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膾炙人口的桃園三結義是真是假? 還原真實的三國曆史

桃園三結義介紹

桃園三結義可能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故事的其中一個。關於劉備、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後人常常也因此而與志同道合之人結為異性兄弟。可見,這個故事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良好印象,一旦後人提到這三個人時,嘴邊總是不忘提及的就是“三人結義”的故事。

民間膾炙人口的桃園三結義是真是假? 還原真實的三國曆史

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雖然可能沒發生過,但是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也不是像大家所想的桃園三結義。張飛原本是個殺豬的,關羽拿了張飛的豬肉,兩人在路上扭打起來,劉備撞見了上前勸架把兩人給拉開了,這就是一龍分二虎的來歷。三人覺得不打不相識便當街捧土結拜,此為第一次結義。

後來三人經常聚餐,張飛出肉、關羽出糧,而劉備總是空手而來,於是一次張飛和關羽就設計在井上鋪蘆蓆,沒想到劉備坐上去安然無恙,張飛暗暗揭開蘆蓆一看發現有條金龍託著劉備,明白劉備將來定會大富大貴,於是拉著關羽劉備重新祭天祭地,此為第二次結義。

劉備覺得老吃關張的不好,就請他們回家做客,為了不讓他倆覺得家裡窮,就用泥巴捏成元寶塗上金色裝進布袋裡。關、張二人看屋裡破破爛爛,卻有好幾個鼓著的布袋,問劉備,劉備說是黃金,關、張自然不信,可是開啟一看發現真的是黃金,劉備也驚呆了喊道:“果然三人一心,黃土變金?”關羽恍然大悟大悟說:“我看這是蒼天示意!只要我們永遠風雨同舟,就是天下也能打下來哩。我們還應該對天盟誓一次。”劉備住的地方有個大桃園。他們便在桃園進行了第三次結拜。

民間膾炙人口的桃園三結義是真是假? 還原真實的三國曆史

桃園三結義的不真實

當然,上面這三結義只是三國演義裡說的。真實情況會是怎麼樣呢,估計說都說不清楚,在《三國演義》中說關羽去找劉備是去“找哥哥”,就是從“桃園三結義”中來的,為小說家之言,不可作為歷史依據。何況七十萬言的《三國演義》號稱“七實三虛”,“桃園結義”又有著怎樣的虛實呢?

有人首先對關羽的生年作了考證,認為如果真有桃園結義的話,關羽應為大哥,劉備第二。史料記載關羽死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生年不詳。元代有一位學者叫胡琦,曾對關羽的生年做過考證,認為關羽大概生於漢延熹二年(公元159),應比劉備還大兩歲。

清朝康熙年間,有人在關羽的故鄉解州(山西運城市)掘井時,掘到了關羽祖墓的墓碑,鐫刻有關羽的家世。當時有個叫朱旦的官員據此寫了一篇《關侯祖墓碑記》,在文中說關羽生於漢延熹三年(公元160)。而據《關公年譜》記載,張飛小劉備4歲。由此可以推算,這3個人中張飛最小,劉備次之,關羽最大。由此觀之,桃園三結義如果為真,又豈會將3人的長幼順序排列錯誤呢?所以,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純屬虛構,這僅僅是作者的一種虛構寫法而已。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在劉備鄉里聚合徒眾時,關羽、張飛就已投其門下。劉備後為平原相,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在人多集會的場合)侍立終日。”“恩若兄弟”形容的是三人關係密切,並不一定是真正的兄弟,關羽、張飛對劉備大多時間還是“稠人廣坐,侍立終日”的君臣關係。

《張飛傳》也記載:“少與關羽共事先主(劉備),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共事先主”說的自然是共同為劉備的部下,事奉劉備;“飛兄事之”倒可以看作張飛把關羽當做兄長來事奉。把比自己年長的人當做哥哥來看待,稱呼某人為“哥哥”並不是一定得是拜把子兄弟才如此稱呼,一般我們會把某些年長自己的人尊稱為“哥哥”,古今皆是。

民間膾炙人口的桃園三結義是真是假? 還原真實的三國曆史

《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是羅貫中結合民間故事為了配合小說情節內容所需而創作出來的。在此之前,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故事在民間就已經流傳很久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