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兵30萬,巔峰時期的曾國藩為何不造反?

01

大敗太平天國

曾國藩平生最具大智慧的一個決定,縱觀晚清重臣,曾國藩的為官之道可謂是大智慧,但是到了公元1864年,也就是同治三年六月,曾國藩面臨他一生中的最重大的抉擇,這時曾國藩手下的湘軍,打敗了太平天國,攻佔了太平天國定都的天津。

傭兵30萬,巔峰時期的曾國藩為何不造反?

曾國藩

這時候南京城曾國藩旗下是傭兵30萬,已經佔據了中國的半壁江山,湘軍都知道,是曾國藩一手培育出來的,而此時的曾國藩已經是,身兼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好幾個職務,手握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個省的軍權。可以堪稱是封疆大吏中的第一人。

02

封疆大吏,大權在握

他的門生故吏也是遍佈天下全國,當時八名總督,有三名都是出自於湘軍,全國15名巡撫之中,有七個都曾經是他的弟子,或者和他關係特別密切,可以說這個時候,曾國藩只要是跺一跺腳,大清朝就會馬上地震,因此有人就說,這個時候如果曾國藩想趁機推翻大清,舉兵造反也是探囊取物,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曾國藩也是文化人。曾國藩當然知道歷史上歷來都是功高震主,沒有什麼好下場,可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在這個時候,鑑於各方面的考慮,他手下的好多部下、幕僚包括他弟弟曾國荃,還有手下彭玉麟趙烈文等人,但凡只要能說上話的,都是一個勁兒地勸他,說什麼呢,說王侯無種,帝王有真,還有人說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早在同治皇帝他爹,咸豐皇帝臨死之前曾經說過,誰要能把太平天國給滅了,就封他為王,由於在滿清的時候,能夠封王的人都是滿人,漢人沒有資格封王,但就在這個時候,咸豐皇帝急了,誰能夠把太平天國給滅了,無所謂,漢人滿人都可以封王,雖然咸豐皇帝立了這麼一套,但是當時手握真正大拳的慈禧太后叫她兒子,年幼的同治皇帝只給了曾國藩一個一等義勇侯,王下面是公,公下面才是侯,公侯伯子男,比如說,還封王呢,公都不給,只給了個侯,而且還讓同治皇帝下詔要求曾國藩和手下各級將領,快速辦理軍費報銷手續,要求從速辦理,這在相當大程度上等於是過河拆橋。

手下好多將領都看不下去了,曾國荃,彭玉麟那就開始秘密活動,竭力勸說曾國藩老大呀反了算了,咱們來坐了這天下,糾結了手下30多名高階將領,深夜求見曾國藩,從速決斷,但是這個時候的曾國藩,沒說什麼話,他只是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下的兩行字

倚天照海花無數

流水高山心自知

03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曾國藩奉行“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就算是回答眾將領,眾人一看這老大沒這意思,於是就一鬨而散了,不過在私底下,曾國藩和他弟弟曾國荃曾經有過一段對話很有意思,曾國藩就跟他弟弟說,這是自家兄弟就說實話了:

東南半壁無主,我攻其有意乎?這種掉腦袋的話,你也能說嗎,你們糊塗啊,曾國荃當時似乎有所不服,並且說你看兩江總督是你,閩浙總督是左宗棠,是你的人,四川總督,羅炳昌關係不錯,江蘇總督李鴻章,你的學生,如果你願意起兵造反的話,三十萬精銳之師,那打到哪兒不行,馬上就能攻破京城,恢復我漢家江山,你也能夠成為一代帝王,曾國藩聽了這話,只是微微地笑了笑,他說九弟呀,

這人共患難的時候大多都是朋友,但是同富貴的時候往往就成了敵人。

左宗棠,要說和我關係不錯,但是左宗棠是一代梟雄,做師爺的時候就不甘心居人之下,如今好不容易和我平起平坐了,我要去打天下當皇上,他哪能向我俯首稱臣,我敢肯定,我如果起兵造反,第一個反對我起兵討伐我的肯定就是他;我如果一帆風順,李鴻章永遠會是我的學生,如果不是,李鴻章也肯定會反戈一擊,而且湘軍現在已經老了,談不上什麼精銳,這一番話說的曾國荃是啞口無言,從此之後再也不敢提這事兒了。

曾國藩真的是揣摩人心揣摩到了極點,他也深知為官之道,在這個時候,他早就有了急流勇退之心,曾國藩的預感是對的,湘軍打下了南京城,這滿清朝野表面上是風平浪靜,但是私底下針對曾國藩的動作就開始多起來了,尾大不掉的道理,慈禧太后當然是知道的,同治四年就有兩道奏摺彈劾曾國藩,還有他後面的支持者,恭親王奕心,這個嚴寬的御史就彈劾曾國藩破壞綱紀等八項罪狀,應當立即逮捕,予以法辦,慈禧太后很聰明,他不去碰曾國藩,反而格掉了恭親王奕心的議政王和總理衙門的差事,這叫敲山震虎。

04

急流勇退

功成名就的曾國藩,這個時候啊,做出了一個最大的選擇,就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功成身退,他進了南京城以後,馬上辦了三件事:

第一蓋貢院,提拔江南人士,恢復江南的科考,這是招攬了江南的民心,尤其是讀書人的民心;

第二是建造江南騎兵營房,就是專門請朝廷派八旗兵南來駐防,你對我不放心吧,看你自己的派親兵來;

第三,主動要求裁撤手下的數萬湘軍,你還不放心,我自己把自己的胳膊腿給砍斷了,你就放心了吧。

曾國藩給朝廷上摺子,說我手下計程車兵打仗打的時間久了,就沒有以往的勇氣,請求朝廷裁撤,遣散,曾國藩的意思很清楚,我不打算私人擁有這些軍隊,同時曾國藩在奏摺中,對他個人的去留也一個字都不說,他知道這個時候無論進也好,退也好,都會產生隔閡猜忌,所以乾脆不說,但是在這個時候啊他還幹了一件事,替他的弟弟曾國荃上了一道摺子,奏請開缺回籍養病,身體不行了,這個工作幹不了了想回老家養病,朝廷一看,好啊馬上就恩准了,因為曾國荃很多人都知道,曾國荃的這個特點是和曾國藩是截然相反,曾國藩是很穩重,曾國荃而是急功近利,貪財惡名遠揚,對這個弟弟,曾國藩當然不放心,就對他九第說:古來成大功大名者,恆有多少風波多少災難,談何容易,他還寫了一首詩寫給自己的弟弟:

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莊子《讓王篇》

曾國藩就是懷著這種心理,削兵權,去羽翼竭盡全力,讓清朝朝廷放心,終於也換回了信任,也換回了曾家後代的平安,一直到後來,曾國藩病逝的時候,當天中午還好好的,午後還在花園裡散步,突然覺得這腳有點麻,於是兒子就趕緊上前攙扶著曾國藩,回到書房,曾國藩坐下來之後沒多大一會兒就去世了。

死得很安詳,無疾而終,也是幸事

,由此可見,曾國藩的苦心也算是至死不渝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