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坐著汽車去看滇緬公路:龍陵的雨,芒市的米,擺夷的女郎

<>歷史灰塵注:1938年8月底,滇緬公路終於提前竣工通車,滇緬公路被譽為“抗戰輸血管”,從物資上給抗戰巨大的支援。

1939年,坐著汽車去看滇緬公路:龍陵的雨,芒市的米,擺夷的女郎

幾個月後的1939年3月,可愛的曾昭掄先生便迫不及待想去看看滇湎公路,讓我們跟隨他的文字,去感受八十多年前滇湎公路上的風塵僕僕吧!下文?摘?自曾昭掄先生的《緬邊日記?》。

1939年,坐著汽車去看滇緬公路:龍陵的雨,芒市的米,擺夷的女郎

如果你喜歡有趣的、不常見的歷史資料,請關注我,我會每天堅持發掘出那些快要淹沒在時間煙塵中的歷史文章。

1939年,坐著汽車去看滇緬公路:龍陵的雨,芒市的米,擺夷的女郎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贊、評論、轉發。

由保山到惠通橋在保山休息了一天以後,三月十五號,我們又從保山動身前進。

同行的伴侶,有一半在保山下車,不再前去。

與我同車的林、陳二君,也在此內。

由保山西去,原定的行程,是一天走二百零八公里,趕到芒市(以前是中國境內最西的一站)。

近來芒市以西,已經開設遮放站,不久還準備再向西展到畹町。

一天趕到遮放,因為路面欠佳,並且有一部分路太險,事實上幾乎是不可能。

要是第一天趕到芒市的話,第二天到遮放或者畹町,路又嫌太短。

因為這種原故,現在普通行車的習慣,是第一天走一百七十公里到龍陵,第二天由龍陵走八十八公里到遮放。

我等這次,因為想到芒市考察,特別請司機照舊趕到芒市。

我們在昆明時間的上午九點零九分,由保山起程(因為保山是在昆明之西,保山的表,比昆明要慢三刻鐘左右)。

出城以後,沿著公路前進,穿保山壩子向西南去(公路只是經過城的東門,並非穿城而過)。

這段路的路面很好。

十二公里過朱家屯(村名,距昆明六八O公里,海拔一八六六米)後,路穿相當平的丘陵田行;這樣地走了不到兩公里,隨著就陡盤上一座山。

這山的下面一段,完全是一片荒山。

走過幾分鐘以後,樹慢慢地多起來。

更前走到近山頂一段,又看見遍山全都長滿了松樹。

由此看來,保山附近的多荒山,完全是因為當地百姓,不知保護森林,只知任意砍柴的結果。

六公里過陡石崖(距昆明六八六公里,海拔二O七三米)後,路有下有上,大勢仍然上趨,再六公里到大官市(距昆明六九一·三公里,海拔二二一八米)。

從這裡起,路在松山頂上走,勢改下趨,有的地段頗平,十七公里過下平場子(距昆明七O九公里、海拔一七六四米)。

這處附近十幾公里的路面,似乎在滇緬公路全路上,要算修得最好的一段,除掉平滑以外,修得非常漂亮。

凡是路面用白砂鋪成的地方,兩邊靠邊各用黑砂鋪成一條黑線。

反過來說,用黑砂鋪面的路段,兩邊就用白砂鋪成白線。

據說當初修公路的時候,是分段地責成本地人民修築。

大約這地方的人民特別勤快,所以修得特別好。

由下平場子前行,路叉陡盤上松山。

前去走了五公里左右,到一字浪地方,因為同車的一位朱太太,感覺不舒服,把車停下來。

朱太太是一位新生小孩不過十天的產婦,這次哭著一定要隨她的丈夫,一起跟我們上遮放去。

結果果然不出我們所料,走得不到五十公里,就已經不能支援。

停車的地方,只有路旁坡下,有一個住戶人家的茅棚。

我們跑下去,替她接洽,借地方暫住一下,卻因為實在地方太小,沒有能成功。

只好將車慢慢地再向前開,四公里以後,我們到了李山頭。

這處路旁山坡上,有兩座小的村落,勉強地替朱太太找了一處臨時的住所,由朱先生送她下去,陪她暫住,方才解決這個問題。

自我們以後行路的經驗看來,把她在這處送下去,是一件極聰明的事;因為從保山到李山頭一段,路是異常地平穩好走,前去不遠,路面卻忽然大壞,連我們都有點受不了。

可是我們到遮放,不過三天,朱太太卻又安然地坐車到了那裡。

因為朱太太的關係,時間上損失了四十幾分鍾,我們的司機很著急,怕的是天黑以前,趕不到芒市。

可是自李山頭前去,路繼續地陡盤上山,許多地方很險,路面又逐漸地壞起來,使車子沒法快開。

走了十八公里以後,到了這座山的坡頂“戈家山”(距昆明七二四·七公里,海拔二二三六米)。

由這坡頂,路陡向下盤。

五公里過林林寨(距昆明七二九·五公里,海拔二O三九米)後,路勢轉平,三公里到保山、龍陵兩縣交界處的“陸窩壩”山口(距昆明七三二·八公里,海拔二一三七米)。

由陸窩壩起,路再陡盤下山。

這一段下山路,異常地陡;可是因為山很高,一共走了二十七公里,方才下到橫跨怒江上的“惠通橋”。

這段下坡路的陡而長,在滇緬全路上,恐怕要算“首屈一指”。

我們走過的時候,路面又是欠佳,車子走過,顛得相當厲害。

坐在車上,一方面感覺不大舒服,一方面感覺異常地險。

所下的山,近頂一帶,馬尾松不少,往下漸漸變稀;下面一大段,只有稀疏散佈的松樹。

一路下去,看見山坡上開成斜坡田處不少;多樹的一段,樹叢間也插有一塊一塊的斜坡田。

因為山坡特別地陡,只有近山腳一段,略為看見一點梯田。

山頂林林寨到陸窩壩一段,地勢平寬,大部分都已開闢成田。

下到半山以後,向下一望,一方面看見盤下山去的陡路,一方面看見在下蜿蜒如帶的怒江,前望又見對岸的山和盤上山去的公路,形勢很是壯偉。

惠通橋橫跨怒江上的惠通橋(距昆明七五九·五公里),海拔只有八百四十九米,比起剛才所下的戈家山,相差幾乎有一千四百米之多。

坐車疾馳下來,高度陡變,寒暑頓易。

因為高度的陡變,耳鼓感覺,有一點坐飛機下降的風味。

拿氣候來說,山頂相當地涼,到怒江邊卻是熱不可耐,不得不把身上所穿較厚的衣服,一齊剝下來,只剩一件襯衫。

這處氣候的酷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高度比山頂低得多;另一方面,大約是因為江流兩座高陡山間,不容易有可以減低熱的感覺的大風。

由保山至惠通橋,所翻的實在是屬於怒山山脈的一片大山。

因為保山的海拔高度,比起惠通橋來,差不多要高一千米,由保山爬到山頂的戈家山,不很費事;由戈家山下到怒江邊,卻要走下一段極長的陡行下山路。

怒江現在也叫潞江。

由山上一路下來,遠望一點看不出這“怒”字的意義,所得的印象,彷彿水是相當地靜。

到橋端停車,往下一看,方才覺得怒江的水,的確是在那兒怒流!水流得很急,水面上也顯出許多漩渦,但是水卻是相當的清,作啞蘋果綠色。

惠通橋也是一座落成不久的新式鋼索吊橋,和功果橋一樣,但是比那橋還要偉大。

橋的兩端,是各用十八根鋼索(一邊九根)吊起。

據說這橋的修築費,是國幣七萬元。

橋的兩端,也有衛兵荷槍守衛。

西端岸上,樹有一塊石碑,記載建造這橋的工程和經過。

重修滇緬公路惠通橋 美軍164照相連拍攝惠通橋遺址由惠通橋到龍陵過了惠通橋以後,路盤上高黎貢山脈。

瀾滄江、怒江、高黎貢山,這些我所最景仰的地理名詞,現在居然都親身踏過,是一件何等快意的事。

高黎貢山脈,是一條大的山脈;由怒江西岸起,一直西去,到緬甸邊境,全是屬於這條山脈。

但是自惠通橋前去,盤上山的路,並沒有剛才下戈家山的路那麼陡。

初向上走,看所上的山,是由石灰石所構成。

山上的樹,也和對岸的山一樣,只有不多的馬尾松,在山坡上稀疏地散佈著。

山坡上面,有一部分闢成梯田或斜坡田。

十三公里以後,樹忽然地密起來。

再上五公里(此處地名臘猛),路旁的山坡,闢成一層一層的梯田,每層分若干疊。

灌田所須的水,從上到下,一疊流到一疊。

一層用完後,水從一口流出,飛下到下一層,造成一種小瀑布的景象。

這段風景,很為特別。

水的利用,也真是充分。

未來此處以前,本來以為高黎貢山,是一片荒山。

到此方才知道,這山不但不是荒山,而且反是已經強度地開墾。

這樣的風景,一共走了七公里左右,梯田又不可復見。

再上只有斜坡田,種著包穀和鴉片;這種的田,卻是一直開到山頂。

另外還有一件可注意的事近高黎貢山頂的地方,還看見有墳墓。

就是在逼一路翻上山來,途中所看見的植物,除掉松樹以外,半山以上(臘猛附近起),雜木(多是落葉樹)和灌木不少。

臘猛以下,間空看見木本的杜鵑花。

臘猛一段梯田風景中,田邊常栽著有龍舌蘭(這種植物,在走下對岸戈家山的山坡時,已經常在道旁看見)。

山上並且常看見蜂桐樹。

一路上山,直到將近山頂之處,下望差不多總可看見怒江在下,對岸望見怒山山脈的高山,形勢很是壯偉。

自怒江邊(惠通橋)起,一共走了四十二公里的上山路,方才盤到高黎貢山頂的木瓜丫口(距昆明八O一公里,海拔二二七六米)。

這處比較惠通橋高一四二七米。

論起高度的懸殊和上坡路的長,這段在滇緬公路全程中,要算第一;在國內其他公路中,也似乎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長坡。

一路往上走,天氣逐步地涼起來,風也越來越大。

達到山頂的時候,風是非常地大,天氣也是相當地涼;在怒江邊脫下的衣服,又不得不一齊穿上。

自木瓜丫口起,路向下趨。

由此前去到龍陵,三六·六公里的中間,一共只下去五四八米,高度相差不算多。

途中所走的路,有一部分下趨頗陡,其餘只是緩下;有幾處緩向上趨;中間有一處是翻過一座小山峰。

中途觀察所下的山,似乎是由砂岩和砂礫岩所構成。

路旁石質和土質都很鬆;小塊砂岩,握在手中,用力一擠,立刻粉碎。

據說因為這種關係,這段路很壞;一到雨季,大成問題。

到龍陵附近幾公里,山上的岩石,似乎又是石灰石。

一路下山來,山上略有些樹,但是大部分多是灌木,松樹不多。

距龍陵約十五公里處,路旁走過一處溫泉(距昆明八二三公里)。

將到龍陵街前的一公里。

路穿縣城附近的一片小壩子行。

進街的西口後,穿街走一公里半,方才達到位在街的西端的車站(距昆明八三七·八公里,海拔一七二八米)。

龍陵龍陵原來是一處設治局,後來改為一縣。

現在是一個三等縣。

所謂縣城,並沒有城牆,正街是由東北往西南一條不很直的街。

這街倒不短,大約一共有一千六百米長,可是相當地狹陋。

街是用不規則的小石塊鋪成,中央鋪有窄長的長條石板一條。

除這街外,旁巷略有幾條,但是都是很短。

街上有幾家飯館和旅館。

最大的旅館叫萬來興旅社,新開張不久。

最大的飯館,叫中華飯店,也是新開。

這飯店裝置比較新式,除賣飯外,兼營咖啡館。

在飯店的斜對面,有一家糖食店,名叫吉祥齋,也帶著賣咖啡。

我們自從由昆明西行,一路所經過的,全是內地,久已不看見咖啡館。

到這裡,因為逼近緬邊的關係,才又開始看見這樣的商店。

街上還有兩處會館(兩湖會館和西蜀會館),三座廟(武廟、萬壽宮、三元宮),一處海關分卡,兩所小學(縣立兩級小學和女校),一處稅局(龍陵特種消費稅分局),一所救濟院,一處華美鑲牙所。

中華飯店內,裡面一進,有一處新開的照相館,名叫象徵旅行照相。

該飯館附近,還有一家映記中西藥房,裡面附設和平書局,並且搭著買化妝品。

海關和車站,都在街的西端,稅局和武廟,是在東端。

在車站的附近,有一家騰龍運鹽公司。

這表示龍陵一帶所吃的鹽,是由騰衝方面運來。

龍陵縣城附近,也是一片高原上的壩田。

不過這壩子很小,自東門外沿公路橫穿過去,不過一公里左右就走完。

龍陵縣屬,全是山地。

因為這種緣故,雖然人口稀少,所產的米,還不夠本縣人民的消耗。

每年總要從保山的芒市、騰衝等處,運進米來。

我們這路來,到保山還是內地風光。

風俗裝束種種,和別省並無分別。

龍陵仍然是漢族世界,滿街看見包小腳的婦女;夷裝的人,在街上幾乎完全看不見。

可是龍陵彷彿是漢人文化的最前線。

過龍陵再向西南去,經芒市、遮放等處,直到緬邊,便完全是夷人的世界。

風俗習慣服裝,很有些和我們有重大的不同點。

因為逼近緬邊的關係(緬甸生活程度很高),龍陵的生活程度,相當地高,比保山大約要高一倍。

不過比起再西的芒市、遮放、畹町等處,卻還要低得不少。

龍陵街上的物價,完全是拿新滇幣計算,國幣可以暢利地通用。

從龍陵西去,北可以通騰衝入緬甸;南可以經芒市、遮放,在畹町入緬境。

所以龍陵實在是中緬交通上的一個樞紐。

中國的郵政,事實上正式地只通到這裡。

在龍陵街上,還有郵簡可以投信,更西到芒市,只有一位拿月薪國幣三元的人,兼差式地在那兒代辦郵寄事務。

到了遮放、畹町,就完全沒有通訊的便利了。

由龍陵到芒市我們是下午四點十七分到的龍陵。

中午未曾吃過午飯。

到這裡,在中華飯店,吃了一盤蛋炒飯,索價國幣二角五分。

車子加足油以後,五點三十分,方才又動身前進。

司機雖然有幾分不願意。

但是被我們央不過,只好勉強地冒險向前進。

由龍陵到芒市,路程不過三十八公里。

要是路好的話,照道理在天黑以前,趕到芒市,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當我們走過的時候,路面還是很壞。

我們冒著險去,事後想來,大可不必。

由龍陵前行,起初路在山頂上走,四望各處山峰上,都是滿長著有樹,風景很美。

出街口路先穿沖田行,隨著就往上趨,盤上山去。

三公里過龍陵、潞西兩縣交界處的雙波(距昆明約八四一公里,海拔一七七二米)後,跟著路陡向下盤。

此處的山,土質很鬆,似乎是由一種淺灰色的泥板石所構成。

往前去再看,主要地卻是一座石灰石和泥頁岩所構成的山。

一路前去,望見路旁和對面山坡上,長有木本杜鵑花不少,有的幾段,長得尤其是密。

雲南省境內,到處常看見杜鵑花。

每年開花時節,在高山坡上,遍山吐出鮮豔的花,極其美麗。

例如黔滇兩省交界的亦資孔一帶此花特多。

去年四月中從那處走過,甚覺其美。

不過別省和滇東的杜鵑,都是草本。

到了滇西的怒江流域,方才看見別處未曾見過的木本杜鵑。

這種杜鵑,是相當大的樹,開著粉紅色的花。

我們走過的時候,花正盛開。

一望遍山粉紅,真是美麗,滇省因為海拔很高,並且氣候特殊,許多植物,都是別處見所未見。

比方蓖麻在別處全是草本;雲南所產者,卻是木本。

埃及棉花,本來也是草本植物,有人把它移植開遠附近,幾年以後,卻變成木本的木棉了。

下坡路走了十四公里以後,路走過一座跨在溪溝上的小橋。

此處附近,遍山都是木本杜鵑,比別處長得更密。

加以附近蜂桐樹不少;大紅色的蜂桐花和淡紅色的杜鵑花,彼此互相烘托,更加顯出豔麗。

過小橋以後,上一小坡,隨著又往下趨,沿途山坡上仍然看見有杜鵑,路旁也常見蜂桐樹。

十三公里過新橋(距昆明八六六公里,海拔一一五二米)後,坡已下完。

前去路旁沿著芒市附近的壩子走,相當地平坦,十公里到芒市。

這段路中,路旁所看見的特殊植物,除掉蜂桐樹以外,還有榕樹(一稱“菩提樹”)和成叢的竹子(“磁竹”)。

這兩種植物的繁多,是這路上逼近緬邊一段的特景。

從這處起,一直前去,經過芒市、遮放,到畹町,沿途都常常可以看見。

滇西的燒山我們是晚間七點十六分,方才到的芒市。

最後的幾公里,完全是在暗中摸索。

那時路還沒有十分修平,車走時跳得厲害。

幸虧這一段路是平路,未曾發生意外。

將近芒市的一段,昏黑中到處看見燒山的火光,很是好看。

燒山在雲南似乎是一種通行的習慣。

就是在昆明,夜間也有時可以看見西山上在那兒燒山。

我們這次來,昆明下關間,看見過好幾處正在燒山。

下關以西,又看見過好幾次。

但是任何地方的燒山,也沒有芒市附近那麼好看(據我們後來的考察,由芒市西去,到邦弄、三臺山一帶,是燒山燒得最厲害的地方)。

燒山毀壞森林,實在是一件應當取締的事。

但是燒起山來,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好看。

白天的時候,看見綠樹中間,燒出一條紅色的火路,真是極美的對較。

夜間看燒山,好像燈火似的,把自然界照亮起來。

我們到芒市的時候,因為燒山的地處多,遠看到處燒起,彷彿就像城市的燈火一般,只是略為紅一點。

到芒市停下後,站在一處洋樓的平臺上,望見對山上燒成橫的一大條,像慶祝大會所扎的燈綵一樣,更是壯觀。

燒山在燒的時候,雖說好看,過後卻大煞風景。

我們這次沿途走遍許多地方,在白天看見山坡上燒山的遺蹟,是一塊一塊被燒焦,彷彿像癩子一樣。

有的地方,燒後留著數顆倖存的樹木,至於燒山盛行的理由,大約是因為農民相信,燒後地可轉肥,接著就可開墾。

因此有些地方,燒後又燒。

樹燒完了,只剩有草,還是再燒。

燒完以後的田,大半是闢成斜坡田,種著糧食。

慢慢地再在可能範圍內,改成梯田。

保山以西,這樣闢成的田,似乎最後的目的,是種鴉片。

芒市芒市距昆明八百七十六公里,海拔一一二六米,是高黎貢山山脈中的一片高原。

由龍陵到這裡,往下走了六百米。

由芒市再向西南去,一直到緬甸邊界,再沒有很高的山。

未來這裡以前,我們從地理書上所得的印象,總以為高黎貢山,是特別高大的山脈,並且越到邊界越高。

來此以後,方才知道,這印象和事實完全不符。

高黎貢山雖說相當地高,但是它的海拔高度,還不及雲南境內許多地方的山。

並且自從翻過怒江邊的木瓜丫口以後,勢向下趨。

到了芒市的高原,海拔高度,反而比較昆明低去八百米之多。

由芒市往西,最高的海拔不過一千三百多米;壩子的高度,只不過海拔一千米左右。

芒市的壩子很大,在雲南省內最大的壩子當中,要佔一個重要的地位。

它的大小,似乎比有名的保山壩子,還要略為大些。

公路穿過這壩子,一共要走三十一公里之遠。

因為壩子這樣大,芒市的米,很是有名。

可是因為芒市逼近緬邊,生活程度比較地高,所以這處的米價,比保山要高出不少。

現在新設在芒市、遮放一帶的機關,還是自己由保山帶米去吃。

從另一觀點說,芒市米的所以出名,不只是在量的方面,而且也在質的方面。

我們在芒市土司代辦的招待筵上,得著機會嚐了這處出產的米。

這種米煮成飯後,顆粒比較地小,帶有糯性。

吃起來,味道似乎是介於普通的黏米和糯米之間,的確比較普通白米好吃。

滇緬公路開通以後,有人詠這路上的特景,說沿途有四絕:“下關的風,龍陵的雨,芒市的米,擺夷的女郎。

”我們這次以乾季來,在下關不曾遇見風,在龍陵不曾碰到雨,到了這裡,卻得一嘗芒市的米。

至於擺夷的女郎,那“且看下回分解”。

滇邊土司制度從昆明往西,直到龍陵,都早已“改土歸流”。

過龍陵入潞西縣境,方才看見遺留下來的土司制度,芒市就迄今仍是一處土司轄治的地方,現在的潞西縣,原來叫做芒遮邦設治局,據說去年才改稱潞西縣。

“潞西”是潞江(即怒江)西邊的意義。

“芒遮邦”是芒市、遮放、邦弄(在芒市、遮放中間的一處地名,也有時寫作“板弄”)三處地名的縮寫。

大約原來只有土司,以後添設設治局,再後改作一縣,仍然留著土司,最後乃正式地廢去土司,“改土歸流”,是邊疆上土司區域變成一縣的四部進行曲,而我們所經過的區域,現在正是滯留在第三階段中。

在這區內,一共設有兩位土司,一位設在芒市,稱“潞西芒市安撫使司”;一位設在遮放,稱“芒遮板、遮放、宣撫副使司”。

芒市的土司姓“放”,現在已改姓“方”。

目下這處土司職位的承襲者,年紀還不過十三歲,尚在書房讀書。

替他執行職權的,是他的三叔方克光(號裕之),普通人現在都叫他“方代辦”。

遮放的土司姓多,現任土司名多萬培(號舜如)。

芒市地方,自從明朝正統年間起,就設有土司。

關於滇邊土司的來源,據我們所聽到的,一共是有兩種。

一種是土夷的領袖歸化,被封為土司。

一種是明初沐英征服雲南時有功的將士,得著這種酬勞。

無論是那一種來源,土司的職位,在沒有改土歸流以前,總是世襲的。

根據《雲南邊地問題研究》(民國二十二年,雲南省立昆華民眾教育館編輯及出版)的記載,滇邊土司當中,只有兩處土司原籍是漢人,因功封為土司。

其餘全是“土夷”,芒市、遮放兩處土司,都在此內。

可是芒市、遮放的土司,現在自己都說是“南京人”,有歷代家譜可查。

至於平常他們對“夷人”說話時之所以自稱“我們擺夷”,不過是藉此籠絡人心,免得被人民看作異族。

這兩說倒底那說比較正確,似乎對於我們沒有很大關係。

在我們中華民國的組織當中,本來是允許,而且切願,原來在中國居住的各族同胞,不問其種族如何,共同努力,肩起國家的責任來,並沒有存著絲毫歧視的觀念。

據我們和這處邊區各土司談話的結果,他們的愛國心,他們對於抗戰的認識,絕對不在漢族人士之下。

所以現在的問題,從漢人的立場來說,是怎樣可以和邊區內的各少數民族,發生更密切的感情,取得更徹底的合作。

至於其他次要問題,大可以不必爭辯。

還有一點我們應當注意的,就是漢文中的“夷”字和緬甸文中的“撣”(Shan)字,原意都含著有鄙視的意思。

因此“夷族”同胞,對這名詞很不喜歡,好些“夷人”的不肯自認為“夷族”,和這點很有關係。

他們在自己的文字中,另有專名,比方“擺夷”自稱他們的種族為Dia(譯音)。

為著免去種族間的摩擦起見,政府當局似乎應該毅然地下一次決心,把夷、苗等含有鄙視性的民族名稱,一律廢除,改用他們自己所定名稱的譯音。

培養國內各少數民族的自尊心,同時提高他們的教育程度,似乎是唯一徹底的辦法,可以化除過去各種民族間或有的猜疑和摩擦。

蘇聯國內種族和宗教的複雜性,比我們多好些倍,可是他們的政府,應付得法,各民族間可能有的問題,已經完全消除。

在我們中國,因為漢族人口的龐大,這類問題,應該比較地很好對付,只可惜高談闊論者多,做實際工作的卻又太少。

比方去年路過貴州的時候,在和一些苗族同胞談話的當中,他們問到,為何中央廣播電臺廣播訊息的時候,有廣東話的廣播,有福建話的廣播,卻沒有苗語的廣播。

逼得沒有辦法以後,我們只好答應,苗語的廣播也有,只是不是每天有的。

像這類的問題,看來雖然很小,卻是很有關係。

當英國的廣播,不但是用法文德文,而且還用阿拉伯文的時候,為何我國不對自己國內的苗族同胞,用苗語廣播?土司在邊區地方政治上的地位,究竟是怎樣呢?小一點說,不過是一個區長;大一點說,就是一位土皇帝。

從行政組織的系統講來,土司的確是和區長相當,不過所轄的地區比較大些。

像芒市土司衙門內,現在就附設著有潞西縣第一區區公所,區長也就是由方代辦兼任。

可是從職權說來,土司在他所轄治的區域內,真是“大而無當”,部裡的土地,全部是他的私產,百姓不過是向他租地來耕種。

收納所得,一部分就拿來納糧。

這樣一來,因為沒有土地的爭執,地方上的訟案,就少得多。

據方代辦告訴我們說,關於遺產、婚姻等類的訴訟,也是很少。

從前的時候,因為交通太不方便,同時邊地政治也往往很欠良好,地方上的訟案,都是控到土司那裡去,由他獨斷的處決。

所以行政權和司法權,完全聚中在他一人的手裡。

設治局以前每年只派人來,巡視一兩次,帶著問案。

那些人卻又多數貪汙,並且斷案太慢,所以本地百姓,對他們並不歡迎,情願由土司獨斷一切。

現在既已改縣,交通又方便起來,情形當然與前不同了。

土司和他的親屬,在“夷族”中自成一種貴族階級,與“庶民”大有界限。

這階級裡的人,只能彼此通婚。

土司的大少爺更須和另一位土司的大小姐結婚。

因為這種緣故,現在滇邊各處土司,彼此都是親戚,像現在芒市和遮放兩處的土司,就是直接的姻親。

在滇緬公路沒有開通以後,滇邊的土司,從當地老百姓的眼光來看,確是有不可侵犯的尊嚴。

芒市的城裡,以前根本就沒有店鋪,因為這樣是褻瀆土司的尊嚴。

趕街子的地方,是設在西門外。

現在城裡三數家僅有的店鋪,還是路通以後,新近開的。

以前上司出來的時候,路過的地方,“夷民”全都成排地跪在路旁迎接。

公路初通的時候,還是如此。

路通以後,由中央來這區的人太多,如此不勝其煩,芒市、遮放兩處土司,乃下令廢去這種禮節,並且不準“夷民”再事跪接。

於是時輪的旋轉,終於把統治階級和平民間的鴻溝,漸漸地填起來。

再從一方面說。

以前迢迢萬里,從京城來一位貴賓,到這滇省的邊區,是多少年難有一次的事。

現在因為抗戰關係,二等要人,來過這裡的,很有不少,也就“司空見慣”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