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段於鄢,為何能成為春秋小霸,還能成為春秋最年輕的霸主

文|時若小可

《春秋》中有六字記載:“鄭伯克段於鄢。”講的是,周代鄭國的國君鄭莊公,在鄢這個地方打敗了弟弟段。

這短短六個字,背後卻大有文章。鄭莊公被後人稱為春秋小霸,他的弟弟又是憑什麼覺得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這和我們現代工作或比賽中的競爭不同,國君之位的爭奪可以說是生與死的較量。如果不是對自己充滿信心,有充足的準備,誰也不會貿貿然用生命一搏。

這事要從段的出身說起,段是周代鄭國的國君鄭武公的嫡次子,從小就受到母親武姜的偏愛。據說他不僅相貌長得好,口才也好,且武勇不俗。

《詩經·鄭風》中,有一首名為《大叔于田》的詩歌,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

襢裼暴虎

,獻於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

這首詩歌中“襢裼暴虎”,說的就是段在狩獵過程中,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的場景,最終他將打死的老虎獻給了父親鄭武公。

春秋時期的段於鄢,為何能成為春秋小霸,還能成為春秋最年輕的霸主

段之所以敢挑戰兄長,並想取而代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01

來自母親的鼓勵

兄長鄭莊公從小就不受母親的喜愛,再加上段能文能武,自然就獲得了母親武姜的偏愛。在母親的心理,小兒子段是成為國君的最佳人選。她也不止一次勸鄭武公改立段為接班人,但都被鄭武公以立嫡立長的規矩拒絕了。

兄長鄭莊公成為鄭國國君後,武姜以母親的身份為小兒子要到了封地京,便於段積蓄勢力。

在段離開新鄭(當時鄭國的國都)的時候,武姜私下裡見段,要他回到封地後加強練兵,等待機會襲擊新鄭。到時她願意做內應,並說段能當國君就是她的畢生所願。

從小受寵,活得肆意,又能力不俗,再加上母親的鼓舞,段在內心也認同自己更適合成為國君。

春秋時期的段於鄢,為何能成為春秋小霸,還能成為春秋最年輕的霸主

02

來自兄長的縱容

從母親武姜替他要京這個封地,就不合規矩。因為京城的城牆長度超過1000米,按照祖上的規矩這樣的城池是不適合作為封地給任何人的。因為這樣的城池適合屯兵培養自己的勢力,一旦獲封者有了異心,會影響國家的穩定。

可當鄭國的大臣們為此向鄭莊公提出異議時,鄭莊公僅以母親的要求,自己也無可奈何,就這樣把京封給了段。

春秋時期的段於鄢,為何能成為春秋小霸,還能成為春秋最年輕的霸主

隨後段一回到封地京,就以狩獵為名進行軍事操練,還命令附近兩座邊城的地方長官聽命於他。

又有大臣向鄭莊公進言,鄭莊公卻不著急,聲稱還不到時候。

不久段又變本加厲,直接將兩座邊城收作自己的領地,還派兵佔領了鄢和廩延兩座城池。

大臣坐不住了,要是段不斷擴大勢力,新鄭就危險了。鄭莊公卻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他越是擴張,滅亡的越快。”

在鄭莊公的縱容下,鄭國出現新鄭和京城兩個政權,且並存了二十二年。不得不說鄭莊公真是沉得住氣。在段的心裡估計也在取笑這個兄長無能,自己都如此猖狂了,兄長鄭莊公還不是拿自己沒有辦法。

春秋時期的段於鄢,為何能成為春秋小霸,還能成為春秋最年輕的霸主

讀者可能會疑惑,鄭莊公為何不在段剛有叛亂苗頭的時候就掐滅它,就不擔心段勢力壯大威脅自己的地位嘛。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禮樂崩壞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不少國君都因遭遇意外而亡,能壽終正寢的國君已算有福之人。所謂越是缺什麼,越是標榜什麼。鄭莊公一直覺得胞弟段是個隱患,但他又不能直接滅了他。讓段謀上作亂,才能讓鄭莊公的行為更加師出有名。

03

段對兄長的低估

當時鄭莊公給人的印象是懦弱,沒有什麼大作為。如果不是佔著嫡長子的位置,這國君可不一定會落到他的頭上,段也是這麼認為的。

隨後鄭莊公對段一系列行為的不加干涉,又使他看似沒什麼本事的形象深入人心。正是對兄長的認識不足,也成了段的一大敗筆。

當段以為時機成熟準備攻打新鄭時,鄭莊公已在第一時間獲得訊息。原來在段身邊潛伏著鄭莊公的派來的間諜,難怪都一國二主了他還能不慌不忙。得知訊息後鄭莊公派人帶兵埋伏在京城附近,等段帶兵離開京城,立馬偷襲段的封地快速佔領京城。就這樣段想偷襲都城新鄭的計劃,轉眼就被瓦解了。一場蓄謀二十二年之久的計劃,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春秋時期的段於鄢,為何能成為春秋小霸,還能成為春秋最年輕的霸主

要說段是有勇無謀之輩嘛,能蟄伏二十二年之久他當然不是個簡單角色。可惜他碰到的對手是鄭莊公,耐心謀略皆在段之上。而段又低估了這個對手,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可見來自至親的誇讚可高興,但不可全信;別人不反擊不一定是他沒有能力,也可能是在等待時機;對待競爭對手,充分了解很有必要,低估別人可能令自己失去機會,造成損失。

《春秋》這部看起來是寡淡的編年記事,背後卻大有文章。歡迎留言分享你印象深刻的事件,一起看他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