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建造園林有多講究?謝靈運這篇賦中就有答案

周維權先生《中國古典園林史》中認為謝靈運的始寧墅“《山居賦》是當時山水詩文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反映了士人們對大自然山水風景之美的深刻領悟和一往情深的熱愛程度,這都是漢賦中所未之見的。從以上的引文來看,謝家的別墅,在規劃佈局上如何與山水風景相結合方面確是有所考慮,用過一番心思的。其所體現的清純的審美趣味、濃郁的隱逸情調,似乎又在北方的金谷園之上”。園林的初始和發展階段,在先秦、兩漢時期,園林的審美功能較弱,皇家園林大體上也追求政治和娛樂功能,如狩獵、祭祀等功能還是佔據著主要地位的。加上那時人們對自然山水的認識不夠,山水還是以神秘的面貌呈現的。

古人建造園林有多講究?謝靈運這篇賦中就有答案

只有到了園林的轉折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園林的興起和發展,園林無論是從藝術形式上還是造園技藝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和飛躍。在魏晉風流的風氣下,崇尚隱逸和欣賞自然的文人士大夫們,紛紛興建自己的園林,並且都在自己的園林裡避囂煩、養清淨、頤性情,行吟嘯傲。此時園林在自然的風氣下,審美功能凸顯為第一要素。自然而然的,從物質架構來說,山水無疑就成為園林物質性架構的主體,從精神層面來說,山水也自然就是審美的主體。如北魏張倫的景陽山,在當時就以千巖萬壑林深石疊而著名。又如當時著名的石崇的金谷園,他在《思歸引序》中也交代自己建園是為了好林藪、寄情賞。可見園林的審美功能已經作為主體功能。

謝家乃名門望族,擁有地產豐厚,經營這樣的一座園林,主人的高雅才思和技藝也是極其重要的。始寧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莊園化的園林。即是有莊園的性質,首先從地域範圍上來說,就有比尋常園林更廣大的土地。謝靈運的大山水園林思想,就在這座大園林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有關近東、近南、近西、近北、遠東、遠南、遠北的描寫,可以知道謝靈運對於始寧墅周邊的環境、山川、水流等是做過詳細的考察的,他所描寫的地域範圍遠東到天台山、南到縉雲山、西到會稽山西、北到的曹娥江的入海口。對於謝靈運的描繪範圍之廣、環境的遼闊,展現了一種極其廣闊的大地理環境。地域上輻射廣大,帶來的自然是視覺上的開闊和遙遠。由近及遠,深邃迴環,再將眼光收回,形成一種深遠悠長的意境。體現了他超前的大山水園林思想。

古人建造園林有多講究?謝靈運這篇賦中就有答案

相地藝術的重要標準始寧墅從開始規劃設計,謝靈運的審美眼光和設計才能就得以自由充分的發揮。一座園林的營造,首先要從相地開始。他在《山居賦》序言中寫道,居巢穴為巖棲、在山間建築棟宇則為山居、在林野為丘園、在城郊則稱之為城傍了。後面接著又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惟上託於巖壑,幸兼善而罔滯”並且認為山居並非市朝,寒暑均勻溫和,雖是構築,既不華麗也不質樸,所以山居在他看來,是別有一番情志和特色的。山居並非謝靈運獨有的方式。仲長統,是東漢山陽高平人,官至尚書郎,仲長統願言。他生活的時代也是官吏橫行、政治黑暗的時代,也將滿懷的熱情轉向清淨隱逸的山居生活中:“(欲)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匝。竹木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後。”。

這裡仲長統描繪了一種在靠著山臨著水的地方,有良田桑竹之屬,建築寬大的宅子,周圍水池蜿蜒流淌,居前有場圃,屋後有果園,四周竹樹環合。在仲長統稍後的應璩,是三國時期魏國汝南人,曾作《百一詩》以諷刺時政。應璩與程文信的書信中寫道:“故求遠田,在關之西,南鄰洛水,北據邙山,託崇岫以為宅,因茂林以為蔭。”他所描寫的生活與仲長統相似,都是在山水環境良好的自然環境中,遠離塵世。這點謝靈運與此二人情趣倒也是一致。但是謝靈運在《山居賦》中寫道:“昔仲長願言,流水高山;應璩作書,邙阜洛川。勢有偏側,地闕周員。”從這句話中很容易理解出,謝靈運並不認同這兩位的規劃取向,認為他們的居所無非是在山水之間簡單粗糙的建造了居室,並沒有真正的考慮到藉助山水的勢、天地的渾然從而達到“周員”之美的境界,因此並不是真正的山居。他從“勢”的角度,來認定自然環境是否符合自己的審美眼光。

古人建造園林有多講究?謝靈運這篇賦中就有答案

勢,一是將山水都點動了,整個山水並不是靜態的呈現和靜止的美感,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延展,這樣就可以以動來把握山水,更深層次的體察到山水內在的生命力和活力;二是從整體來看,勢作為一個判斷地塊好壞的標準,整體有沒有生氣,有沒有活力。這就將相得的層次和水平提高了一層。判斷山水環境的好壞,不再單單是仲長統、應璩所描繪是山環水繞、良田廣宅的簡單的模式和標準,而是更應該從勢的角度考慮到山水本身的動態美和整體山水大環境給人以動感和生命力的感受。東晉郭璞所著《葬書》中說地有四勢氣從八方,而謝靈運恰恰喜好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描述相應的環境,不得不說,謝靈運將“勢”所體現的動態美學,運用到了他在始寧墅的相地規劃中。

如之前敘述道的諸如左湖右江、南溪北石、四面有水、東西有山、面山背阜、抱含吸吐等地形的面貌。從整體說來,“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還汀;面山背阜,東阻西傾;抱含吸吐,款跨紆縈;綿聯邪亙,側直齊平。”山居始寧墅,左有湖右有江,南有山北有阜,地勢必是高低不平起伏連綿,水從山中過,蜿蜿蜒蜒之勢。山水之靜態的形態美好,動態的氣勢更是使得整體渾然一氣,富有生命力的動態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