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為何會聲稱《紅樓夢》後四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

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為何會聲稱《紅樓夢》後四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

首先先說明一下,考證專家胡適所說《紅樓夢》作者“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曹霑曹雪芹,其實是不存在的。

查《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和《五慶堂遼東曹氏宗譜》裡曹寅的家譜,上面根本就沒有曹霑曹雪芹這個人。

曹寅只有曹顒一個兒子,而曹顒在曹寅病故(1712年)後兩年也病故(1714年)了。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沒記錄曹顒生有兒子,應該是絕後了。

《五慶堂遼東曹氏宗譜》卻記曹顒有子,名“天佑,官州同”。州同是知州(州的行政長官)的佐官,分掌糧務、水利、海防、管河諸職,不可能是“舉家食粥酒常賒”,在窮困潦倒中寫《紅樓夢》“曹雪芹”。也就是說,就算曹顒有兒子,那也不是曹雪芹,而是曹天祐。

實際上,《五慶堂遼東曹氏宗譜》把曹天祐記作曹顒的兒子是錯誤的。

因為,在《八旗氏族通譜》裡,曹天祐是曹寅的兄弟曹荃的兒子,名順,和曹顒、曹是同一輩人,屬於曹寅的子侄(這從名字的偏旁都有“頁”也可以看出來)。

話說回來,曹寅沒有名叫曹雪芹的孫子,並不代表這個世界上沒有叫“曹雪芹”的人,因為,《紅樓夢》第一回寫了,“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只能說,此“曹雪芹”非“曹雪芹”也。

顯然,白先勇說的曹雪芹,指的就是此“曹雪芹”。

關於白先勇的說法,我是贊同的。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本殘書,“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即曹雪芹只寫了前面八十回,就因病故去了。

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為何會聲稱《紅樓夢》後四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

但是,《紅樓夢》第一回寫“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如果曹雪芹尚未寫完全書,就把寫好的前八十回翻來覆去地“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不就太奇怪了嗎?

另外,曹雪芹在甲戌本凡例中題有一首詩,詩中這樣說:“字字看來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尋常。”

這分明就是全書完稿後激動、喜悅的總結性語言嘛。

所以,曹雪芹所寫《紅樓夢》全書是完結的,只不過,後面部分在傳閱過程中丟失了。

乾隆五十七年,程偉元、高鶚合作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的通行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程偉元明確交待了後四十回的來源,說這四十回就是曹雪芹原稿。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也認為這是曹雪芹原稿了。

但是,到了1921年,考證大師胡適提出懷疑。

他懷疑的依據是高鶚同年進士張船山在《贈高蘭墅鶚同年詩》題解中寫道:“傳奇《紅樓夢》後四十回俱蘭墅(高鶚字蘭墅)所補。”

就根據這句話,胡適宣佈:“後四十回是高鶚補的,這話自無可疑。”

甚至,胡適自還考證出高鶚補作《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時間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之間。

那麼,問題來了。曹雪芹“十年辛苦”方才寫成八十回,高鶚僅用一年時間就續成了後四十回,這太不可思議了!

幸好,高鶚本人寫過一首題為《重訂〈紅樓夢〉小說既竣題》的詩,詩中透露的訊息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一年時間裡,自己只是對《紅樓夢》全書加以整理、修輯、補筆。

程偉元在程甲本卷首序中也說了:“不佞以是書既有一百二十回之目,豈無全璧?愛為竭力蒐羅,自藏書家甚至故紙堆中,無不留心,數年以來,僅積二十餘卷。一日偶於鼓擔上得十餘卷,遂重價購之。欣然翻閱,見共前後起伏,尚屬接樣。然漓謾不可收拾。乃同友人(指高鶚)細加釐剔,截長補短,鈔成全部,復為錦板,以公同好,《石頭記》全書至是始告成矣。

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為何會聲稱《紅樓夢》後四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

高鶚則在《紅樓夢序》說:“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程偉元字小泉)過予,以其所購全書見示,且日:‘此僕數年來株積寸累之苦心,將付創捌,公同好,予閒且憊矣,蓋分任之?’予以是書雖稗官野文之流,然尚不謬於名教,欣然拜諾,正以波斯奴見寶為幸,遂裹其役。”

一句話,高鶚重點整理、修輯和補筆的後四十回,還是出自曹雪芹之手。

現在,有人用計算機對《紅樓夢》一百二十回遣詞用語進行了統計分析,《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在文筆、人物對話、遣詞造句各個方面都有驚人的一致性,因此,《紅樓夢》後四十回還是曹雪芹的筆墨。

白先勇沒有藉助計算機分析而是透過文學鑑賞得出相同的結論,足見其文學觀點和文學主張是非常有見地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