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先生為何把父親叫“伯”?

陳忠實先生為何把父親叫“伯”?

陳忠實先生寫過一篇《父親的樹》,提到他家鄉的一種舊俗:

兄弟多的家族,同一輩分的老大,被下輩的兒女稱伯,老二被稱爸,老三老四等被稱大。……我至今也仍然按家鄉習慣稱父親為伯。父親在他那一輩本門三兄弟裡為老大,我和同輩兄弟姐妹都叫一個字:伯。

實際上,把父親叫“伯”、叫“大”,不只是陳先生家鄉的習俗,以前不少地方都這麼叫。但其標準比較混亂,細微處多有差異。

我二伯跟陳忠實同歲,1942年生。他說他小的時候,我們村凡是身為長子的人,下一輩不論子侄,一律稱之為“伯”;非長子者,子侄一律稱之為“達”(音如此)。村裡只有一家人把父親叫爸。到我小的時候,還能聽到不少人把父親叫“達”,但好像沒見過叫“伯”的,長子畢竟是少數,估計那會兒都下世了。

費秉勳先生比我二伯大三歲,1939年生,我們兩個村相距五里,而他對此又有不同的說法:父親若為長子,子女可以“伯”呼之,也可叫“達”、叫“爸”。父親不是長子,叫“達”、叫“爸”皆可。總之,並無嚴格規定。費先生父親居長,他就把父親叫“達”。

吾鄉人說到“伯父”、“梁山伯”等書面語時,“伯”與方言的“北”同音。但到口語裡,就把“伯”唸作“輩”。《白鹿原》第三十四章說:

趕到離縣城還有四十里的麻坊鎮時,遇到了唯一一次盤查。……鹿兆鵬從一個哨兵盤問的口音裡聽出他是當地人,他把“三”的發音說成“桑”,把“伯”的稱呼叫作“貝”,這是麻坊鎮周圍十數個村子居民的一種奇特的發音。

小說裡的“麻坊鎮”,應該就是藍田華胥的油坊街,與陳忠實先生的老家西蔣村隔灞河相望,直線距離兩公里。陳先生在《父親的樹》裡說,上世紀五十年代、農業社之前,他父親常在油坊街上賣木柴,一百斤能賣一塊到一塊二毛錢。

我們再看看其他地方更年長的人怎麼說。

鄭涵慧老師,1934年生,老家在長安杜曲新街村。她說:新街、上寨等地,某人若為長子,子侄都把他叫“伯”。鄭老師的父親排行第四,她自己把父親叫“達”,她伯父的孩子把她父親叫“四達”。(順便說一下,鄭老師是歌手鄭鈞的姑媽。)

據以上幾位老人的說法,舊時西安地區對父親的稱呼有“伯”、“達”、“爸”(此外還有叫“爹”的)。而被子女叫作“伯”的人,似乎必須是長子。

孫立新先生在《西安民俗文化》一書中說,把父親叫“伯”的情況有三種:父親比母親年長很多;父親為獨子;父親為長子。我母親把我外祖父叫“伯”,外祖父是家中獨子,門中長子,比我外祖母大十歲,剛好把這三種情況佔全了。我們縣上還有人說:父親得子女晚,年齡比子女大得多,子女可以“伯”呼之。

把身為長子的父親叫作“伯”,應該是舊時大家庭和嫡長子制的產物。子女和侄子、侄女們不分親疏,對其人採用同一稱呼,即能凸顯嫡長子在整個大家庭中的地位,又能體現子侄間的親密,增強家族的凝聚力。當然,這樣也有不便之處:在陌生人聽來,你叫“伯”的那個人,到底是你伯父還是你父親?

至於“達”,本字應該就是“爹”。孫立新先生說:“爹”在古漢語裡曾讀作dia,後來有的地方念成da。由dia變成da,語言學裡叫語流音變,是一種減音現象。

就我所知,河南也有把父親叫“伯”、叫“達”的,同樣跟排行有關。山東莒縣籍作家毛小懋說,他們那裡把父親叫“達達”,而他的父親、伯父則把父母叫叔、叫嬸子。他說,這大概是因為他祖父排行第三的緣故,湖北鄖陽就有父親行三故而將父母叫叔叫嬸的。

這些古老的稱呼現在已消失殆盡。以後的人聽到這種事,恐怕會大驚小怪。我們那兒有句話說:騷情得把丈母孃叫姨呢。但有的地方還真就把丈母孃叫姨。少見多怪,不外乎兩種原因:以前主要是因為地域間交流太少,往後則會因為文化風俗趨於一統。要知道文化的統一,也就是文化的消亡;參差多型,最終會變得整齊劃一。

作者 | 雷樹諼 | 藍田人

陳忠實先生為何把父親叫“伯”?

陳忠實先生為何把父親叫“伯”?

頂部