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求偶潛規則為什麼是這樣的

成年人的求偶潛規則為什麼是這樣的

成年人的求偶潛規則為什麼是這樣的

作者 | 薩德

每個成年人在兩性世界早已被貼上了各種價格標籤。

長相如何,工作怎麼樣,收入怎麼樣,家庭條件怎麼樣,房子什麼檔次,車子什麼檔次……

這些全部都可以折算成價格。

有人說成年人的求偶過程就是挑挑揀揀的過程。

話糙理不糙,求偶的過程就像找工作一樣,看看哪個才是和自己最匹配的。

有人說走出學校後,就再沒有純粹的戀愛了。

還有人說,在社會中的搞物件、談戀愛都是很功利的。

似乎深藏在我們內心中的愛情和現實世界的愛情存在著很大的距離。

這個距離,隔著一個現實生活。

用弗洛伊德的觀點來看愛情可能會更容易理解,馮唐在影片中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愛情不過是為了達到性目的的一種美好表達。

我們都不想那麼直接,所以就有了愛情這個東西。

你覺得那個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怎麼看都好看,越想越來勁,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愛情,可能是每個人生命經歷中記憶最深刻的東西。

愛情歸愛情,結婚歸結婚。

愛情的世界裡沒有柴米油鹽、沒有瑣碎生活。

婚姻世界裡沒有虛頭巴腦的東西,一切都是具體的、需要馬上去解決的事情。

所以,每個人想起愛情都會有很多話要說,總覺得意猶未盡,總覺得有很多遺憾。

似乎愛情留給每個人最大的價值,就是它可以讓你有可回憶的東西。

那些美好的瞬間,永遠定格在那個時光刻度上。

愛情不能當飯吃,求偶是很現實的一個過程,每個人都在尋求1+1>2的結合。

所以挑挑揀揀、各種比較,也就可以理解了。

每個人在這個物質世界中,都需要給自己一個盔甲。

如此看來,活著就是一個很魔幻的過程,一面理想主義,一面現實主義,一面虛無縹緲,一面人情世故。

隨著我們入世越來越深,我們離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就會越來越遠。

所以,那些二十歲的男女無法理解父母的忠告,所以已經中年的我們無法理解二十歲男女的浪漫主義。

當我們腦子裡只有錢和具體的生活的時候,恭喜你,你已經是一個標準的社會人了。

如果偶爾還有點活著的意義和困惑,恭喜你,你還有追求非現實的潛質,生活豐富而多彩。

我們大腦中總會有一個解讀後的世界,總會和真實存在的世界存在各種偏差。

成年人的求偶過程也是如此,你可以各種解讀,但終歸每個人都要走進真實世界裡。

小說裡的故事可以兩天看完。

但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要用幾十年慢慢過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