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自古以來,中國人始終認為“死生大事矣”,也因此中國人對歷史上帝王將相死後的墓地非常感興趣。比如龐大的秦始皇陵,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我們今天也來“八卦”一下,探究一下諸葛亮的墓在哪?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神秘的“謠言”

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各種神秘的傳言,比如有傳言就說,諸葛亮死後

留下

遺言:

死後要四個人抬著他的棺材,一直往南走,走到繩子斷了就地下葬

有一種說法,當四個士兵把棺材抬到定軍山時,一座山峰坍塌了。四個士兵一起被埋在瓦礫裡,沒有人知道諸葛亮到底把他的骨頭埋在哪裡。另一種說法,四個士兵走了一天的路太累了,於是他們開始偷懶,隨便找個地方埋葬諸葛亮。當他們返回蜀漢稟告劉禪時,被劉禪賜死,然後被處決。就此,諸葛亮的墓已成為千百年來的一個謎。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其實這些傳言一看就不可信,諸葛亮死前是蜀國丞相,古人比現在人更為看重生死,怎麼會如此隨意,安排四個人抬著棺材就走?再者來說,古代棺槨比現在重得多,遠遠不是四個人能抬動的。

這些傳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後人為神化諸葛亮的智慧而編撰的故事,大家聽後一笑置之即可。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史書記載+考古佐證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這段記載翻譯過來意思是,

諸葛亮遺命將自己葬在漢中的定軍山中,沿著山勢修建墳墓,墓地只需要能容下棺木,用穿著平常的衣服入殮,不需要陪葬的器物。諸葛亮的遺命,展現著他的勤儉樸素、愛惜民力。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諸葛亮死前

曾給劉禪上表說:“我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薄田,家中孩子使用之外還有一些富餘。至於臣在外任官,沒有其他的排程,隨身的衣食住行都是仰賴於官府,沒有別的營生,以增長自己的資產。等到臣去世之時,不讓家裡有多的衣物,外有多餘的錢財以辜負陛下的恩寵。”等到他去世之後,果然都像他所說的那樣。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諸葛亮墓,位於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因諸葛亮曾獲封武鄉侯而得名武侯墓。

1996年,諸葛亮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三國志》的記載,還有今天諸葛亮墓的實物所在,

可以肯定諸葛亮的墓就是在漢中定軍山

,那些所謂的傳說、疑塚都不可信。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為何是漢中定軍山

既然諸葛亮墓是在漢中定軍山,那就有一個問題了,蜀漢國都在成都,像劉備死後就是葬在成都,為何諸葛亮遺命把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呢?

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屬於魏蜀交界之地,距離成都有千里之遙,且山路崎嶇不便,將棺木運回成都歷時久且耗費軍力。再加上諸葛亮考慮到自己死後魏軍會採取相應行動,而此時蜀軍氣勢正弱,恐無法抵擋,便留下命令讓大軍撤回漢中屯守,同時也將棺木帶去漢中。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另外,諸葛亮把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有著深刻的意義,清朝時曾擔任過漢中知府的嚴如煜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時君臣憑定軍形勢,慨懷先烈,昕夕規籌,為興復大猷,則定固侯與昭烈壯志之所寓。其後,侯獎率三軍,北定中原,營於定軍,申明陣法,築城峙糧,崎嶇褒斜,鞠躬盡瘁,死而已者,侯之身死而未已也。

埋骨故壘,丹誠耿耿,依昭烈與高帝之靈,告後人以興復之必在漢川,詎不壯哉

。”

漢中之戰,對蜀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定軍山黃忠陣斬夏侯淵,讓劉備正面擊敗了曹操。

漢中也是劉備與諸葛亮苦心經營籌謀復興之地,北伐的橋頭堡,這裡寄寓著君臣二人興復漢室的壯志

,諸葛亮選擇葬在此地,正是為了激勵蜀漢後人時刻不忘復興漢室之志。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諸葛亮一生為了興復漢室,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氣節壯烈、忠義無雙讓後世人所敬仰。即使自己的志向沒有完成,諸葛亮死後也想要留在定軍山,一方面希望以此激勵後人不要忘記北伐興復漢室;另一方面諸葛亮也想把自己的英魂留在定軍山,回顧自己的一生。

有時間,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定軍山,去瞻仰一下武侯墓,感受諸葛丞相一生的志氣與精神……

諸葛亮之墓在哪,為何是漢中定軍山而不是成都?四人抬棺只是杜撰

三國史話(國民閱讀經典·平裝)

檢視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