌嘴,氣急敗壞地罵的一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就你這種女人和小人一樣難養活,簡直無法理喻。我對你親熱點吧,你給我蹬鼻子上臉。我要是遠離你吧,比如,我齋戒了,不親近你了,你又嘮嘮叨叨。太煩人了!

一句氣話而已。這就如同,女人生氣的時候罵男人:“天底下的男人沒一個好的!”幸虧,這句話不知道最先是誰罵的。比如要是武則天、呂后罵的,必然被男人攻擊。誰沒有說過氣話啊,氣話自有氣話的一些道理,但氣話畢竟是氣話,莫當真。

不過天天說氣話,天天鬧彆扭,最後分手也是正常。孔子不最後還是把亓官氏給休了麼?我認為就跟夫妻關係不斷惡化有關係。而且,孔子家休妻還有遺傳,他兒子、孫子不是休就是分居。而且他的門人曾子,他的再傳弟子子思,都有過休妻。甚至到孟子時候,也差點把老婆休了。這是巧合,還是其中有他們當時思想的因素存在?這是個有意思的思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