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人生的智慧》:著眼現在和放眼未來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著眼現在和放眼未來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內心的幸福

一個人的幸福,乃至他的整個生存方式,最根本的就在於他自身的內在素質。這種內在素質決定了一個人能否獲得內心的幸福,這是因為人內心的快樂和痛苦首先產生於人的思想、感情和意願。

人的幸福

人的大腦意識是寄生於人身體中的寄生物,人辛辛苦苦打拼來的閒暇時光,就是為了用來自由自在地享受意識和個性帶來的樂趣。因此,閒暇是人生的精華,此外人生就只剩下了辛苦勞作。然而,大多數人在閒暇時都獲得了什麼呢?除了聲色享受和嬉笑打鬧,就是渾渾噩噩和庸俗無聊。人們對閒暇的消磨就表明閒暇對他們來說毫無價值。

人是什麼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努力做到最好。一個人在這方面越努力,那麼他從自身發現快樂源泉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他的幸福度也就越高。亞里士多德的話非常正確:幸福屬於那些能夠從自身獲得樂趣的人。原因在於,幸福快樂的外部源泉,在本質上都是不確定的、短暫的、被偶然所限制的。所以,哪怕是在最好的情況下,他們都可能輕易消失。確實,如果我們無法控制這些外部源泉的話,那麼上述情形就會發生。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著眼現在和放眼未來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人的財產

在擁有多少財產這一方面的願望,幾乎不可能或者很難確定到底怎樣的程度才是合理的,因為一個人所擁有的某種財產的絕對值並不能決定他在財產方面的需求能否滿足。他的滿足程度是由相對數量決定的,亦即,由他所期望得到的財產和實際已擁有的財產之間的比例所決定。所以,只考察一個人實際擁有的財產沒有任何意義,就像在計算分數時只計算分子而沒有計算分母。

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

我們展示出來的表象——亦即我們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往往被我們過於重視,這可能是由我們人性中的一個獨特弱點導致的。雖然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對於我們的幸福來說,別人的看法在本質上來講並不十分重要。所以很難解釋明白為什麼一個人發現自己可能在別人那兒得到一個好的評價時就會感到高興,虛榮心就會得到一定的滿足。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著眼現在和放眼未來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著眼現在和放眼未來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只有這樣現在和未來才不會發生衝突。很多人對現在過於痴迷,他們通常知足常樂,隨心所欲;有的人則過於擔憂未來,他們則小心翼翼,滿面愁容。很少有人能夠將兩者之間的關係把握在一個恰當的尺度上。那些為了希望和未來而努力生活的人一直盯著前方,焦急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事情,好像未來的事才能使他得到真正的幸福。

人生的各個階段

我們在一生中都只活在此刻當下。不同階段的此刻當下之間的差別在於:生命初始,我們面對的是遙遠的未來;但當走到生命的終點時,我們看到的卻是身後那漫長的過去。雖然我們的性格並沒有改變,但我們的心境卻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同階段的“此刻當下”因此具有了不同的色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