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張居正隨無宰相之名,但卻實在有賢相之實。他是內閣首輔,也是萬曆皇帝的老師,不論是為人臣子還是為人師長,他做的都算合格。不說別的,就說一位皇帝40年不早朝,還能在皇位上好端端的作者,就夠讓人驚歎了。縱然這和明朝的行政體制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如果沒有一位絕無二心的宰相壓著,皇帝恐怕早已讓人架空。也許正應了“居正”這個名字,居正道,行正事。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張居正出身於秀才家庭,小時候就聰穎過人,他的曾祖父對他十分看中。因為在他出生之前他的曾祖父曾經能到過一直白色的小烏龜,他的曾祖父認為這是吉祥的預兆,說明家裡會降臨一位天縱之才。後來張居正的作為也印證了曾祖父的期待。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他的考學之路也十分的順利,因為小時候就是遠近聞名的小神童,所以當地的知府很喜歡他,對他特別器重。十二歲的時候透過童試,知府親自給他改了“居正”這個名字。十三歲參加鄉試雖然落榜,但考官只是想在磨練他幾年,張居正因此更加努力。十六歲的時候,他順利的通過了鄉試,這麼年輕的舉人在古代其實十分少見。想想范進我們就知道,這麼年輕就中舉是怎樣的天資和榮耀。二十三歲時他以第九名的成績中了進士,這就更加難得了。總的來說,張居正整個求學生涯都是以學霸什麼度過的。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接下來就要講講他的仕途。古代科舉考中進士之後不能直接當官,除了前三甲,其他人都要去翰林院學習幾年,然後在決定是留在中央當官還是說到地方當個地方官。在翰林院一段時間,他親眼目睹了翰林院內部激烈的政治鬥爭。也對政治進行了一些反思,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觀念。他也曾經仕試圖向上司提出了一些意見和見解,但是都猶如石沉大海,被忽視或者被拒絕了。這段經歷讓他理解到,也許現在在政治方面並沒有他的發展空間。於是他接著生病的由頭,告假回家。一休息就是三年,他用這三年的時間四處遊歷、體察民情,因為一段期間的積累,他後來的改革措施才順利成型。重新樹立了政治理想,他決定再次投身仕途。重返翰林院之後,他專注於發展人脈,而不是急躁冒進的表達政治觀念。後來他結識了裕王,使他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高拱下臺後,他得到了在翰林院主管事物的機會。這為他後來的政治發展做好了鋪墊,此時的張居正明顯不再是原先那個自視甚高、年輕氣盛的天才少年了,在政治上他更講求謀略,也越發想要追求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權利。正是進入內閣是他政治上又一大邁進,改變了他整個政治生涯。因為裕王的關係,他得以擔任大學士的名號進入內閣,也就是進去了權利核心。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然而即使是進入權利頂端,他依然面對重重困難。內有激烈的政治鬥爭把朝政攪得一團亂,流民問題,財政虧空,根本就無法得到解決。外部也是四面楚歌,北方有韃靼屢屢進犯,西南有土司蠢蠢欲動,東南沿海有倭寇讓人寢食難安。張居正作用計謀幫皇帝解決了韃靼的問題,但是依然要以貿易上的妥協代價。不久穆宗去世,朝堂陷入新的混亂,又將面臨一次面臨大換血。張居正就是在這次更迭中實現了新的晉升,成功擔任了首輔的職位。這對一直懷有崇高的政治報復的他來說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由於萬曆皇帝登基的時候只有十歲,所以作為內閣首輔大臣的張居正有著十分巨大的自主權。加上太后也十分支援他,所以他實際上是完全放開了手腳。他在官吏的選拔和考核制度上、財政稅收上、軍事制度上都進行了一些列改革,對明朝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甚至在整個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上都極負盛名,有無數崇拜者和追隨者。但他也有為了更有力的進行改革而籠絡勢力、發展黨羽,一度行程首輔獨大的現象,但是始終沒有危及皇權,他本人更加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行為。

古代史:皇帝不行,首輔當家,說說為明朝守了50年江山的張居正

張居正仕途的末期,過得並不順利。先是有人舉報他孝期不服喪,然後皇帝也和他翻臉。隨之而來的就是改革受阻,最後張居正因此因病去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