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曹操與周瑜、諸葛亮對決的前奏

賈詡,這個身世坎坷、謀略超群的謀士,自從隨張繡一起投靠曹操後,多年來一直謹小慎微,三緘其口。賈詡心裡充滿著一個罪犯的負疚感,因為當初正是聽信他的建議,李傕、郭汜才以為董卓報仇的名義打上長安、劫持皇帝,把皇城鬧的天翻地覆,眾多無辜的百姓因此遭殃。

後來賈詡投靠張繡後,又曾設計打敗過曹操,曹操的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因此陣亡,尤其是典韋的死,使曹操至今想來都悲忿滿懷。

凡此種種,都讓賈詡自慚形穢,學會在曹營中夾著尾巴做人。除非曹操問及,不然他是絕不主動開口的。

然而這天,賈詡一反常態,主動到相府求見曹操。

第六十章:曹操與周瑜、諸葛亮對決的前奏

賈詡說:“待罪之臣賈詡以為,丞相眼下不宜攻打東吳。丞相雖曾破袁氏、平河北,現又降劉琮、收荊州,威名遠著,軍勢浩大,然尚不足以下江東。

江東非比袁紹、袁術、劉表,能臣武將眾多、人才濟濟。周瑜有大將之才,魯肅有張良之智,主帥孫權,統兵佈陣、籠絡民心皆有一套。眼下江東士氣高漲,軍資充足,百姓心存敵愾之氣,武將皆思沙場建功,又兼長江天險及劉備在一旁的策應,此仗便難有勝算。

不若暫時借荊州豐饒的物產休養生息,待我軍戰鬥力更加提高之時,再向江東動武不遲。到那時,也許不用動武,就可迫使孫權投降。”

曹操口頭上表示理解賈詡的建議,心底卻一點也不想採納。曹操想的是,我可以憑自己的實力迫使荊州不戰而降,為什麼不能同樣也迫使東吳來降呢?

曹操覺得自己已經夠強大了,尤其在得到荊州之後,長劍天險已不再可怕。曹操很想早點打下東吳,實現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的偉大志向,但說穿了,曹操並不認為這一仗打得起來,他希望並且相信東吳人會效仿劉琮,不戰而降。

正因此,他才在給孫權的戰書中吹噓自己的兵力,將十五萬人誇說成八十萬人;也正因此,他才不顧軍中已經開始流行的瘟疫,把軍隊帶到長江北岸的烏林,與對岸周瑜三萬水軍所在的赤壁遙遙相對。

瘟疫來得突然又迅速,不少將領如張遼都感染了疾病。死於瘟疫的兵員雖然不多,但事實上,不少士兵已喪失了戰鬥力,只有在床榻上呻吟的份。軍中大夫對此也束手無策。

當這些士兵被迫駐紮在船上時,長江上的波濤顛簸,更使這些自幼生長在北方的馬上英雄,感到極大的不適,他們整天不是上吐就是下瀉。

“把各條船都連線起來。”曹操命令道。

第六十章:曹操與周瑜、諸葛亮對決的前奏

曹軍在長江北岸的那一長溜戰艦,一旦用鐵鏈加以固定,各船之間的力量制衡作用頓時生效,因顛簸導致的嘔吐立刻消失,甚至,由於連線使這些船構成了一艘龐大的航空母艦,在船上騎馬都已成可能,水兵的操練也可以在船上進行。

然而瘟疫還在蔓延,那些僥倖沒有沾染上疾病計程車兵,多少也因水土不服而鬱郁不振,一副病懨懨的樣貌。

程昱道:“丞相的連環船固然高明,只是也潛伏著巨大的風險。”

“仲德先生莫非擔心周瑜用火攻?”曹操反問一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