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中華文化在不同的朝代都得到了傳播和發展,也隨之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亞文化圈。中華文化傳播的方式多姿多彩。明初的一個使者在出使海外期間,不僅傳播了中華文化,而且居然還建立了一個國家。他的名字叫做黃森屏,那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使者究竟是何許人呢?

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黃森屏原本只是朱元璋時期的一個無名小卒,在明朝同雲南少數民族開戰時,他憑藉著自己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表現與赫赫戰功,被上級封為總兵。他之後奉皇帝之命,帶著自己的家人和一支軍隊開啟了駛往南洋的航海之旅。他依靠著自己對於南海的熟悉和豐富的航海經驗,順利到達了南洋上的各個小國。

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當他們抵達婆羅洲(也就是今天的加里曼丹島)時,黃森屏一行在即將靠岸的時候船身發生了碰撞,導致很多人受了傷,甚至有些人骨折了。在小島上,黃森屏和船員們快速地在上岸的地方開墾出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並且開始在這裡居住和生活。隨著他們的居住的地方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一個較弱的鄰國也開始向他們尋求幫助。

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在這座小島上有著三個國家,黃森屏等人駐紮地的北側是實力較弱的渤泥國。這個國家的人們生活非常艱苦,由於國家弱小,他們還時常需要送給其它國家一些貢品。他們發現遠道而來的中國人生存能力很強並且兵強馬壯,這個國家的領導者於是向黃森屏請求幫助。為了表示誠意,渤泥國還和黃森屏的部下聯姻,彼此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友善和融洽。

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黃森屏率領軍隊幫助渤泥國重整旗鼓,很快這個國家就有了自己的力量去維護國家的主權,同時也逐漸使他們有了和其他國家對抗的能力。在《島夷志略》中提到當地人為了表達對黃森屏為首的中國人的感激,渤泥國的人民稱呼他為王。這些文字記載都表明,黃森屏作為一個明朝派遣到南洋的使臣,卻無意在海外創造出了獨立且有組織的華人政權。

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在幫助渤泥國穩定了政權以後,華人也開始在島上逐漸擴大自己的生活範圍,他們在原來登岸的河邊建立了“華人城”和“華人鎮”,這兩個地方的建設為現在島上的城市發展提供了基礎。雖然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南洋度過,但是黃森屏一直沒有忘記自己來自哪裡,他在晚年終於決定回國。最終,在經歷了漫長的旅程後,他終於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故土。

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他回國的時候已經是68歲高齡了,長距離的海上航行讓他的身體遭受了很大的衝擊。回到明朝國土,當時的皇帝朱棣十分歡迎他們歸國,下令各地的官僚碰到他們的時候都要熱情款待。可惜的是,上了年紀的黃森屏因為旅途的奔波和勞頓最終在南京與世長辭。去世前他還曾囑咐身邊的下屬,希望能把自己的屍骨埋在大明的土地下。

朱元璋派此人出海,回來時已經在海外稱王,這個國家延續至今

明成祖滿足了他的遺願,下令用王侯一般的殉葬規格來獎賞他,他的墓就在南京城外。渤泥國就是現在的汶萊國,也正因為黃森屏船隊的到訪,現在的汶萊國有很大一部分人口都是華裔。朱元璋大概也不會想到,自己派出的使臣在出使的小島上居然成為了一個國家的君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