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歷史原型是誰?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是什麼

計策理解

走為上計為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時候,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戰略性撤退,或者直白點說“逃跑“。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譯文:全軍撤退躲避敵人,用退讓的辦法避開強敵的威脅並沒有過錯,這也是用兵的常規操作。

當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時候,己方處於下風,而且也沒有其它以少勝多的計策可用,那麼這時候選擇戰略性撤退才是明智的。暫時的撤退也是為以後的作戰儲存實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傻得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歷史原型是誰?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是什麼

在面對強敵的時候,其實只有三個選擇:

投降:這是徹底失敗,性命交於人手。

講和:敗了一半,講和就要有講和的條件,和親、割地、賠款,哪一個都不好受。

撤退:不是失敗,儲存實力還有翻盤的機會。

和與敵人硬拼相比,能毫髮無損的撤退,才是真豪傑,只要沒有被敵人消滅、收服,就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比如外號”劉跑跑“,的劉備,顛沛流離一生,最終仍然佔據蜀中,三分天下。

透過劉備建立蜀漢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劉備的出身在三國中算是最低的,曹操和孫策孫權都是官宦之後,自帶家族勢力,唯有劉備處在社會最底層,織蓆販履為業。雖然有兩個萬人敵的兄弟,但因為沒有起家的班底,和家族支援,一直難有一塊可以修養發展的地盤。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歷史原型是誰?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是什麼

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不過因為他有仁德之名,得到了海內名士的認可,後來又在努力下真正”認祖歸宗“,漢獻帝稱其為皇叔,直到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又被稱為蜀漢。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歷史原型是誰?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是什麼

有人說,劉備的成功在與他經營了一個好名聲,仁德之名廣傳天下,再就是重新認祖歸宗,得到”大漢皇叔“的名號。這些讓他雖然經歷多次失敗,但仍然有人投奔。

我要說,除了好名聲,更有一點就是劉備的三十六計使得留,走為上計用得好。比如曹操煮酒論英雄那一段,之後很快劉備就逃了。再有落難投奔袁紹時候,聽到要殺自己也趕快跑了,接著還有徐州兵敗、新野退兵、等等吧,一直到被曹操攆到江夏,參與赤壁之戰,這之後才再諸葛亮幫助下開始轉運了。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歷史原型是誰?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是什麼

隆中對

一生經歷這麼多次失敗,如果劉備不明白”走為上計“的道理,他不可能堅持到最後,更不會遇見諸葛亮、以至於最後三分天下。”逃跑“也是一個技術活兒,有些人逃跑,班底全丟,手下全死,可觀劉備一生雖然顛沛流離,但是班底依舊在。最慘的一次當屬長坂坡之戰,糜夫人投井而死,手下士卒僅餘百騎,不過這一劉備也盡收荊襄之地民心,倒也不能完全算作虧了。

逃跑並非知難而退,而是面對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時,不要盲目蠻幹,不要以卵擊石、僥倖求勝。要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劉備如果不跑,估計早死了。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歷史原型是誰?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是什麼

蜀國

總結:

如果己方太弱打不過敵人,有計劃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然後再尋求機會以圖東山再起,這在謀略中也應該是上策了。因為無論哪一種戰鬥,誰都沒有常勝的把握,在瞬息萬變的戰鬥過程中,不機警就不能應付,不變通就不能達權,所以退卻並非怯懦的表現,也不是英雄末路。只有採取適當的權宜之計,才能有重振雄風的可能。

由此可見,透過“走為上”的計策,遠遠地離開是非之地,就可以躲避禍患;儘早地功成身退,就可以保住名節,這是明哲保身的一種高明的辦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