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面子不好吃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讀一段歷史,品一段人生,

右邊點選關注,帶你看更多精彩的歷史故事!

話說春秋時期,

鄭莊公給周朝奉獻了大半輩子,結果周桓王一上位,就看鄭莊公各種不爽,然後上朝的時候直接把他給辭退了

,論起輩分鄭莊公還是周桓王爺爺,鄭莊公在朝堂上丟了顏面,很生氣。

回到鄭國以後,軍師祭足給鄭莊公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去搶周朝溫城的麥子,用來報復周桓王,結果周桓王表現得很大度,都沒搭理他們。

人嘛,就是這個樣子。

成語面子不好吃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你不給我面子,那我也就不給你面子,但現在你給了我面子,我忽然就不好意思了。鄭莊公察覺到自己的行為不妥,於是準備去洛陽城向周桓王道歉。

馬車走在路上,忽然宋國的公子馮渾身是血地跑了過來,向鄭莊公求救!

怎麼回事呢?

公子馮的父親是上一代宋國國君,但是出於祖上流傳的賢明,將爵位傳給了他不賢明的表哥,於是公子馮在早年就逃到了鄭國,鄭莊公安排了一座小城給他居住。

現在那小城被打破了,公子馮再一次出現在他面前,於是鄭莊公怒了,大家和和氣氣的多好,你憑什麼破了我的城池?

成語面子不好吃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他正準備回去跟宋國打一仗,軍師祭足開口了:

“不著急,去跟宋桓公道歉要緊,再說這兩件事也可以當做一件事情來處理。”

按照祭足的計劃,

他們先給周桓王道歉,雙方和好如初,你繼續當孫子,我繼續當爺爺,大家有事情再相互幫個忙,接著再請周桓王下一道指令,讓鄭國以天子的名義討伐宋國。

前面如期進行,鄭莊公帶著禮物進了宮,周桓王笑著收下了禮物,可當談論到宋國事情的時候,周桓王開始變臉了,直接嘲諷道:

“怎麼,是鄭候麥子又不夠用了?”

鄭莊公心中一沉,知道是自己高看了周桓王,他不是因為寬容才不計較自己,而是出於其他原因,其實一直記恨著自己,既然這趟白來了,也不在這受氣,鄭莊公連忙告辭。

成語面子不好吃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按照當時的禮儀,晚上是要給鄭莊公準備晚宴的,但是周桓王也沒有準備,擺明了就是不給鄭莊公面子,

到了第二天,周桓王派人送來十車麥子,又一次嘲諷了鄭莊公。

鄭莊公很生氣,如果拖著這十車不值錢的麥子回去,那鄭國的臉就算是在諸侯裡面丟盡了,在他們粗眉苦臉的時候,一個好人出現了,那就是周公!

周公是周桓王的長輩,一聽說周桓王羞辱了鄭莊公,趕緊出來賠禮道歉,又補送了兩車綢緞,鄭莊公心情好了一些,但還是怒氣難平,於是和祭足商量出一個主意:

“我們要把十車麥子變成十車綢緞,顯得我們得到了周朝的禮遇,還得到了讓我們帶兵攻打宋國的旨意,這樣我們就能命令諸侯一起圍攻宋國!”

祭足大手一揮,還真就把這事辦成了。

成語面子不好吃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他們將綢緞全部拆開,然後裹上麥子,這樣十車麥子就辦成了十車綢緞,品階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層次,至於周朝詔令,直接偽造一個就好了,反正當時通訊不發達,等周朝反應過來的時候,宋國都該打完了。

好一招三十六計之偷樑換柱!

就這樣,鄭莊公帶著隊伍招搖過市的回到鄭國,還將天子有令,討伐宋國的謠言給散播了出去,這一下所有人都信了,其中齊國和魯國準備出兵,聯合鄭國攻打宋國。

在鄭莊公的精明領導下,這次聯軍進攻宋國非常順利,一直打到宋國的都城,還將外城給拆了

,可以說是大獲全勝,宋國到聯軍退兵都沒有想明白,自己不過就是打了鄭國的一個小城,周桓王怎麼就下令了呢?

成語面子不好吃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這荒唐的決議,宋國又將周朝記恨上了,諸侯們對於周桓王又看扁了一個層次。

結果訊息傳到周桓王耳中,周桓王直接氣炸了,當場大喊道:

“鄭候居然敢假傳聖旨,罪不可恕,我要起兵討伐他!”

周公又站出來,這次也不說虛的了,直接攤牌說道:

“算了吧,我們打不過的!”

訊息傳到了齊國和魯國的耳中,兩國的國君看了看充盈的國庫,臉色一變,上書到周朝國都:

“我們也是受害者。”

然後就沒有下文了,這兩國簡直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不得不說,鄭莊公一手偷樑換柱玩得很精彩,將一次危局直接化為了勝局,對於時局的把控和資訊的利用都很優秀,無愧其春秋小霸王之名。

如果你是鄭莊公,你會怎麼處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成語面子不好吃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又有什麼歷史典故呢??

感謝點贊、評論、轉發!

(本文宣告:以上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以上文字均為作者原創,抄襲將追究責任,望理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