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說起唐朝的建立,我們立刻就會想起李淵、李世民。其實,從李淵鋪守太原到後來晉陽起兵,有一個人的作用十分重要。沒有這個人,也就難有李淵舉旗反隋,難有後來唐朝的建立。這個人就是裴寂。

裴寂,字元真,隋朝大業年間擔任隋煬帝行宮晉陽宮的副監。李淵鎮守太原時,與裴寂關係密切。李淵登基建立唐朝後,拜裴寂尚書右僕射,封魏國公,進司空。裴寂的命運始終與李氏家族的興衰糾纏在一起。然而,裴寂對唐朝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使用了一個小小的美人計逼迫李淵反隋,促進了唐朝的建立。我們先來說說,李淵為什麼不願意起兵反對隋煬帝楊廣呢?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唐高祖李淵

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和北周時最高軍官八柱國之一,死後追封唐國公。李淵的父親在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李淵生於長安,7歲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李淵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隋煬帝楊廣的母親。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姨表兄弟,他們之間有一層親戚關係在,也難怪李淵當初不願意反隋。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隋煬帝楊廣

可是,楊廣就是不喜歡李淵,也不信任他,還派遣自己的心腹來監視李淵。李淵有四個兒子,其中二兒子李世民剛剛18歲,非常具有政治頭腦,也很有膽識。李世民在分析了隋朝逐漸腐敗沒落的趨勢,以及隋煬帝對李氏家族的提防心理之後,認為只有反隋才是唯一的出路。李世民看準了隋朝的統治即將走向末路,心裡早有了自己的打算。可是,李世民的叛逆想法是不敢對父親李淵說的。

這個時候,裴寂走上了歷史的前臺。裴寂與李世民也十分要好,常常在一起喝酒,互相很信任。這天,裴寂看出了李世民的心事,就問:“公子有什麼為難之事需要我幫忙嗎?”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李世民

李世民嘆口氣說:“只怕先生幫不上忙啊。現在,我們李家為朝廷出中人死,立下汗馬功勞,皇上卻十分仇恨我們李家,看成眼中釘,我們的命運直是朝不保夕啊。我早就想成就一番大事,可是,又怕我父親不同意。我該怎麼辦呢?”

裴寂將茶杯反過來扣在泉子上,說:“我明白公子的意思。容我想想辦法,能解公子之難最好。”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裴寂

《新唐書》直接點明瞭藉助宮女一事威逼李淵,是“(李)世民陰與(裴)寂謀,(裴)寂因選晉陽宮人私侍高祖(李淵)”

不管事件先後順序如何,反正李世民、裴寂兩人參與了策動李淵謀反之事,且屬於同案犯——某天晚上,裴寂找到李淵喝酒,兩人喝到高興時分,裴寂突然沉下臉來說:“大人,情況不妙啊。唉,都是我害了大人啊。”

李淵不解地問為什麼。裴寂說:“前些日子,我送你兩個宮女的事情,被朝廷知道了,這可是殺頭之罪啊。”

李淵聽罷,大驚失色,差點跌碎了酒杯。原來,晉陽宮是隋煬帝的行宮。隋煬帝楊廣前些日子來的時候,副監裴寂急忙從民間新招了一批宮女。誰知,隋煬帝住了一晚就走了,宮女也就成為擺設。一天,裴寂說服兩名宮女陪同李淵喝酒,醉後就與李淵同眠。李淵醒後十分害怕,找到裴寂,裴寂卻說:“沒事,誰也不會知道的,她們閒著也是閒著。”這樣,兩名宮女就一直跟隨了李淵,李淵也就這樣中了裴寂事先預謀的美人計。現在,這件事情居然被朝廷知道了,這還了得?單憑一條“穢亂宮掖”的罪名足以滅門。這種事情,聖主明君也不能寬容,更何況殘暴的隋煬帝。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裴寂趁機勸說李淵起兵反隋:“今盜遍天下,城闔外即戰場,雖徇小節,猶不脫死。若舉義師,不特免禍,且就大功。”這是隋末歷史上的一個細節。沒有裴寂暗中逼迫,作為隋朝皇族的親戚和臣子,李淵說什麼也難自己主動起兵造反。李淵不得不動心了——反正早晚是死,不如豁出去轟轟烈烈大幹一場。

告別李淵,裴寂立刻來找李世民,將剛才喝酒的事情告訴了同謀李出民。裴寂判斷,李淵不得不反。

送走裴寂,李淵一個人待在府衙,不禁想起晉陽宮宮女之事,坐臥不安。李淵十分心虛,竟然沒有看出裴寂是在嚇唬自己。李淵正在鬱悶,探馬來報:“突厥兵馬攻到馬邑,請留守火速發兵,截擊外敵。”李淵急忙派遣副留守高君雅率兵萬人前往馬邑,協助太守王仁恭抵禦突歐。這時候的突厥已經分化為東西兩個部分。

很快,前方傳回訊息,高君雅、王仁恭出戰不利,損失了不少兵馬。李淵怕被牽連治罪,更加憂心忡忡。

第二天,李淵正在為兩名宮女以及邊疆告急的事情發愁,李世民走進了李淵的大堂,大聲說:“大人,目前百姓流離失所,大隋行將滅亡,您自己也要大禍臨頭了。您當斷不斷,還要猶豫什麼呢?您乾脆順從民意,起兵反隋,消災得福,奪取天下得了。”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李淵嚇了一跳,連忙關上房門說:“你怎麼敢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語來?我一定要把你的話奏明朝廷,把你押進監獄。”

李世民說:“天下大勢已經確定,只是我先看到了而已。說不說做不做都會發生。您如果一定要告發我,我現在就俯首聽命。反正我死了,一定會連累父親您的。”

李淵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無奈地說:“哎,我哪裡忍心告發你呀,我也只是想勸你,今後說話可不能這樣隨便。府衙裡到處都是耳目,一定要小心謹慎啊。”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就在這時,朝廷的指令到了,命令李淵再次出兵鎮壓農民起義。李世民說:“大人,您出兵不能平叛,是您的罪過。如果平叛,又會增加功勞也就增加了朝廷對您的防範和猜忌。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你的處境也會更加危險。面對這樣昏庸的朝廷,您不能再猶豫了。”

李世民走了,李淵一個人義陷人了沉思。平叛失利也罷、遭受懷疑也吧,這些都無關平性命。只有兩名宮女之事,只要被隋煬帝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在這種形勢卜,李淵最後決定起兵反隋。

公元617年隋歷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在釋出的檄文裡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因此,李淵要廢掉隋煬帝,尊為太上皇,然後擁立代王楊侑為帝。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到此為止,裴寂徹底把李淵逼上絕路了。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殺了隋煬帝。訊息傳到長安,隋恭帝知道自己是個傀儡,決定禪位給李淵。李淵當然不能同意,假裝固辭不受,百般推託。

裴寂苦苦勸說李淵:“寂之茅土、大位,皆受之於唐,陛下不為唐帝,臣當去官耳。”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在裴寂的勸說下,李淵同意接受皇位,裴寂立刻開始籌辦禪讓大典至此,裴寂完成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歷史使命,一路把李淵扶上了皇帝的位子。

唐高祖李淵:其實我是不願意反隋的,都怪裴寂和我那兒子

兩個月後,楊侑禪位,李淵稱帝,是為唐高祖,改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李淵登基後,誇獎裴寂說:“使我至此,公之力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