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見過奕字輩,載字輩甚至溥字輩的人嗎?為什麼?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春,七十五歲的乾隆帝第六次南巡,閏三月份抵達江寧(南京)。正當他駐蹕於龍潭行宮、率諸多隨駕大臣、地方文武官員遊覽欣賞江南美景的時候,來自京師的八百里加急奏報給老皇帝帶來了一個期盼已久的好訊息:乾隆四十九年閏三月初八,皇長孫鎮國公綿德的長子三等輔國將軍奕純之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誕育一子。這是乾隆帝第一個元孫(即玄孫,避康熙帝名諱,改稱元孫),這個嬰兒的誕生,讓乾隆帝終於實現了五世同堂的願望。得到皇元孫誕生的訊息後,乾隆帝喜不自禁,當晚即命設宴,讓隨扈南巡的王公大臣、江南官員及安南國使臣等參與宴席,以慶賀皇帝得到元孫。

乾隆見過奕字輩,載字輩甚至溥字輩的人嗎?為什麼?

乾隆帝在席間更是作詩一首,以慶賀自己又向“千古一帝”的目標邁進了一步:飛章報喜達行軒,歡動中朝與外藩。曾以古稀數六帝,何期今復抱元孫?百男周室非五代,三祝堯封是一言。重耋人多茲鮮遇,獲茲惟益凜天恩。第二天,乾隆帝在江寧下達諭旨,對十七歲的曾孫奕純加以封賞,以表彰他延續皇家血脈、為自己添得元孫的功勞:“朕慶抱元孫,五世一堂,實為古稀盛事。自應特沛恩施,以衍奕祀雲初之慶。皇曾長孫奕純,得生元孫,實為國家祥瑞,朕深為欣悅,著加恩賞戴寶石頂、雙眼花翎、晉封鎮國公品級鎮國將軍。”然後乾隆帝按照皇室行輩命名規則,給皇元孫起名為:載錫。

乾隆見過奕字輩,載字輩甚至溥字輩的人嗎?為什麼?

在乾隆帝結束第六次南巡返回京師後,他還親自前往皇孫綿德的貝子府,“探視元孫、御賜紅絨結頂帽”,顯示出老皇帝對於元孫的重視、以及自身五世同堂的得意之情。皇元孫的祖父、時年三十八歲的綿德,則早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月,就因為兒媳即將誕育皇元孫而被祖父乾隆帝額外加恩:“今念綿德之子奕純,新歲可以得子,朕慶抱元孫,五世一堂,實為古稀盛事,自應特沛恩施,以衍奕禩雲礽之慶。綿德著加恩晉封固山貝子,嗣後宜益加謹飭,常存敬畏,以期永承恩澤,副朕諄切訓勉之至意。”綿德是乾隆帝的長房長孫,他的父親-乾隆帝庶長子永璜,因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嫡母孝賢皇后葬禮上不夠悲哀痛悸,被父親乾隆帝嚴厲斥責:“皇后崩逝,而兩嫡弟皆亡,自以為身為長子,有登大寶之機,暗自竊喜。

乾隆見過奕字輩,載字輩甚至溥字輩的人嗎?為什麼?

”併發誓不再考慮永璜為繼承人:“此人斷不可承續大統。”永璜莫名其妙遭受父親的無情打擊,繼承權也被剝奪,萬分惶恐驚懼之下,以致鬱鬱寡歡、心氣鬱積,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抑鬱而卒,年僅二十三歲。永璜去世後,乾隆帝才頓感後悔,對於英年早逝的長子十分愧疚,追封其為和碩定親王,諡號“安”,並沉痛悼念:“皇長子誕自青宮,齒序居長。年逾弱冠,誕育皇孫。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備成人之禮。”永璜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七月誕育了長子綿德,八月又誕育次子綿恩。這也是乾隆帝的長孫、次孫。對於喪子的乾隆帝來說,總算是一個慰藉。

永璜的長子綿德,在皇祖的關愛下,承襲了定親王爵位,時年僅三歲,當時他的諸叔、即乾隆帝諸子,都還沒有封爵。這也是乾隆帝對於長子因己而早逝的補償。而綿德成年之後行事乖張,肆意妄為,漸漸不受皇祖待見。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綿德因犯事被降爵為定郡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因私下結交官員,饋贈往來而被革除封號,定郡王爵位被皇祖乾隆帝轉封給其弟綿恩。不過綿德到底是乾隆帝長孫,又沒有謀反、忤逆等大罪,還給皇祖乾隆帝誕育下長曾孫,所以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乾隆帝授予鎮國公爵位,以示親親愛護之情。清室皇家子弟,在康熙帝諸子以下,俱以漢族傳統,用字派以行輩分,康熙帝子、孫,起初皆以“胤、弘”二字排行(順治帝以上其他帝系,則不必用此排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皇次孫弘皙(廢太子胤礽第二子,胤礽長子早夭,所以弘皙實際上是康熙帝長孫)的長子出生,康熙帝以“永”字為其字輩,賜名永琛,這也是康熙帝第一個曾孫。此後,康熙帝諸曾孫,皆以“永”字為字輩。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帝釋出上諭:“前日所查宗室玉牒,內有名諸爾杭阿者,系太祖派下七世孫,為朕孫輩,著令改名綿慶,嗣後永字輩下即用綿字。”此時乾隆帝才三十六歲,尚未得孫(乾隆帝長孫綿德、次孫綿恩,都要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才出生。)但急不可耐的乾隆帝憑藉一個遠支孫輩宗室的名義,早早給自己定下了孫輩排行。

三十三年後,乾隆四十四年(1777年),乾隆帝第六子永瑢的第五子出生後,乾隆帝也許是年老忘事,給這個親皇孫又賜名“綿慶”,和他那遠房族兄同名。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史書上就沒有記載了。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帝長孫綿德的長子出生,這也是乾隆帝第一個曾孫。“年僅”五十七歲的乾隆帝升級成為皇曾祖。於是,他按照皇六子永瑢給崇慶皇太后(乾隆帝生母)慶賀壽辰時所畫的《歲朝圖》中自己曾經題跋過的“永綿奕載奉慈娛”一句詩,給皇曾孫以下後裔定下了“奕、載、奉、娛”四字字輩,並賜皇長曾孫名“奕純”。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閏三月,皇長曾孫奕純的長子出生,這是乾隆帝的長房長孫、長曾孫、長元孫,也是時年七十五歲的乾隆帝所見到的第一個元孫。

欣喜的老皇帝親賜長元孫名“載錫”,並在南巡途中大擺宴席、作詩慶賀、誇耀自己五世同堂。返回京師後,乾隆帝又仿照祖父康熙帝當年的舉動,在皇宮內乾清宮大殿前舉辦“千叟宴”,宴請天下七十以上年老德勳的老者,炫耀並自誇。第二年,乾隆帝再次下諭旨:“朕仰承天眷,上年喜得五世元孫;因令各督撫查明所屬紳士庶民,有身及五代同堂者,加恩賞賚。”要地方官員查明天下各地和自己一樣五世同堂的老人,加以封賞,以示普天同慶之意。最後地方官奏報上來五世同堂的名單有一百四十二人,其中四人已年過百歲。“皆曾元繞膝,洵為昇平人瑞矣。”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乾隆帝八十大壽,皇長元孫載錫年七歲,隨同家人入宮恭賀皇高祖壽辰,並以小矢為皇高祖乾隆帝演示射技,三發三中。

乾隆帝大喜,賜年幼的皇長元孫黃馬褂、戴雙眼花翎、用鎮國將軍品級。而皇元孫的逐漸長大,也給垂垂老矣的乾隆帝莫大的慰藉和自滿之意。於是乾隆帝在八十歲這一年,刻“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印章,用以在書畫、文章上鈐印,並在紫禁城景福宮內增設“五福五代堂”匾額,以炫耀自己獨一無二的福分。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八十二歲的乾隆帝意猶未盡,在皇長元孫載錫未滿十歲、尚不能指婚、從而為自己誕育奉字輩來孫(五世孫)的情況下,再次令宗人府查詢皇族玉牒,搜尋是否有來孫輩的遠支宗室,以滿足自己達到“六世同堂”這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王記錄。

宗人府的查詢結果沒有讓老皇帝失望,居然找到了兩個奉字輩遠支宗室,得意的乾隆帝立即下達諭旨:“因令宗人府查宗室內載字輩下一支遠支,而奉字輩已有希賢、覺障其倍隆阿隔呈價二人,皆太祖位下十世孫也;瓜跌繁衍、宗支極盛,朕心甚為欣慶。著令希賢加恩賜名奉福,覺隆阿加恩賜名奉壽,並查二人父在何當差,令宗人府據實奏聞,以示朕推恩親族、仰承天眷、啟佑萬年之意。”這樣,在乾隆帝的刻意安排下,他生前想見到五世孫的願望頂超,總算實現了一部分。不過奉福、奉壽二人怎麼說也只是遠支宗室、血緣太過疏遠,這樣的族來孫,還是不能完全滿足乾隆帝的虛榮心。

於是給老皇帝誕育正牌皇來孫的重擔,就落到了皇長元孫載錫的肩上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八十六歲的乾隆帝按照多年前的承諾,明立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準備禪位。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正式舉辦禪位大典,將皇位傳給皇太子顒琰(改名),自稱太上皇帝,退居養心殿,實際上還是繼續操控朝政,嗣皇帝嘉慶帝不過虛居其位而已。嘉慶三年(1798年),皇長元孫載錫年滿十四,到了指婚的年紀,於是八十八歲的太上皇乾隆帝著令宗人府給載錫安排婚事,寄希望他能夠早日完成自己“六世同堂”的心願。這一年八月初九,恰逢清太宗(皇太極)忌辰,作為皇太極元孫的乾隆帝,自己也有了元孫,感慨萬千的他作詩抒懷:仰望如霄上,俯臨欣目前;一身親七代,百歲待旬年;顧謂元兮勉,喜瞻來者連;自知不知足,又願應庶然。

在詩文中,乾隆帝表達了希望活到一百歲、看到自己的親來孫、從而完成“六世同堂”這一壯舉的雄心,這也是老邁的乾隆帝在人生暮年時,最後一個未竟的意願。但是天不遂人願,就在五個月後,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還沒來得及度過嘉慶帝為自己操辦的九十壽辰,八十九歲的“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在京師皇宮壽終正寢,他心心念唸的“六世同堂”願望,到底也沒有實現。嘉慶八年(1803年),載錫的長子、乾隆帝盼望不已的來孫才姍姍來遲、降臨人世,取名奉慶。而此時,乾隆帝已經去世四五年了。在乾隆帝生前,除了見過皇長曾孫奕純一輩的諸曾孫外,還見過元孫一輩的奕純之長子載錫、次子(早夭無名)、三子載銘;皇曾孫奕紹(次孫綿恩次子)之長子載銓,一共四位元孫,在中華歷代皇帝中,其實也算了不起了。

能夠和乾隆帝在這一方面相比的前代皇帝,唯有唐玄宗李隆基一人而已。唐玄宗李隆基玄孫李誦(即唐順宗)出生於唐上元二年(761年)正月,此時玄宗尚在人世,其子肅宗、孫皇太子李俶(即代宗)、曾孫皇太孫李適(即德宗、順宗之父)也均在世,玄宗是真五代同堂,還是比乾隆帝要強(乾隆帝玄孫載錫出世時,其曾祖父、皇長子永璜已去世)。唐寶應元年(762年)四月,玄宗去世,他一共經歷了一年三個月的五世同堂,這比乾隆帝的十四年五代同堂,又遜色不少,總體來說,兩人算是打了個平手。乾隆帝駕崩二十七年後,道光六年(1826年),乾隆帝的皇孫道光帝旻寧(綿寧改名)釋出上諭:“朕惟瓜綿椒衍、卜世延長,特擬宗室行派,載字以下,經朕選用,定溥毓恆啟四字,傳之雲仍,引用勿替。

近支宗室內奉字輩,即著令改用溥字。”於是,乾隆帝生前選用的來孫輩“奉”字字派,就被道光帝改為“溥”字輩,並傳至後世所用了。“娛”字字派,也順應改為“毓”字。綜上所述:乾隆帝在八十九歲的人生歷程中,三十七歲時(乾隆十二年、1747年)得到了第一個皇孫(綿德);五十七歲(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第一次見到了“奕”字輩的曾孫(奕紹);七十五歲的時候(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得見“載”字輩的皇長元孫(載錫)出生,至此完成五世同堂。而“奉”字輩(道光時期改的溥字輩)、也就是乾隆帝的親皇來孫,在他生前沒有見到過,只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的時候,刻意尋找了兩個來孫輩的遠支宗室,賜名奉福、奉壽,以此來滿足自己部分實現“六世同堂”的願望和虛榮心,從而達到“千古一帝”、“十全老人”的自我誇耀心。

所以見到“溥字輩”來孫的願望,乾隆帝生前並沒有實現,或者說只實現了一部分而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