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三國“吐槽大會”第一期 / 主講人:孫策

各位讀者,你們好,我是本期“吐槽大會”的主講嘉賓——孫策。沒錯,人稱小霸王的江東猛虎,正是在下。作為三國時代東吳政權的重要奠基人,我一直有個遺憾,那就是沒有穩固好江東局勢,便倉促去世。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本人的影視形象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死其實沒什麼好怕的。背後有人能暗算了我,這我沒話說;但讓我冤枉的是,一些莫須有的事情,總是要往我頭上扣。

流傳較為深遠的一件事,便是說我打算偷襲許昌,看到這,我感到很是冤枉。

一、諸多史料都有記載,看似合理的石錘

在後世的史書當中,我一直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這一點,我承認。我先是想方設法脫離了袁術麾下,然後在收攏揚州刺史劉繇的舊部之後,花費了四年多的時間,便平定了整個江東。

於是,一個說法便出現了。大概過程就是:

我孫策想趁著曹老闆分身無暇之時,趁機帶兵攻入許昌,然後劫持天子,當第二個曹操。我不否認,我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可以確定的是,我本人卻從未這樣安排過。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曹老闆霸氣依舊

但是在很多史料中,卻一直在石錘這件事。

僅僅一部《三國志》中,包括我本人的傳記,便有六七處記載。其他史料諸如《後漢紀》、《獻帝春秋》、《傅子》乃至《搜神記》這樣的志怪小說,也都持有類似觀點。

更倒黴的是,郭嘉小兒還因為一句神預言,變得名聲大噪。《三國志·郭嘉傳》中就是這麼說的:

“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一語成讖,我被刺客暗害了,郭嘉也出名了。就這樣,我打算偷襲許昌的事情,被傳得沸沸揚揚。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我成了一個野心勃勃的“倒黴蛋”,能力雖有,但運氣不夠。但這件事,真的只怪運氣嗎?

二、說我打算偷襲許都,可時間對不上啊

這樁冤案,看似合情合理,諸多證據已成鐵斷,但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它根本經不起推敲。其中漏洞有很多,我就一點一點說吧。先說說一個最大的問題:關於我偷襲許昌時間線的考慮。於是我又蒐集了下資料,發現說我打算偷襲許昌的,主要就是兩個時間點。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看看許昌的位置

01、官渡之戰期間

暫舉一例來看,見於我本人傳記:“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

意思是說,我趁著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之戰的時候,開始有小動作了。好,我們來看一下官渡之戰的爆發情況。首先,曹操與袁紹正式撕破臉皮,是在當年的正月,袁公還讓陳琳寫了有一篇檄文痛罵曹操,這沒錯吧。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袁紹

但罵歸罵,兩人還沒有正式打起來。關羽在四五月份解決的白馬之圍,其實都只是一場前哨戰役,算不上真正的對峙。

直到七月份,袁紹陳兵南下意圖許都,到了八九月份的時候,袁曹雙方才算正式對峙於官渡。

我是有證據的,你看《三國志·武帝紀》中說:“八月,紹連營稍前,依沙塠為屯,東西數十里。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而《資治通鑑》也提到:“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曹操出兵與袁紹戰,不勝,復還,堅壁。”

大家想一想,我小霸王雖然莽,但不是傻子,如果真的打算趁著曹操脫不開身的時候偷襲,自然會選擇最佳時間段,那也起碼也是八九月之後了。

重點來了,本人孫策,在四月份的時候,便已經“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虞喜在《志林》這樣說:“喜推考桓王之薨,建安五年四月四日。是時曹、袁相攻,未有勝負。”

這位虞喜小兄弟是誰呢?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咱們東吳有個出了名的直臣,叫做虞翻,就是那位靠嘴皮子說服糜芳、士仁投降的那位。

而這位虞喜,便是虞翻的曾孫。我想,咱們東吳人自己說的話,總該比被隔絕在長江外的曹魏人更加可信吧。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虞翻

問題,迎刃而解。

我是在四月份遇害的,此時的曹操與袁紹根本沒有對峙在官渡啊,那麼我又哪裡來的自信,打算做這個得利的的漁翁呢

?按照曹老闆的性格,先宰掉沒立場的,恐怕我這邊有動作,他便會使出雷霆之擊吧。

02、柳城之戰期間

第二種說法就更不靠譜了,同樣暫舉一例。

裴松之注引《搜神記》提到:“策聞曹公北征柳城,悉起江南之眾,自號大司馬,將北襲許,恃其勇,行不裝置,故及於難。”

曹老闆進攻柳城的時候,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彼時袁紹已經涼了,在下同樣是去世多年,試問我如何安排人手偷襲許昌?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我和小老弟周瑜

綜上可知,我完全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進攻曹操的老巢許都。

三、我真的是勇略俱全,而不是無腦莽撞

既然說到這,我自然還有其他理由。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再為我的個人形象做一個小小“辯護”。因為這件莫須有的冤案,讓世人皆以為我是個粗莽之人。這對愛美又愛面子的我來說,完全是無法接受的。我要大聲告訴你們:

我是勇略俱全,而不是無腦莽撞。

首先,我懂得“善養士卒”

。當年我初下江東,便略施小計,輕而易舉收攏了大批士卒。這些人,一部分是流民,一部分則是劉繇的舊部,他們投靠我雖然只是為了利益,但我依舊以誠相待。沒過多久,他們便願意為我賣命了。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江東好兒郎

其次,我還看到了江東政權未來的發展情況。

在平定此地後,我清楚的意識到,中原地區不是我暫時能染指的,於是我開始注重江東內部的發展。為此,我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終於將大名士張昭請了出來。

在後者的幫助下,我先是緩和了與江東士族的矛盾,然後初步建立了一套政治體系,從而彌補了淮泗集團(跟我打天下的老部將,多為江西人氏)多武將的窘境。

我弟弟後來建立的孫吳政權,其所建立的文官班子,不也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嗎?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俺弟弟孫權,成吳大帝了

我的本領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敘述了。

最重要的是,我本人並不是一個只知道蠻橫廝殺的莽撞之人。相反,我尊敬讀書人,更喜歡用智慧來解決問題。

有了這個前提,我還有一個理由,能證明我沒有偷襲許昌的必要。

四、我與曹老闆有交情,咱們兩人是親家

其實,大家忽略了一點:我和曹老闆一向是有交情的。別管這交情有幾分利益和算計,但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一直存在的。

我第一次幫助曹老闆做事,還是在攻擊袁術的時候。

當時,我奉他的命令,在江淮一帶截擊袁術。曹老闆也感謝我的上道,還特意加封我為騎都尉,還拜了會稽太守。不僅如此,我還兩次向曹老闆進奉。而後者為了拉攏我,還主動與我結成了兒女親家。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曹老闆風采依舊

還是我本人傳記,《三國志·孫策傳》中說:

“是時袁紹方強,而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闢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看到沒有,曹操不僅與我主動結成了兒女親家,還許給了我諸多好處。我弟弟孫權、孫翊,也透過這次機會有了合法的官方身份。

更關鍵的問題的是,我和曹操都互相在對方安插了些眼線。按照我本人的智慧,如果貿然起兵,豈不是需要先花費時間整頓一下內部,然後再秘而不發呢?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這也是我

但是並沒有,從我打算偷襲許昌,到我開始有動作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思考。在這些描寫中,我彷彿失去了智慧,又重新成為了一個莽漢。所以,我有理由斷定,這些史料記載源自於一場謠言。

五、害死我的人是陳登,我懷疑他潑髒水

按道理來說,一處史料中多次出現某個場景,那麼其真實性應該是很高的。但有一種特殊情況例外:史料的來源,本就是一次精心策劃的謠言,其目的便是為了掩蓋我遇害的真相。

我在江東割據一方,巴不得我遇害的,主要有兩人。

一個是曹操,因為他打算與袁紹作戰,自然要不能放下我這個隱患;另一個人便是陳登,一個出了名的老陰謀家,呂布就是被他搞死的。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我的剋星陳登

在我看來,陳登是最有嫌疑的人

。首先,他是曹操的手下;其次,他所在的廣陵郡,是我進軍中原的必克之地;最後,我與陳登有宿仇。後者的族叔陳瑀,便因為的我的征討而元氣大傷。

裴松之注引《江表傳》中也有記載:“策覺之,遣呂範、徐逸攻瑀於海西,大破瑀,獲其吏士妻子四千人。”

雖然我經常打勝仗,但也總算遇到了陳登這個剋星。說來慚愧,我小霸王一生征戰無數,卻偏偏在陳登手上吃了大虧。不僅被他擊敗兩次,還被他找來的刺客暗害了。我在死之前,還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看了後人的記載時,我才恍然大悟。

同樣是《江表傳》,它是這麼說的:

“廣陵太守陳登治射陽,登即瑀之從兄子也。策前西征,登陰復遣間使,以印綬與嚴白虎餘黨,圖為後害,以報瑀見破之辱。”

結合這些資料,我有充分證據肯定,陳登便是那個在背後暗害我的人。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中埋伏的我

我就覺得奇怪,我的行蹤都是隱秘的,區區幾個落魄的門客,是怎麼精準找到我的位置並提前做好埋伏的。

原來,是陳登暗中聯合了嚴白虎的餘黨。

說實話,我並不感到驚訝。

嚴白虎好歹曾是江東豪族,而我因為“盡誅豪右”的行為,得罪了不少士族,因此他們對我抱有敵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只是這樣一來,我便成了個被刺殺的倒黴蛋。

暗害了我,總要找個合適的理由吧,畢竟曹魏之人都喜歡站在輿論的制高點上。就這樣,一手被精心炮製的謠言出現了,因為我的“蠢蠢欲動”,給刺客提供了機會,最後死在一場更加精心策劃的刺殺中。

總結: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

要說我沒有偷襲許昌的計劃,那是假的,但我的的確確沒有動作發兵,更沒有做出一副我馬上就要偷襲的樣子。這樣搞的天下皆知,對我反而是有益無害。

而背後的陳登,殺人還要誅心,竟然炮製了這樣一個謠言,來損害我英武不凡又睿智的形象,實在是可惡的很啊。

參考文獻:《吳歷》、《三國志》、《後漢紀》、《江表傳》、《獻帝春秋》

文:古老的小鹿 / 圖:來自網路(侵刪)

三國“吐槽大會”之孫策:都說我想偷襲許都,可我是實在冤枉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