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中國的封建王朝歷史延續兩千多年,期間誕生了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一位皇帝非常牛,他就是唐中宗李顯。說他牛,並不是因為他的執政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先是登上了帝位,然後被廢了,之後又再次登基為帝,除此之外,他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他的母親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則天,他的弟弟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他的兒子還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還有他的侄子李隆基也是皇帝。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除了唐中宗李顯,清朝歷史上也有這麼一位和他類似的卻帶點“悲劇”色彩的牛人,他的爺爺是皇帝,他的父親也同樣是皇帝,然後他的兒子也登上帝位,他的孫子也是皇帝,而他自己卻僅僅只是一品官員,無緣帝位,他就是醇親王奕譞。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奕譞的爺爺就是那位幹掉和珅的嘉慶皇帝,之後嘉慶皇帝駕崩後,他的父親道光皇帝登上了皇位。不過儘管自己的父親當上了皇帝,奕譞卻知道自己當皇帝的希望不大,因為他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後來道光皇帝駕崩,咸豐皇帝登基之後,封其為醇郡王。那麼問題來了?他沒有當上皇帝,為什麼他的兒子、孫子卻都是皇帝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咸豐皇帝駕崩後,年幼的同治皇帝(咸豐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兒子)即位,當時的奕譞擔任著正黃旗漢軍都統,手中握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由於同治皇帝過於年幼,咸豐皇帝在臨終前給他留下了一個顧命大臣班底,幫助同治皇帝執掌朝政。不過這個顧命大臣班底讓嚮往權利的慈禧太后非常不爽,畢竟權利蛋糕就那麼大,被顧命大臣分去了一大部分,她的權利顯然就小了。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於是慈禧太后決定除掉這些顧命大臣,從而達到專權的目的,手握兵權的奕譞也就成為了慈禧太后的拉攏物件之一。奕譞也很上道,積極支援慈禧發動辛酉政變,除掉了那些顧命大臣。之後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投桃報李之下,奕譞的職位也越來越高,不但被加封為醇親王,還擔任著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成為了慈禧太后的心腹。

數年後,同治皇帝親政沒過多久,便英年早逝,更為關鍵的是,他還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慈禧太后思前想後,將目光投向了奕譞的兒子載湉(即日後的光緒皇帝),因為此時光緒皇帝年僅四歲,年幼意味著慈禧可以繼續操控朝政,而且加上光緒還是她親妹妹的兒子,有著一層關係在,讓他即位再合適不過,於是年幼的載湉被立為皇帝。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公元1890年,奕譞突發疾病,聽聞奕譞生病的訊息後,光緒皇帝連忙前去探望,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啊。然而他的病情並沒有隨著光緒皇帝的探望而好轉,沒過多久,奕譞便死於王府之中。出於種種原因影響,奕譞並沒有被追封為皇帝,而是定為皇帝本生考(就是皇帝親生父親的意思)。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公元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儘管光緒皇帝並不算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七歲),但是卻依舊沒有留下後代。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光緒皇帝的弟弟(攝政王載灃)的長子溥儀繼承帝位,史稱宣統皇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