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前言:

章邯受命於危難之際,領驪山十萬刑犯大破各路諸侯,兵鋒直指東阿。東阿告急向楚軍求救,於是歷史上關乎章邯和項梁命運的戰役就此打響了。那麼為何前期一路凱歌的章邯在東阿之戰中被反包圍,敗走濮陽?又為什麼戰爭之初取得勝利的項梁會被章邯在定陶殺得片甲不留,最終戰死沙場?定陶之戰中還有那些歷史謎題等著你我揭開,今天我們就在這篇文章中仔細探討一下。

一、東阿之戰為何章邯敗了

前期章邯贏得太輕鬆了,從咸陽一路打到了齊楚大地,從最西面打到了最東面,沒有遇到勁旅,沒有遇到敵手,帝國北邊王離二十萬大軍在握,趙國不敢妄動,所以按照他的計劃,圍住東阿消滅齊國的有生力量,再南下滅楚,然後調頭北上與王離合兵把趙國吃掉,秦朝的反叛勢力將被蕩平。

然而陳勝吳廣起義做了一個很不好的示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把各地起義軍忽悠的暈頭轉向,秦朝遍地都是先反郡縣,裂土為王的農民起義軍,地方防務空虛,起義很容易成功。這就造成了章邯每打下一座城池就要留下相應兵力駐守,分兵必然導致兵力匱乏,再加上從咸陽一路打下來損耗的武裝力量,所以我估計章邯圍東阿時兵力並不佔據絕對優勢。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陳勝吳廣起義

那麼很多人會有疑問了,既然在兵力上章邯不佔據絕對優勢,那麼東阿守軍慌個啥,直接幹不就完了,何必非要等著項梁援軍來救。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自秦滅六國後,早已實行了嚴格的武器管控措施,所謂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在武器配備方面,章邯領導的政府軍武器精良,農民起義軍估計只有木棍棍,這樣的武器比對你慌不慌。第二個原因秦軍的主要來源是修建驪山工程的壯勞力,單兵素質也比較高,況且在秦滅六國之時,各國原有的武裝力量基本被消耗殆盡,留下來的高質量勞動力又多被徵調,農民起義軍素質普遍較差。

章邯可能也是基於以上的考慮認為此戰很有把握。他估計瞭解農民起義其自身的侷限性,他們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分封裂土,各方勢力也各懷鬼胎,從前期的戰況就可以看出,兵鋒所向之處,皆急急如喪家之犬。但是他搞錯了,項梁領導北上的農民起義軍卻不是一群流寇。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歷史是一個練兵場,鉅鹿之戰證明這是一支有信仰,有紀律,有戰鬥力的隊伍,項羽當時帶領著這支楚國軍隊,北渡黃河,解鉅鹿之圍,其他諸侯都在一旁看戲。這支部隊僅僅留下三日的糧食全殲王離二十萬武裝到牙齒的帝國精英部隊,戰後各國諸侯不敢側視這個只有二十五歲的年輕人。這支隊伍有江東子弟未可知的霸氣雄心,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堅定信仰,有破釜沉舟,誓死血戰的必勝信心,所以東阿之戰章邯敗了。

二、項梁分兵是不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我認為項梁分兵並不是《史記》上所說的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分兵有軍事上的實際需要,因為當章邯從東阿向濮陽竄逃時,濮陽周邊的城陽、定陶、雍丘都還有成建制的秦軍,項梁的打法是圍點打援,也就是兵分兩路,自己乘勝追擊章邯包圍雍城,讓劉邦、項羽帶領另外一支軍隊打擊有可能的援軍,防止自己被反包圍。

如果分兵之說尚可自圓其說,那劉邦和項羽的行軍路線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捨近求遠先打離濮陽較遠的城陽,而不是打離濮陽較近的雍丘和定陶。說城陽遠是有一定的根據,史料記載城陽可能位於河南信陽北或者山東菏澤市東北,兩者距離濮陽都很遠,但此次戰役是在山東和河南北部交匯處打的,所以信陽北應該不是項羽和劉邦進攻的城陽。另有史料表明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中國後設琅琊郡不其縣,建不其城於城陽,縣治設城陽,城陽成為一方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我們有理由推測《史記》中的城陽是指現山東莒縣,跟山東莒縣比較定陶和雍丘肯定離濮陽更近。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項羽和劉邦長途奔襲城陽到底意欲何為?我猜想因為東阿長期被秦軍圍困,糧草早已匱乏,大軍得不到有效補給。秦設琅琊郡,城陽為一方的政治經濟中心,糧草補給充足,且秦軍在濮陽被圍困,城陽兵少好打,所以他們應該是為了糧草才不惜長途奔襲城陽。

如果奔襲城陽是為了糧草,那麼第二個謎面又浮現出來。

《史記》記載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莒縣),屠之。西破秦軍濮陽東,秦兵收入濮陽。

第一為什麼一定要屠城,第二這兩句話空間跨度太大,項梁讓項羽和劉邦兩人剛剛打下城陽,怎麼會一下子又跑到濮陽東打敗秦軍呢?第三章邯不是已經被項梁圍困在濮陽了嘛,濮陽東出現的秦軍是哪支部隊?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第一種可能

這裡面有兩種可能,各位請看地圖。一種可能是定陶之秦軍出定陶欲解濮陽之圍,項梁急今項羽劉邦回師救之。項羽來不及在城陽佈防,所以消滅敵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肉體上讓其灰飛煙滅,情急之下出現了屠城。兩軍在濮陽以東短兵相接,定陶之敵沒有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退回定陶。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第二種可能

第二種可能是章邯從濮陽東突圍成功,欲與定陶秦軍合二為一,項梁急今項羽劉邦班師救之,兩軍在濮陽以東遭遇了。我認為兩種可能性中第一種可能性較大。因為這和下一步項羽劉邦的軍事行動能夠聯絡起來,《史記》中記載

沛公、項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

這從邏輯上就連貫起來了,定陶秦軍與劉邦項羽在濮陽東遭遇後,敗了下來,退回定陶,劉邦項羽乘勝追擊實現圍點打援的目標,消滅定陶的威脅,但項羽沒打下來,又去打雍丘去了,然後去打外黃。

三、為什麼項羽劉邦在定陶兵敗後不與項梁合兵一處

從我們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項羽劉邦東去城陽是為了大軍糧草,然後項梁軍危,我們分析了兩個原因,或是定陶秦軍出動,或是章邯突圍,無論是那種原因,在這個時候都已暴露出來項梁軍事力量不足的事實。

那麼問題是項梁圍東阿的時候還把章邯打的大敗,怎麼在圍困濮陽的時候就會顯得軍事力量不足了呢?因為在圍困東阿的時候還有齊國的軍隊幫忙,但是在東阿之戰結束後,齊國內部發生了變故,齊國國王田假,丞相田角等分別逃到楚國和趙國,齊國的軍隊領袖田榮要求楚國殺田假,趙國殺田角、田閒,才發兵幫助楚國,項梁拒絕了他。所以在圍困濮陽時軍事力量已經變得薄弱了,然後為了實現圍點打援的目標,項梁、項羽、劉邦又一次分兵作戰,軍事力量就變得更加薄弱了。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定陶維未克西打雍丘

那麼既然項梁處兵力薄弱,項羽劉邦在定陶未克的情況下為何不與項梁合兵一處?至少有兩個原因,第一還是圍點打援的基本策略沒有改變,濮陽外圍之敵定陶,雍丘都還未清除,合兵於濮陽容易被敵人反包圍,到時候腹背受敵,楚軍將受滅頂之災;第二此時項梁早已派使者出使齊國,請求援兵,項梁對此抱有較大的信心,史料記載齊軍出動的可能性也很大,但他派錯了人。

《史記》記載項梁使宋義使於齊,道遇齊使者高陵君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

(齊使)曰:“然”

(宋義)曰:“臣論武信君(項梁)軍必敗。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

這段話可以說是整個定陶之戰成敗的關鍵,項梁讓宋義(宋義是誰,下一篇文章再詳解)出使齊國,結果在半道上就遇到了齊使,這說明項梁與齊國可能之前就有聯絡,或齊國已經決定出兵,派遣使者告之,如果齊國想作壁上觀,何必費勁去派個使者呢?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項梁派宋義的主要目的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而不是當說客的。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按道理說宋義遇到使者應該勸說齊國儘快出兵,誅滅暴秦,將秦國的有生力量消滅在濮陽。但是宋義卻說武信軍(項梁)一定會失敗,你還是走慢些吧,走快了估計你也小命難保。宋義的言辭明顯是故意給項梁使絆子。我分析主要是項梁為上將軍他心中不服,再者他之前給項梁提過建議,項梁沒聽,心中早就不大受用了,所以暗地裡撒釘子,背地裡捅刀子。

項梁肯定以為由於前期的溝通,齊軍定會來濮陽助他一臂之力,到時候兩軍合於一處,吃掉章邯,項羽劉邦軍在外圍遊走打擊援軍,這個戰略戰術還是相當穩妥。劉邦項羽估計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在定陶未克的情況下,轉而攻打雍丘,然後攻打外黃,典型的游擊戰法,先弱後強各個擊破,於是離項梁越來越遠,危險也越來越大。

四、項梁之死

故事的結尾很清楚,秦二世派遣軍隊幫助章邯,章邯突圍出濮陽,與定陶秦軍合兵一處。項梁繼而圍定陶,被秦援兵反包圍,腹背受敵,戰死定陶。項羽劉邦軍距離太遠,回援不及,項梁戰死,三軍膽寒,東逃彭城設防。

項梁之死不是由於分兵,不是由於傲慢,是因為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定陶之戰的歷史意義極大,如果不是宋義從中作梗,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定陶之戰、鉅鹿之戰了,也許濮陽就是章邯的死地;如果項梁沒有分兵,給楚國留下星星之火也不會有後來的鉅鹿之戰了,也不會有後來的楚漢相爭。

我認為項梁死於宋義不仁,分兵的打法沒有太大失誤;項梁死於六國各懷鬼胎,所謂連縱,名存實亡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