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灑大地,月亮講述的故事

清風推開浮雲的遮掩,月光灑向壯美的河山。那一輪明月,經朝歷代,圓了又缺,缺了又圓。青山萬里,是遊子追尋的腳步;長河百代,是慈母織補的衣衫。流淌的月華,潑灑著淺淡的水墨,展開一軸無邊的溫婉畫卷。人間萬戶,在桂花香影的軒窗外,共此一天皓月星光。

又逢中秋,又是圓月高掛的良夜佳辰。那些沉積在遠古的傳統文化,開始被清秋的蛩聲喚醒。中秋,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而中秋節,起先制定於唐朝,又盛行在宋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這種拜月祭天、祈求團圓的習俗,從風雲的唐宋至煙雨的明清,一直流轉到繁華的今日。

一輪清清朗朗的明月,讓多少久別重逢的喜悅掛上桂影婆娑的枝頭,又讓多少閤家團圓的親人在月光下偎依取暖。它淌過千年的時光,見證了無數離合悲歡的故事,依然以純粹清絕的風姿遙掛在深邃的蒼穹,接受著世人千古不變的虔誠膜拜,將明淨無塵的靈韻付與人間大地。

蒼莽的群山一次又一次湧動著瀟瀟秋意,那來自高古的天空將目光與靈魂漂洗得瑩潔透亮。今夜,誰停下幽雅的琴絃,在花間月下,獨酌一壺佳釀,相期在縹緲的雲漢。誰在風清露白的中宵,空聞悽清的雁聲,遙憶故鄉的明月。誰在那玉宇瓊樓,乘風而舞,唱一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詞章。那海上升起的明月,照見如夢的佳期。那無聲棲落的秋思,又悄入誰人的家中。

月光下晶瑩的霜露,打溼了遠方匆匆的步履。那涉水而來的是仗劍江湖的李白嗎?他飄逸浪漫的詩心在長風萬里的雲海遨遊。那飄蓬輾轉的是寄身他鄉的杜甫嗎?他憂國憂民的情愫在天地之間縱橫馳騁。那乘風而去的可是把酒問青天的蘇軾?他輕盈靈動的思緒在天上宮闕恣意揮灑。還有吟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還有許多的文人墨客,他們帶著天南地北的風物人情,用濃淡各異的水墨將月亮點染得千姿百態,留給後人曠達溫婉的詩篇。

月灑大地,月亮講述的故事

一隻青鳥,打遠處的南山飛過,穿過秋天的簾幕,落在故園的樓頭。青磚黛瓦的院牆衍生了斑駁的苔蘚,帶著時光的痕跡,帶著歲月的性靈。那株古拙的桂花,像一位安寧的老者,深情地守望著一段又一段悠遠的歷史。搖曳的燈光下,慈母那雙漸漸蒼老的手,顫抖著思念的撫摸,將遠方的遊子呼喚。還有飲露的寒蟬,唱徹了夜晚的梧桐,將經秋的心事風乾。

秋水般明淨的風,自悠長的小巷吹來,輕輕拂過沿街高掛的紅燈籠,像一片片流動的紅雲。清涼的院落圍坐著歡聚的家人,潔淨的桌几上擺放著新鮮的水果與精緻的月餅。他們品茶賞月,感受著團圓的幸福,一種簡單平實的幸福。輕盈的桂花飄落在石階上,瀰漫著幽淡的芬芳。不知是誰,臨著高樓,唱起了滿月的歌,一輪清澈,一輪明朗,徐徐地向幽藍的天幕舒展。

那一輪明淨如水的白月光,從遠古到今朝,從鄉村到城市。它沐浴過古人,又照耀著來者;它守侯清風,又靜待白雲。它流淌過江南的水鄉,跋涉過塞北的煙塵,抵達了清秋的人間,將祥和與寧靜,團圓與溫馨留給天涯的旅人,留給紛紜的眾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